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川塬(2 / 2)

苟道不死 过电过敏 16892 字 9个月前

李知事从刚现身开始,就没有停止对孟周的打量。

孟周因为刻意收敛了气息,展现在外的只有练气后期的修为。

但他又这么明明晃晃的用筑基修士才能使用的飞遁术飞行在空中,显然也并没有隐藏自己筑基身份的意图。

李知事心中判断,这应该就是一种习惯,很多散修都有类似的习惯。

这已经不是有心藏拙的问题,纯粹就是一种行事风格。

其实,这也是孟周的刻意设计,里面隐藏着一个小心机。

现在,正是他修为突飞猛进的时候。

而在他的计划中,他会在三川塬蛰居很长一段时间,实力相较于现在,必然会有多次的、巨大的提升。

既然如此,他就从来这里开始,就刻意将自己的实力模糊化处理,让人不知道自己现在真正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水平。

这样一来,将来若是不得不展露一些实力,也不会让人感觉突兀。

李知事对孟周有了一些粗浅的印象,便直接问:“庄道友此来我三川塬,是路过,暂住,还是想要长居于此?”

孟周明白对方用意,也不与他循序渐进,直接道明来意:

“听闻三川塬这里适合潜居静修,我想寻一片二阶灵地垦殖,顺便安心修行。”

李知事闻言,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庄道友,您果真是想要觅一片二阶灵地吗?”

孟周知道对方喜从何来,在三川塬种田,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水。

而最主要的方法便是一阶小云雨术,以及二阶云雨术。

可云雨术乃是二阶中品法术,正常情况下,只有筑基中期修士才可修行。

所以,一般的筑基初期修士,依旧只能使用小云雨术。

只不过,凭借筑基层次的法力以及超越练气修士的眼界,以及对法术的理解运用,施展出来的小云雨术规模远超练气修士。

但,这也决定了,他们最多只能大面积种植一阶上等灵米灵茶或者一阶上等灵药园之类,以量取胜。

唯有可以施展出二阶云雨术的修士,才能经营二阶灵田,种植更有经济价值的二阶灵物。

三川塬不缺二阶灵田,未开发出来的准二阶灵田更多,缺的是有着筑基中期修为、却还愿意来此种田为生的修士。

所以,听到孟周需求之后,李知事根本没有探问更多,似乎生怕孟周跑了,直接拥着孟周一路又飞遁了近两百里,来到一座规模并不算大的城镇之中。

孟周在空中看了看,比暖云谷、红松岭的集市自然要规整、也要庞大许多,但远不能与同为二阶的青林坊相比。

整个城镇范围,还不及青林坊中心区那一片区域。

往来的行人也不多,而且,基本都是练气修士。

在李知事的带领下,两人直接飞掠过那只是象征性的城墙,直接来到城镇中央一片区域。

这小小的细节,让孟周彻底明白,筑基修士,就是这三川塬金字塔最顶尖的存在,是拥有许多特权的。

在青林坊,筑基修士也要规矩行事。

而在这里,筑基本身,就是规矩。

孟周心中揣摩着这些,已随李知事落在城镇中央的广场上,登上一段台阶,进入一座宽敞大殿。

入口处,立着一块巨大石碑。

三川会。

对于三川会,孟周事前就已经有所了解,这一路行来,李知事则与他介绍了更多。

三川塬作为一处二阶灵脉,其内部关系,远比暖云谷更加复杂。

自然不乏类似于暖云谷真符馆、百艺堂之类的大势力。

但无论这些势力内部如何激烈博弈,对于愿意来三川塬安分种田的修士,却都是热烈欢迎的。

特别是能够经营二阶灵田、还愿意来三川塬经营二阶灵田的筑基修士,更是三川塬所有本地势力的座上宾。

这是超越一家一姓、某一势力之上的,能使整个三川塬集体受益的。

因为他们最清楚三川塬这个二阶灵脉在青玄域所有二阶灵脉中的尴尬位置,这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支柱产业,自然要经营好,更要服务好。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诞生了“三川会”,这是由三川塬所有有资格上桌的势力一起组建的,大伙一起出人出力。

其核心目的,就是接纳、吸收、安置、服务于如孟周这样的修士。

蹲守到孟周的李知事带着他直接来到三川会总部。

李知事一边招呼人去准备茶水点心,一边将孟周引入一个更适合谈话的房间,直接询问起更具体的需求。

“庄道友,不知您以前可曾有过种植灵植的经验?”

孟周睁眼说瞎话,点头道:“当然,不然我万里迢迢跑这里来干什么,闹着玩吗?”

李知事点头,这个理由很简单,也无懈可击。

他又问:“您是灵植师吗?”

说到这里,他身子都不由得前倾了一些,脸上带着更多的期待。

孟周摇头道:“不是。”

顿了顿,他觉得这话说得太死,“现在还不是。”

灵植师,不仅要掌握小云雨术、云雨术之类的法术,能够让灵植生长,更重要的是能够治疗灵植病虫害,高明的灵植师还能够针对一块具体的灵田设计出最适宜种植的作物,以及设计出预防病害、虫害的完整方案。

只会施展云雨术给作物灌水的,不是灵植师,只是农夫,当然,许多修士更习惯于称之为灵植夫,只不过,一字之差,内中差别的却大得很。

李知事先是有些失望,听了孟周最后补充的那一句,又有些疑惑,“庄道友这话怎么说?”

孟道友微笑道:“等我安定下来以后,我也想试着在闲暇之余琢磨一下,自己懂些灵植师的手段,总比请人强吧……哦,这里请个正经二阶灵植师应该不便宜吧?”

李知事颔首:

“是啊,不便宜,很不便宜。

实在是咱们能提供的二阶灵植师实在有限,而有需求的道友又实在太多,灵植师本身也要修行,不抬高门槛,还不得跑断腿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说到这里,李知事摇了摇头。

现实如此,便是三川会积极协调,也只能如此,总不能不要灵植师们修行进步吧?

那样都不需要等到第二天,三川塬的灵植师就得跑个精光。

“有不少道友就是觉得请灵植师出手的代价太高,干脆直接将发生病虫害的灵植整片整片毁掉。

所以,庄道友若是愿意钻研探索此道,并能有所成,那也是好事一件。

不仅于你,于整个三川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后,李知事又详细询问了孟周更具体的需求。

孟周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我这刚来,对这里的土性缺乏了解。

所以,第一年还是以尝试为主,先了解一下这边灵田的性子,这才好做决定。

你也知道,很多二阶灵植从种下去开始,都要三五年才能见着收成。

现在就这么贸然决定,不妥不妥!”

李知事点头,这也正常。

他想了想,道:“庄道友,你看这样可好,就在距离城镇五十里外有一座二阶庄田。

其中,二阶下品灵田有两百亩,另有二十亩二阶中品。

那是一位道友曾经营了二十多年的熟田,三年前他离开后无人接手,这才荒了下来。

不过,这两年我们每年也有安排人做一些基本的维护,和熟田也没多大区别,复垦非常容易。

我现在就将那片庄田安排给您,我不管您今年能将其复垦到何种程度,只需要您能在明年底之前将一半的下品灵田复垦出来就行。

三年后,总共二百二十亩灵田必须完全复垦出来。”

孟周想了想,问:“我要是现在就过去,有住的地方吗?”

李知事闻言,脸上泛起喜色,忙不迭点头道:

“有有有,当然有,不仅有,还大得很呢。

修炼静室也有二阶中品品质,在您突破到筑基后期之前,都不需要担心灵气供应不足!”

说到这里,李知事已经起身,对孟周道:“我现在就带您去实地看看如何?”

孟周点头起身。

很快,两人便再次一前一后掠空而去,没多久,就来到了五十多里外的目的地。

此刻,已经是晚上,银白的月辉之下,一栋占地足有数亩的幽静庭院坐落在下方的大地之上。

不过,那庭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破败。

这个印象的最大源头是其中一个巨大的、干涸的人工池塘。

李知事见孟周似乎在盯着那干涸的池塘发呆,无奈解释道:

“三川塬的环境就是如此,要维持这样一座池塘,必须经常施展云雨术为其增添活水。

可除非有人来此长住,谁有那个精力天天来给这里注水?

如这样处于半闲置、需要经常维护的庄田还有很多处,我们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啊。

我们已经很努力的维持这里的原貌,尽量做到新来的道友随时都能入住,但这一点上,实在有些无能为力。”

孟周点头表示理解,直接降落到院中。

而修炼静室就在那个干涸池塘旁边的庭院之中,单是一座静室的面积,都比整个张家小院更大。

孟周不由得心中感慨,其他且不说,这一点完爆整个青林坊啊。

便是青林坊居住区那些二阶洞府,用地也不可能如这里这般奢侈。

孟周走入静室之内,稍稍感受了一下,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灵气的品质确如李知事所言,妥妥的二阶中品,在筑基后期以前,都不用担心灵气不够用。

即便他修炼时消耗的灵气远超其他修士,也只需要再在静室内布置几个有着聚灵、屏蔽、禁锢之效的符阵,就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并且,将所有动静都遮掩在静室之中。

走出静室,孟周对李知事点头道:“不错,就这里吧。”

李知事大喜,心中只觉庄道友处事爽利干脆,不像他接待的其他筑基道友,单是为了确定一个庄田位置,就要他带着在整个三川塬兜兜转转十天半个月。

更过分的是,有的越转便对三川塬的环境越感失望。

然后,头也不回,转身就飞走了。

要不是三川会有严格规定,无论什么情况,对这类道友都只能笑脸相迎,好言相待,他真的有忍不住与对方大战一场的冲动。

没这么消遣人的!

如庄道友这般干脆的,这还是第一例。

这代表了什么?

这是对他李某人的信任呐!

想到这里,李知事觉得对庄道友的事应该更上心一些,忙道:

“庄道友初来,这庄田的情况如此,还有这偌大院落也需要打理,庄道友可需要招几个练气仆从?

无论女修男修,我都了解不少,可需要我推荐一些?”

孟周摆手道:

“谢谢道友好意,庄某初来乍到,远行数万里,现在最紧要的事是调整状态,熟悉这里的局面,暂时没精力考虑别的,这些事情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李知事点点头,“好,道友若有其他用得着李某的地方,随时联系我。”

最后,他已经准备告辞,却又似想到什么,神色郑重了几分,问道:“庄道友对三川塬的规矩可都明白?”

孟周神色也同样变得郑重起来,道:

“知道一些大概,不过,李道友不妨捡一些要紧处与我说一说,我也怕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不可靠。”

李知事道:

“这静室、这院落,这庄田,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归道友支配,但复耕时限却不能迟于我此前告知您的那个时间。

不过,道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和计划,自主决定种植何物,这一点我们不会有任何强制要求。

而且,您一旦有了决定,可以直接告诉我或者去三川会知会一声。

到时候我们会尽可能协调来一位二阶灵植师来现场看看,并给您一些实际的指导建议。

另外,我们也会提供灵种和幼苗,并尽可能协调一些练气修为的灵植夫助手将这些灵种亦或者幼苗种下去。”

孟周知道,这既是三川会给予的帮助,同时也是防止有人看上了三川塬免费提供的这些资源,实际上却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情况出现。

就是监督着庄田的暂时所有人在他们的注视下一步步向前,也必须向前。

这是双方能够长期友好合作的前提基础。

根本没有掌握云雨术的孟周,此刻却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听着李知事讲述的这些,甚至还不时点头附和。

李知事顿了顿,又道:

“灵植自从下种之后,灵田的管理基本就要由您亲自负责。

不过,我们会中有规定,若是一定时限内没有降雨记录,一次会传讯提醒,二次会登门警告,三次会直接驱逐,收回灵田。

嗯,不同的灵植对降雨的需求不同,所以,具体标准还得庄道友决定种植何物之后,并经由灵植师现场确认后才能知道。”

孟周点头,“这很合理。”

李知事笑着点头,“三川会从头到尾提供包括免费场地以及其他妥帖的服务,还有灵植师的技术支持,我们不收取任何灵石。

但等其中产出开始收获时,我们需要抽取其中四成,作为这一切的回报。”

修改了一下分成比例,从五五分成,变成四六分,三川会取四成,种植者得六成。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