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广播舆论宣传造势(2 / 2)

秦升夸了韩虎一句,又看向其余三人。

已经有出头鸟卷起来了,即便是感觉到麻烦,这个时候他们三人也不能不说话,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我杜卢,云台大学经济学院毕业,财税司观政一年半,愿意自领一郡。”

“我段凯,云台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工部司观政两年,武道练骨境修为,愿意自领一郡。”

“我孟津,云台军校军事指挥学院毕业,东阳郡府衙观政两年半,愿意自领一郡。”

三人立即表态。

“好!”

年轻官员就是好,敢干,敢想,有冲劲,有闯劲。

“诸君都是在三百余名官员之中,考核最为上等之人,伱们既然报名来新占区当官,自然就要有面对各种艰难险阻的准备,也要有面对各类复杂事情的勇气。

王爷曾经跟我说,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与诸君共勉之。

不过你们也不要害怕,在来时王爷就曾经说过,培养官员,就要有容错纠错的机制,只要不是犯下原则性的错误,不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是不会将你们一棒子打死的。”

秦升勉励说道。

“是!”

四人闻言,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们的心里也都憋了一股气,既然放弃了省内的优越条件出来了,谁又不是揣着做出一番成绩,然后在官场之中出类拔萃、出人头地的想法呢!

“韩虎,暂任陈市郡知府。”

“杜卢,暂任文山郡知府。”

“段凯,暂任果郡知府。”

“孟津暂且归队,随部队南下。”

“是!”

四人行礼说道。

“出征在外,一切从简。你们去后勤处,领取相应官服、官印、官牌。另外,你们自行挑选各郡之下县令,至于镇衙镇长,你们暂且自行任免。

每个县驻扎一个民兵连,府城一个民兵营。必要情况下,你们可以酌情调动民兵,配合你们的政策,但需要争得民兵连长、营长的同意。

在新占区,王爷赋予你们的权力很大,这既是对于你们的信任,也是给予你们的锻炼。

但权力在手,你们需记,政治纪律不要忘记,底线思维不能动摇,廉政司会派人到占领区进行督查暗访,如果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哪怕是你们的手下出了问题,一个连带责任是少不了的。”

秦升叮嘱说道。

“我们明白。”

几人感激说道。

“去吧!”

秦升挥挥手。

“是。”

几人告辞离开。

自有人引导他们去后勤处。

“孟津,你留一下。”

在几人离开的时候,秦升喊住了孟津。

“将军!”

孟津侍立一旁。

“军校毕业,怎么不进军队,去了文官那边?”

秦升站起来拍拍屁股,朝他问道。

“下官虽然读军校,但在大学期间,发现自己着实喜欢经济。只有经世济民,方能发展社会,以至于天下大同。

记得教材上说过,军事是政治的延伸,而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政治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只有发展经济,巩固好社会,才能去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孟津说起来的时候,双眼熠熠生辉。

秦升点点头。

他能看出来,这是一个真正具有理想,和自己人生目标的人。

“你去吧。”

他挥手道。

“是!”

孟津告辞离开。

三天后。

三郡已经被解放。

杨文尧在果郡被生擒。

按照大原则,大量牟尼邪教的资深教众被枪决,部分被抓捕。其中一些教内组织人员被精神系异人进行控制,拿出组织名单,之后的治理将会按照名单、结合审讯,按图索骥,搜查牟尼教的教众。

杨文尧,这位“天父的大儿子”、“人间的代行者”、“苍天的太子”于他的大本营果郡,在菜市口进行审判,斩首,明正典刑,开启了彻底剿灭牟尼教的第一步。

而之后的事,就不是秦升要去管的了。

大军继续开拔,朝建安省而去。

中间有涂山阻隔,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翻不过的高峰,也没有踏不平的道路。

同时,随军的土系异人,也留在这里,开始按照预定设计路线,在涂山建设隧道。

建安省,健康城。

“民有其田,穿衣吃饭。这是我们吴州在初期的目标,不只是吴州的百姓,便是逃难来的难民,都是如此。

我们吴州所有百姓都无比尊敬的齐王殿下,当初在青城镇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青城任何一个百姓,都能穿得起青天布制作的新衣,都能顿顿吃饱饭。

彻底结束了冬天挨冻,一家人共穿一套破烂衣裳,还要出门才能轮换着穿的穷苦日子;彻底结束了食不果腹,饥肠辘辘,无能为力的看着家人活活饿死的日子······”

“很多地主,也完成了资本转化,摇身一变成为了实业家。

他们生产出来的布匹、衣服、香皂、罐头、爬犁、玻璃、镜子等等等等,都远销省外,乃至国外。

像是云台郡的胡吉祥,一开始只是云台郡乐县的一个地主、一个布商,如今靠着几家工厂的积累,已经有了五百余万两白银的财富,这是吴州造富的一个神话。

但在吴州还有成百上千个胡吉祥,在发展实业的道路上,既造福着百姓,造福社会,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富裕······”

“俺叫牛二,是个耕田滴,俺家里以前穷,家里就两亩盐碱地,后来打仗,地主都抛荒跑了·····

但俺们吴州出了齐王爷,真是神仙下凡,他带领着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俺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俺耕田种地,秋天种小麦,夏天种玉米,还能套种豆子,山上分的一片地,还能种土豆,又没有了那些杂税,这两年都是大丰收,粮食种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今年还有官府统收,不怕那些粮商压价。

而且,俺们村在农闲的时候,都出去打工,一个月都能赚将近二两银子······

俺们家现在的生活,有滋有味,吃饱穿暖,以前哪敢想这神仙般快活的日子······”

收音机里,传出吴州广播电台的节目。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