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朱四郎戏耍玩弄了所有人!(1 / 2)

朱元璋、马秀英转身……

见常氏欲言又止。

马秀英笑着鼓励,“你这孩子,跟父皇、母后有什么话,还用这般吞吞吐吐?”

常氏浅笑,鼓足勇气说道:“儿媳去了几次土桥村,心里就产生一个想法,等雍鸣、祈婳稍微大点,四弟和妙云不那么手忙脚乱,把雄英送到四弟身边,让四弟教导……”

朱元璋、马秀英第一反应是错愕。

朱元璋瞪眼,唇角动动,下意识就想否决。

这不是胡闹嘛!

雄英是老朱家的大孙子。

年满十岁,就要名正言顺被册封为皇太孙,成为大明第三代继承人。

送去混账老四身边,能教好孩子吗?

还好,马秀英了解朱元璋,在朱元璋唇角刚动时,手悄悄拍了拍朱元璋的手,制止朱元璋。

马秀英笑着询问:“和母后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朱元璋被马秀英制止,心下虽然反对,却也按捺着情绪,等着……

嗯,自从上次被秀英语重心长谈话后,他真的变了很多,搁在以往,这种事,即便秀英阻拦,他都会一口给否决了。

常氏暗暗松了口气。

对朱元璋的反应,也略微诧异。

说道:“儿媳觉得,咱们家太子爷、二弟、三弟、四弟以及其他小叔子,其中四弟为人处事能力最强……”

“太子爷性格的原因,一直以来,活的都很累,自己给自己压力……”

“儿媳,不想让雄英像太子爷这样累。”

……

朱元璋认真听着,忍不住点头。

他没想到,大儿媳敢当着他的面,点评标儿,点评老二老三老四。

但别说,点评的还真准。

标儿活的累,压力大。

他知道。

所以他才希望,标儿在做事的时候,手腕狠,灵活一点。

学一学他。

比如,一个麻烦,实在解不开理不顺,那就在这团乱麻上多砍上几刀,线头多了,就好理顺了。

再不行,那就从肉体上,直接解决制造麻烦的人!

可惜,标儿始终不认同他这种做事方法。

但他可以肯定,这种事情,换成混账老四,以老四那个骨子里冷漠的性子。

他一定能做得出来。

见朱元璋点头,常氏得到了很大鼓励,条理也越发清晰了,“至于四弟和妙云,有没有能力教导雄英,这次秀才考,以及土桥村孩子,差点全部通过童生考,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句话,她没说。

雄英和四弟现在处好感情。

四弟当初喊出的那句争储夺嫡,将来也不会成为四弟一家的隐患。

她相信,这一点,父皇、母后肯定能想到。

马秀英含笑点点头,她已经明白了。

这个大儿媳,她真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低头,笑着询问:“雄英,想不想去你四叔身边,跟你四叔学习?”

她太了解重八了。

传统小家观念很重,大孙子在他心中的位置很重。

别看雄英现在只有四岁,可雄英说句话,也很有分量。

她是支持大儿媳这个提议的。

老四教导雄英,不会比那些大儒差。

朱雄英抬头,点点头,“孙儿挺崇拜四叔的,就是孙儿和四叔混的不熟,不知道,四叔喜不喜欢孙儿。”

哈哈……

朱元璋顿时被逗笑,伸手摸了摸朱雄英小脑袋。

的确混的不熟。

雄英去年三岁,刚能跑能逛能言能语时,混球老四被他扔到了土桥村。

他们叔侄,一年半都没见过面了。

“现在混的不熟,往后多混混就熟了,他要是不喜欢伱,祖父替你教训他!”

常氏听闻,不由惊喜。

这番话没说同意,但也没有否定的意思。

朱元璋看向常氏,满意点点头:“你这个为娘的,很合格,以后只要是为了雄英,为了咱们这个家,父皇给你一个特许,什么都可以跟咱说。”

“至于这件事,父皇还要好好考虑一下。”

常氏没想到朱元璋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还给了她这样一个特许。

当然,这只是让她惊讶。

会考虑这件事,才让她高兴。

她当然没奢求,父皇、母后直接答应。

雄英是大明皇太孙,就是日常膳食,东宫都有一班人盯着。

身份决定了,任何关于雄英的事情,都会无比慎重。

父皇、母后会考虑这件事,已经很不错了。

常氏唇角浮现笑意,微微一福,“儿媳,谢父皇、母后。”

朱元璋摆了摆手,笑着转身:“都是一家人,谢什么,你的出发点,也是为了雄英。”

……

前往江宁的官道上。

三人五马慢悠悠走着。

其中两匹小红马,连成人腰部位置都不到,明显是刚断奶,没多久的幼马。

“你就骚包吧!”谭渊扭头看了眼,周浪又戴回肩头的肩标,没好气笑骂:“在江宁你戴着,但去了土桥村,你给我摘下来!”

他去土桥村办正事的。

这个骚包,顶着一副肩标,太惹眼了。

嘿嘿……

周浪讪笑点头,“百户,等我回家看了老娘妻儿,咱们就快马加鞭去土桥村,把朱先生考中,还是甲等第一名的消息告诉朱先生。”

“今天在江宁先休息一天。”谭渊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周浪的提议。

临走时,指挥使吩咐了。

去土桥村见朱四郎,不能表现的太急切。

要顺其自然。

他们是以袍泽的身份,跟着周浪回家探亲的。

回来后,周浪匆匆和家人见了一面,就跑去土桥村。

这怎么说,都有点不符合情理。

周浪、张武并不知事情内幕。

只知道,指挥使让他们把这两匹刚断奶的小红马,送给朱先生刚出生的两个孩子。

对此,无论是周浪、张武都不奇怪。

当初去辽东时。

指挥使二人,就和朱先生很聊得来。

张武听着周浪和谭渊斗嘴,伸手摸了摸胸口,他也给朱先生带了礼物。

要不是朱先生指点。

以他不会说话,不爱说话的性格,或许还是军中,谁都不会注意到的存在。

更别说,现在凭功升任小旗。

以前在卫所时,他也很努力的,可怎么努力,上官都好像看不到他的努力。

谭百户人不错。

丘千户没有升迁时,谭把总把他带在身边。

千户升任指挥使后,谭把总又把他推荐到指挥使身边,后来和周浪一样,被指挥使选中,安排到斥候小队。

这一切,都是从朱先生教他,对谭把总勤快点开始。

当初去辽东的一路上,他虽然不好意思像周浪,不停请教朱先生,但他有机会,就凑到朱先生身边。

周浪请教,他旁观也学了很多东西。

记忆最深刻的,是朱先生在锦州说过的一句话:做人,平日里藏锋于鞘中,养锋,需要时再显露锋芒。

……

傍晚。

下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