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西晋的守护人(2 / 2)

晋末的卯金刀 倚夜听雨 7800 字 11个月前

说实话,在刘泰看来,你都占领了邺城,大军也都到了,那接下来还用想吗?

当然是四面开花,一条战线从黄河沿岸直接一路打到长城边上,让整个华北全部都陷入到混乱之中不就好了。

若输了那就重新回太行山龟缩不出,若赢了,基本上整个北方怕都是要变天。

当然因为不论王浚,苟晞,还是北宫纯实际上都挺难对付的,他们巅峰时感觉打谁都像打着玩了一样,真的很强。

但把他们放在一起,用大军团统帅的视野来看他们,实际上他们是谁都看不上谁,相互间都在别苗头,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打这种大规模战争。

反正整个冀州全部乱成了一锅粥,那吃亏的肯定不是造反的匈奴汉国,更吃亏的,肯定是现在执掌华夏的司马氏。

毕竟你以为谁都叫皇甫嵩吗,一年内从南到北平定了黄巾之乱。

王弥听到刘泰的话狠狠瞪了刘泰一眼,刘泰眉头一挑,却是闭嘴了。

王弥目光落到石勒的身上,明白石勒跟他所带领的羯族想要独立出去,至少立下的功勋是属于自己的。

所以王弥最终敲了敲桌子,决定道,“我大军暂时会在邺城驻扎不动,但诸位可率领本部那南北东都打一打,试一试晋军实力,毕竟此次晋军都未与我们交手,不清楚晋军强弱,也不好制定目标。”

“我等遵命!”众人听到王弥的话,马上答应了下来。

刘泰听到王弥的话不由皱皱眉,但也没要管的意思。

因为刘泰没想到,自己的玩笑话,王弥居然真的接受了。

倒不是战术不好,主要是王弥应该不算那种能够大规模进行战略指挥的能人,要是执行这个战术,那就是在跟晋廷打乱战了。

很显然,现在整个军队的上层陷入到战略迷茫中,对接下来要打什么,该不该打,为什么打没有一点点明确。

只本能的觉得,自己把邺城都拿下来了,周围不打一打的话,自己不是白来了嘛!

这或多或少也跟现在王弥与羯族军队的组成性质有关。

一支是异族雇佣军,一支是农民起义军,对他们来说,匪过如梳是正常节奏,当然现在是汉军了,所以兵过如蓖也是常规操作。

对上层来说,进攻某地是需要理由的,但对下层的将士们来说,他们进攻某地本来就是为了财物或女人,完全不需要其他的什么理由。

但武安与邺城都是刘泰拿下的,他们并没有参与,所以这两处的地方按照规矩他们是不能动的,所以他们自然就需要去找另外的目标。

就这点上来说,为什么王璋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要让刘泰放弃继续征战,有很大的理由也正是如此。

哪怕你能打胜仗,你可以拿头功,但你不能挡兄弟们的财路,若什么都你刘泰拿了,那剩下来的兄弟吃什么。

某种程度上来说,王弥统兵或多或少有几分现代的黑社会性质,讲究得是情谊而不是纪律,尊重得是道义而不是天下,甚至在战略上也都是街头流氓斗殴似的,没有明确目的。

但正是王弥的这种方式,对那些只想混着,而不是想着天下的人来说,跟着这样的老大,倒也不算是什么坏处。

众人听令后,一个个兴冲冲的率领自己本部开始攻略周边城市,对这般祸害周边城市的行为,反正刘泰是阻止不了的。

当然不要以为他们是起义军就认为他们会有多善良,甚至正是因为他们是一无所有的起义军,所以他们劫掠起来才什么都要,这样子真就好像是蝗虫。

而随着军队劫掠好像挺有看透的,王弥麾下的中军,除了自己的本部,也陆陆续续的派遣跟着派遣出去。

可以说整个邺城周围的弥乱得不成样子,反倒是邺城因为是刘泰攻下来的,现在更是有王弥坐镇所以治安反而好了几分。

这让邺城宗族世家知道了周边遭殃,尤其是不断有支脉投靠过来的场面见过之后,不由觉得当初被刘泰攻下也挺不错的,至少自己的命还在啊!

当然,对于比王弥麾下的起义军仿佛蝗虫过境,却又漫无目的的四处为祸。

石勒这支羯族部队的纪律要好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勒这人比较喜欢体察上意。

刘渊为人仁义,麾下爱将刘景在延津击败晋将王堪后在黄河将三万多人溺死。

刘渊知道后大怒,说道:“刘景还有何颜面见朕!天道又怎能接受这种事!我想消灭的只是司马氏,平民有何罪!”于是贬刘景的官位,从此刘景就见不到人了。

而王弥因为与刘渊是好友,所以行为上有几分肆无忌惮。

但石勒可没有这般的条件,对石勒来说,自己每一步都要小心再小心,既然自己的顶头上司讲究仁义,那自己也一定要讲究仁义才行。

但在石勒发现了自己的利益无法满足的时候,石勒也会毫不犹豫的做出切割。

不论怎么说,在这个时代哪怕是伪君子也是有存在意义的。

因为石勒自己能征善战,再加上至少在这个时代算得上不错的军纪,很快便拿下了邯郸、常山等地。

并因为觉得自己对比王弥势力好像是太弱了,便开始有意识得召集汉人名士将他们集中起来称为君子营。

当然,现在的君子营大概也就只是一个空壳,但对石勒来说,自己到底有了一个追赶的方向,别得不说,且先比王弥强才行!

可以说,随着邺城的拿下,匈奴汉国的大军可谓是发展得红红火火。

实际上不仅是邺城这边,就算在刘聪却也开始组织起攻势威逼起洛阳来,也算两开花了!

而这时候,晋廷因司马氏内部又混乱上了,根本没有时间理会匈奴汉国。

因为司马越王者归来回了洛阳,继续他们司马家那乱糟糟的争权夺利,至于被夺了邺城这样的小事,真烦恼不到他们。

不过,就在匈奴汉国局面大好时,几乎被所有人所忽略的在一年前被晋廷任免为并州刺史、振威将军刘琨,被晋廷授予类似“蒙古海军”般可笑的匈奴中郎将刘琨,出手了!

此刻刘琨看着自己一年以来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将领与精锐,很是郑重的行礼,说道:“此次计划几乎九死一生,但我大晋想遏制匈奴伪汉唯有此次机会。

我在这里恭敬诸位一遵热酒,预祝诸位此行顺利!”

诸人喝过酒水,领军吴明看着刘琨,道,“还请刘并州放心,我等愿以死报将军收留之恩,此战若胜,则名留青史,此战若败,则魂归故里,还请刘并州多加餐饭,等我等凯旋!”

话语之间,三千人便是在吴明的带领下,一路向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