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师生赴科考,走喽!(2 / 2)

要说的这么直白吗!换你爹,肯定不是这么说!

一刀!

蒋进忠默默把手放在胸口。

周世显没有察觉,只是眉头皱的更紧了, “可朱先生那么聪明的人,晚辈觉得,朱先生看到鲤鱼时,就知道,您想吃烤鱼了。"

“上回朱先生乔迁,您带着晚辈来,带的礼物里,就有烤鱼。”两刀!

蒋进忠痛苦的闭上眼睛。

“父亲和我说,在聪明人面前,强行解释,还不如老实承认,父亲说,当初他和

朱先生第一次见面,给朱先生留下了不好的影响,后来,他就没解释,而是当着朱先生的面,老实承认错误。"

"父亲说,在聪明的人面前,耍小聪明,人家事后也会捧腹大笑的。"“县尊,您是故意用这种方式,逗朱先生和徐先生高兴对吗?”周世显以为想通了蒋进忠的教导,满脸期待扭头。

三刀!

天杀的周浪!我那里对不起你了,让你儿子来祸害我!

“嗯,你这小子其实挺聪明的,这都能让你猜到,孺子可教,好好赶车。”蒋进忠努力保持平静,以承认的方式,强行挽尊。

朱先生如果真是燕王朱棣。

他肯定会用这种方式,逗其开心,可朱先生他不是呀!

周世显笑着点点头, "县尊,你是朱先生之外,第二個夸我聪明的人。"傻孩子,朱先生肯定是安慰你,你还当真了。蒋进忠腹诽着,悄悄把苦果吞下……

考前一天。清早。

八叔等人,早早就驾好七辆牛车、驴车。其中五辆时购买大牲口时村里添置的。“四郎,准备好了吗?可以出发了。”

屋内,朱棣听到外面喊声,转身, “走吧。”

本来,他是打算让妙云留在家里的,有四婶她们照顾着。

可也不知是不是临近生产,妙云内心紧张,害怕,一刻也离不开他,非要跟着去。

这种情况,他反而不敢把妙云一个人留家里了。徐妙云点点头。朱棣搀扶着徐妙云出来时。

八叔、四叔这几个村里最好的车把式,已经在屋前的路上等着,全村都来送孩子们。

孩子们在车边站着了。

几个小姑娘也在。

这几个小姑娘,从小到大,就没去过江宁县,虽然女孩子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不过妙云想带她们,去江宁县城看看。

对此,他是同意的,顺便让几个小姑娘,在他去参加考试时,陪着妙云。每个皮孩子,都穿上了平日里舍不得穿的儒衫。

在朱棣、徐妙云出来后,整齐作揖, “师傅、师娘。”

叔伯婶子们,瞧着自家孩子,身穿儒衫,这么有礼貌的模样,不由无声咧嘴笑了。

每个人都知道。

甭管自家孩子适不适合科举。但至少和他们大字不识一个,不一样了!

就连跟着四郎,学了一段时间数术的大姑娘,春节期间,跟着大人去邻村走亲戚,被邻村人知道,都变得十分吃香。

这段时间,来村儿里说媒的人,那是络绎不绝!果真像大丫说的。

女孩子学知识,也是一笔丰厚的嫁妆!是不被婆家轻视小看的底气!

朱棣看着这群跃跃欲试,激动的皮孩子,笑道: “上车!”孩子们闻言,纷纷激动的往车上爬。

朱棣转身对留在家里的婶子们说道:“各位叔伯婶子,大家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孩子们的。

“放心!婶子们一百个放心!”

"四郎,要是东升出门在外调皮,就好好教训他!"“对,你要照顾大丫,如果他们敢调皮,就教训他们,婶子们绝不会怨你。”

婶子们纷纷发言,他们信不过别人,难道还信不过四郎、大丫?这一年时间,四郎、大丫怎么对孩子们,他们都看在眼中的。这些孩子们,这辈子都得记住四郎、大丫的再造之恩。那个敢忘恩负义,他们就先大耳刮子教训!又说了几句,朱棣扶着徐妙云上了最前面大黄拉得马车。

大黄性子最温顺,拉车也最稳。

朱棣坐到车辕上,从一个年轻人手中接过缰绳,往后看了眼,看着皮孩子们,跃跃欲试,兴奋的眼睛,和徐妙云对视一眼, “走喽!”

“走喽!”一群皮孩子,学着朱棣,嘻嘻哈哈大喊。

皇宫。

毛骧急匆匆往里走,满脸焦急,边走边嘀咕, “这可怎么办,徐大丫跟着去江宁,万一出点事,我就是有一万颗脑袋,怕也不够皇爷砍。"

“去找娘娘,为今之计,只能去找娘娘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