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新家”(2 / 2)

苟道不死 过电过敏 299 字 1个月前

或是用各种遁术,或是用特殊的符箓或法宝起到与“岐黄子”相似的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尝试,孟周原本只是灵机一现,借鉴前世故智的“脚印理论”越来越精纯熟练。

他依然没有选择夺舍。

其中一支,带头人更是有着结丹二层的修为。

“那个练子陵,或是在别处执行别的任务,或是就在星宿海坐镇……反正,是有着一个众所周知的明确的去处。”

而练子陵也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私活,对于女修以及其他同门结丹的降临,完全是漠不关心的态度。

好在,他的运气还不是太差。

离开乌蒙海后,练子陵再次来到翠玉湖。

在还没有离开乌蒙海之前,让他发现了几个修行者组成的队伍。

可发生在五域的实际情况,却让孟周有种感觉,女修完全就不知道练子陵的存在,她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一位同样出身于星宿宫的元婴先她一步降临了此域。

而且操纵上也会显得有些迟滞艰涩,也无法完全达到如臂使指的境界,且随着时间过去,身体的操纵性能还会变得越来越差。

年纪大意味着潜力有限,即便现在站得位置最高,但未来可进步的余地却反而最小。

此刻的他,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找到一具可以寄居的肉身。

只要稍稍关注一下外面的变化,就应该知道,如自己这般清静自在的修行是多么的难得。

雁过留痕,人过留影。

不过,孟周终究还是按下了这个心思。

悄悄潜入翠玉湖的他,就像是进入了“自选超市”,那一个个好不容易才在此地扎稳脚跟的结丹修士,便都是那摆在货架上,供他选择的“皮囊”。

在五域内部的标准,他们是站在结丹修士顶端的存在。

所以,他清楚的知道在过去的一年中,练子陵都做了些什么。

他还得继续寻找。

这一切看在孟周这个盘观者眼中,就显得很违和。

时间持续了将近一年。

没办法,对练子陵来说,金鼎宗法体双修的身体真的是太馋人,也是最合他胃口,最能满足他需求的。

理论上,只要一个人不是生存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真空环境”中,只要他生存在世界上,与其他事物产生交互,那就一定有独属于他的痕迹留下,成为每时每刻都会产生的“信息海”的一部分。

至于他是如何驾驭着结丹二层的躯体夺得结丹四层的“新皮囊”,在有着元婴坐镇识海的情况下,这自然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在新发展出来的“脚印理论”中,一个人的“脚印”就如同一个人的指纹一样,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

他至少已经做到了对所有的修士,特别是修为在筑基境以上的修士都做了专门的“登记”。

至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修行一次修为就会有一次明显的回报提升,对其他修士来说,那更是连做梦都不敢奢想的美事。

若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想来一定非常有趣。

对他来说,每一次夺舍,都堪比“下嫁”。

正月初十,中午。

理论上,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时光回溯,但却同样堪称神技的追踪之法。

即便是元婴,夺舍的选择依然要慎之又慎。

一个“岐黄子”便已将他折腾得半死,这些人的实力虽然比之“岐黄子”要逊色许多,但在没有真的碰上之前,谁能能知道,这些老家伙到底给自己准备了多少后手?

他现在只早日给元婴寻个合适的“新家”,实在不愿折腾出其他波折。

离开翠玉湖之后,练子陵经过将近一年的追踪,又更换了两个“新皮囊”,并借助这两个全都出身于金鼎宗的结丹皮囊做跳板,接触到了金鼎宗真正的核心圈。

在获得这样一个元婴暂居之所后,练子陵无视周围所有关切的目光,纵身远去。

——经历了长达数年,席卷整个青玄域的兽潮之后,所有煞脉中的妖兽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削弱,特别是天祁山、乌蒙海、黑泽原这三座三阶煞脉。

……

不过,结束修行的孟周却并没有立刻醒来。

好在,金鼎宗除了四位老祖外,还另有一位修为同样达到结丹九层的修士。

再一个,这一个个都是老狐狸。

让一个元婴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还是有些太早了些,也太残酷了些,特别是其最初身处之地是乌蒙海这样一座三阶煞脉之中。

加上青林峰再次被星宿宫占据之后,如翠玉湖、三川塬以及其他几座“岐黄子”带领一群修士升级而来的三阶灵地,其价值便越来越巨大。

这具结丹四层的“新皮囊”,无论是其当下的修为层次,还是潜力水平,都没有让他“下嫁”的资格,只能当个临时的皮囊。

“真的很想让星宿宫的其他人看见这练子陵的真实嘴脸啊。”孟周心中颇有些遗憾的想着。

自己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若是不好好修行成长,反倒心心念念的去搞事,真的是有眼无珠,暴殄天物,猪狗不如了。

现在,当孟周的心中出现“这莫非也是一具分身”这样的念头,一切的违和便都有了最合乎情理、也合乎常理的解答。

“而这个悄悄潜来此域的练子陵,很可能是练子陵私底下分出来的一个分身,专门给他自己干私活的。

不仅原来的青玄域散修结丹聚集于此,还有许多来自于其他四域的结丹,还有以前不知道隐藏在哪个角落的隐秘势力结丹也都在过去两三年间来到了这里。

这一次降临翠玉湖,他的目的很单纯,给自己换一个更好的“皮囊”。

走完八十个四季轮回的孟周,迈步走向此身经历的第八十一个春天。

可对他来说,他们都有同一个毛病,年纪太大,“又老又柴”,最难下口。

而是按照惯例,在“演绎世界”中追踪了一下练子陵留下的“脚印”。

金鼎宗法体双修的身子,加上练子陵的元婴。

单论修为,其比之四位老祖已经不差多少,欠缺最多的反倒是经验的积累,还有一些具体的术法手段。

但他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年轻。

于是,练子陵有了新家。(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