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叛徒回京,毛文龙的功过(2 / 2)

至于与建奴通信,这事儿只是有传闻,没有看到具体的书信和内容、人证,都不能作为罪证。

一旦采用,那就是重开风闻奏事的制度,这对一个政权是致命的存在。

风闻奏事是御史言官行使纠弹不法、整肃纲纪的一种手段,是百官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如果是一位明君,倒也还好。

如果是一位昏君、平庸之辈,这就是官员们争权夺利的手段。

历史上从万历到崇祯年间的党争,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风闻奏事,看你不顺眼找个事情弹劾一下。

不仅不利于政权的稳定,更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

以后还有很多新政,诸如新币、商业等等,如果都是风闻奏事,那朝廷什么都不用干了,天天就是调查调查再调查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孔家血脉不纯也没有立刻动手,还需要从察哈尔那边布局的一个主要原因了。

思索完后,崇祯看着袁可立:“袁爱卿,这事怎么处理?”

“陛下,臣以为,毛文龙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也不急在一时,从这件事情上看,毛文龙应该是已经有了选择的,

毛文龙虽然问题颇多,但也算的上是个可用的人,大局上还是需要的。

至于耿仲明和孔有德,两人可以审一审,收集证据,以后即便是清算,也能有依据,

如果现在杀了,他那些毛子毛孙们难免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搞不好会暗中搞事情。”

崇祯轻轻的点了点头,本来他是要立刻砍了这两人的。

这两人与十几年后投降的洪承畴不一样,洪承畴那是被困数月兵尽粮绝下的投降。

而这两人先是不服管教,兵困总兵衙门,打断了当时东江总兵的腿,而后又发动兵变作乱登州,最后又主动投降镇杀大明百姓,性质完全不一样。

有了决定后,崇祯看向李若涟:“李爱卿,这两人,攻心为上,先慢慢审着!”

“另外,盯着建奴那边,有消息立刻来报!”

“各地藩王,也时刻监督着!”

“臣明白!”

待李若涟离去后,袁可立又递过一份奏疏:“陛下,这是草原之战的战功统计!”

“你汇报你的,朕看朕的,不耽误!”

“是!”

孙承宗拱手后,继续道:“陛下,一共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抚赏,赏银和抚恤银等共计三百万两,消耗钱粮物资等五十万两,目前赏银和抚恤已经全部发放了,

第二部分是奖章,龙虎奖章共计一百人,四海奖章三十人,山河奖章十二人,星辰奖章六人,其中龙虎奖章中,有五十余人已经战死。

另外给地雷营颁发一个团体的星辰勋章。

龙虎奖章的团体奖章有三个,出使土默特的黑明孝小队、护送三件至宝的高迎祥百户所、以及黄河上破坏浮桥的队伍,尤其是破坏浮桥的队伍,额外赏赐五十两白银。

第三部分是晋升,晋升的小旗、总旗、百户等等有三百余人。”

袁可立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似乎是在等皇帝消化信息。

崇祯拿着奏疏慢慢的翻看着,看到最后诧异道:“这最后三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