第三百五十三章:对手戏(2 / 2)

张日成是她精挑细选的人,是最适合将那个“周锐”或者“周睿”拉到大洋彼岸的人选。

不单因为张日成自身的成就,在新一代华人科学家里是最顶级的,也不单因为对方同样出身复大。

更是因为张日成是那位物理界巨匠的大弟子。

海对面,对这层身份,是相当认可的,这份认可,也许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单薄的一张资料,被张日成看了许久,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高考状元,就值得一张mIt的直通车邀请函么?

自己只是引子,看奈尔的意思,学校那边她也能搞定。

张日成不由感慨这个女人能量真的是强大

奈尔提示道:“背面还有。”

张日成一脸古怪的翻了过去。

“音乐人作曲人《callmemaybe》,你们确定不是应该让伯克利发邀请函?”

奈尔心里想到:也许那会是plan-b。

不过嘴上却说道:“有天赋的人,做什么都很顺利,不过显然,他的未来应该在学界发光。”

张日成抿了一口咖啡,没有当面给出答复,只是点头道:“我会考虑的,但需要和我的团队商议一下。”

奈尔点点头道:“期待伱的回复,张,不过你知道的,我向来追求高效率,我先走了,科学院有一个院士茶会,我需要去看看,希望未来能在那里看见你。”

张日成没有去管奈尔的又一次利诱,只是对着从口袋里翻出了随身笔记本,写写画画计算着什么。

并没有如之前说的那样,赶回学校去上课。

他今天其实约了两个人。

大概过了足足半个小时,一个高大的青年走了进来,用中文说道:“张教授,久仰大名。”

张日成站起来握了握手,也用中文说道:“你好,米总。”

米能文谦虚道:“千万别,您是前辈,叫我小米就好了。”

他和米能文,准确的说是和米能文的父亲,是在一次华裔聚会上认识的,对方的家族是很有实力的华裔资本,在两岸都有大量投资。

当时他就对这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不过对方大学毕业于harvard后,就没有再深造了,而是回国接手了一部分家族生意,所以张日成后来没怎么见过。

“听闻米建军先生病逝,我得到消息的时候似乎已经隔了一段时间,未能去吊唁我很遗憾。”

米能文颔首道:“按照爷爷的遗嘱,我们并没有在美操办任何形式的葬礼所以未邀请亲朋好友,请见谅。”

比起和奈尔聊天,张日成耐心了很多,用中文总让他有一种闲谈的快乐。

闲谈片刻,米能文道:“张教授,您在半导体物理领域、通信领域的成就斐然,这次来是想问问您,是否有兴趣做成果转化?”

米能文说的同时,心里回忆起张日成的资料。

张日成和他手下华裔为主的团队,属于全球最尖端的物理研究团队。

尤其最难得的是,张日成的研究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

尤其在半导体能耗和散热问题,高速率移动通讯问题,都有着可以转化为实际成果的优秀前景。

此人是米家大计划的重要一笔,也是大洋彼岸急需的特殊人才。

张日成,是米家精挑细选的“投名状”。

“哦?你们对半导体和通信感兴趣?我记得你们主要做金融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吧。”

米能文点点头道:“是的,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科技领域的未来发展,显然更有竞争力。”

“当然,我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在大洋彼岸的投资。”

张日成抬头看了米能文一眼,等待着下文。

米能文平静道:“张教授,您有考虑过回国么?”

他其实代表的,也不只是米家。

米家只是一个跳板。

所谓棋盘。

你走一步,别人也会走一步,不外乎如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