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五年之约(2 / 2)

“你好好建设,要是到时候,爹和你娘还活着,或许能来看看。”

“父皇和母后,至少活一百岁!”

朱元璋含笑瞪了眼,询问:“什么时候拔营?”

混账停留在吕宋王城三十里不前进的目的。

从他昨日阐述清洗吕宋精英层的设计,他就猜到了。

“纵容野心家无所谓,有利于你名正言顺的大清洗,一场大乱后,人心思安,也有利于你的今后数年内施政,可你别忘了,吕宋王城巨大的财富,恐怕全都在昨夜以及今天这小半天时间,被卷走了!”

“你现在兜应该比脸都干净吧?”

朱棣笑笑,摸了摸鼻尖,“反正这财富也跑不了,最终都是孩儿的,孩儿准备中午拔营……”

朱元璋满意点点头。

的确,吕宋王城的财富虽庞大。

可比起名正言顺清洗吕宋精英层这个长远政治目标,一点点财富算什么。

这就是老四最让他欣赏的地方之一。

“你一直以来,都能分明主次,清晰且深刻认识到,自己想要达成什么目的,为此,从不在意,目的之外,那些旁枝末节的损失,普通人拥有这项能力,能把日子,把人生过好,但一个优秀的上位者,这是必备的因素!”

标儿就不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很多时候,瞻前顾后。

名誉、政治利益等等,什么都不想失去。

……

军中午膳后。

大军完成拔营准备。

一镇又五个混成协,静静列阵伫立在朱棣身后。

文武百官,感受着肃杀中的昂扬气势,许多人脸色十分难看。

经历这一战后。

燕藩的精锐,就不止陆军第一镇,还有五个混成协!

锵!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时,朱棣猛地拔剑,直指前方,然后勒马转向,在阵列前转动,大喊:“将士们,前方就是吕宋王城,这是我们将理想和文明,传播到四海之上的第一座城池,未来,还有无数这样的城池在等着我们,战争已经结束了,用我们严明的军纪,以及我们心中质朴的善良,告诉这里的百姓,人!该如何有尊严,温饱不愁活着!”

嗒!

立正脚步声整齐划一响起。

“是!”

昂扬,充满荣耀的喊声,冲霄而起!

无论朱棣理想皮下,隐藏着怎样的野心,都无法否定,朱棣真的做了。

都无法否定,将士们对理想,崇高的荣耀!

实干,即正义!

而非冠冕堂皇的虚伪。

“出发!”

呜呜呜……

朱棣一声令下,号角声响起。

嗒嗒嗒……

五万将士,黑压压厚重的阵列,踩着整齐步点,随着朱棣,向吕宋王城挺进。

随军伴行的文武百官,看着阵列中的一个个年轻面孔。

总觉得令人心悸,令人浑身发寒。

大明朝廷不是没有精锐。

可总觉,他们所见过的精锐,和眼前这支精锐不同。

……

两个时辰后。

大军出现在吕宋王城附近。

远远已经能看到王城轮廓。

城墙并不高。

充其量,也就是大明北方普通县城的规模。

整个吕宋,就这么一座王城。

有数十万人依托王城附近生活。

百来万人口,剩下的都以村庄形式,零零散散分布在中央吕宋地区各处。

随着靠近,城门外,黑压压跪拜的人群,渐渐清晰出现在视线中。

大军靠近后。

朱棣翻身下马,在谭渊,柳升等武将,以及来吕宋主政的叶茂陪同下,走向人群。

“罪民万昌明,携逃逸中原的罪民,拜见燕王殿下,求燕王殿下开恩!”

毛骧靠近朱棣,低语:“王爷,这是咱们军情司在吕宋王城的负责人。”

朱棣点点头,看着大概有数万人数,惶恐不安的中原迁民。

这群百姓,除了面色较为红润,衣服也是补丁打补丁。

过的并不富裕。

对此,根据军情司的消息,他也知道清楚原因。

吕宋也只是能让他们吃饱饭。

可日子过的一样并不好。

这很正常,所有辟居海外的中原迁民,与中原其实差不多,要受王朝统治的剥削。

还要被抱团的乡党、宗族上层剥削。

这就和后世,国外的什么同乡会之类差不多。

抱团是能取暖。

可在抱团过程中,团体组织内,就会出现模糊的等级划分。

处于最下面的,就要远远不断被上面吸血。

食物链法则,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迁居任何地方都一样。

要么有一个公平分配利益的制度。

要么,就努力增加能力,尽可能往社会食物链上层冲刺。

否则,哪里都一样。

他所梦想的,就是建立一个,利益分配较为公平的制度。

有能力的人可以得到更多。

但是平庸者,努力活着的,流血流汗流泪付出着的,也能得到公平回报。

朱棣收敛思绪,含笑将万昌明扶起来,看着这个青壮汉子,笑着配合‘安抚’道:“我知道,在我们来之前,残暴的吕宋王朝,以及那些自私自利的迁民大族,在咱们中原迁民中,对我们燕藩发起的这场战争,进行各种污名化,说什么,我们是来杀光你们这些背叛中原的迁民,说什么,我们要掠夺吕宋的财富……”

朱棣声音渐渐洪亮。

惴惴惶恐的百姓,脸苍白,悄悄抬头,屏息,竖耳倾听。

……

“现在我们都已经来了,你们也没跟着那些污名化我们的人跑了,既然如此,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燕藩,自我朱棣,到下面每一个将士、以及文官,我们在未来,到底会做什么。”

“你既然留下来了,没有跑,迁民们信任你,稍后,就把我这番话告诉迁民百姓,我会派出跟随而来的文官,他们会详细向你们,讲述,我们带来的理想,到底是什么。”

……

随后,朱棣让叶茂,当场将八百跟随而来,只有童生身份的读书人派出去。

先稳定中原迁民。

然后在通过中原迁民与吕宋本地人熟络关系,把他们接下来的政策,传扬开。

等迁民们怀揣着半信半疑的不安,跟随八百童生陆陆续续离开后。

军队开始入城。

陆军第一镇率先登上城头。

五个混成协,入城驻守在前往王宫主干道。

毕竟朱元璋、朱标在其中。

朱棣不敢托大。

完成这一切后。

才开始正式入城。

城内一片狼藉。

十分安静。

队伍经过时,能察觉到,临街低矮的房舍窗户内,似乎有一双双惊恐不安的眼睛,在盯着。

百官打量着吕宋王城。

窃窃私语嘲笑。

“这也太穷了吧,王城的房舍,大部分竟然都是低矮的茅草屋顶。”

“快看,远一点,连这种茅草木屋都建不起来,都直接是茅草搭的锥形棚屋。”

“我承认,这里的土地的确肥沃,可连王城,都这般一穷二白的地方,想发展起来,没有数十年,根本不可能!”

……

朱樉骑马走在朱棣身边,往后看了眼,扭头,低语打趣:“老四,听后面议论,这回很多人能睡个安稳觉了,你争口气,再过几年,好好让这群鼠目寸光之辈,后悔今天说的话!”

依着老四的能力,或许能办到。

可他看了吕宋王城,心却拔凉拔凉的。

这也太落后了。

换做他。

他无法预估,需要多少个十年,才能把这样一个落后的地方,建设好。

别说追赶北平了。

能建设成北平十分之一,恐怕都得累吐血。

之前,他对老四提议,走出大明,其实还有些心动。

可现在……

太打击人了。

朱棣扭头看了眼朱樉,从朱老二的表情,他就知道,朱老二心里想些什么,“二哥,再过十年,不,再过五六年,你再来吕宋看看……”

他现在缺的是人口!

等河北的三十万蒙古人迁徙抵达吕宋。

若是再能从中原得到部分人口。

加上中央吕宋地区的人口。

用不了几年,吕宋就会大变模样!

工业时代的建设、发展速度是十分高效迅速的。

如今东番掌握的技术,也差不多算是工业萌芽了吧?

制砖、水泥、冶铁等技术,只要成套搬来吕宋,有足够人口,再配合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完全激发百姓活力,他有信心把吕宋建设好。

朱樉怔怔看着朱棣满脸自信,回神,随即点头,“好,再过五六年,二哥肯定来看看!”

“四哥,到时候,我们也要来再看看!”

“对,四哥,我们也来!”

……

一直偷听的兄弟们终于忍不住了,纷纷开口。

哼!

百官也听到朱棣和朱樉的对话,暗暗冷哼,‘倒要看看,再过五六年,你朱四郎能把吕宋建设成什么样!’

随着朱棣一行人进入吕宋王宫后。

街面上的五个混成协迅速撤退。

吕宋王宫可十分奢华。

吕宋产黄金。

王宫内,到处可见镶嵌黄金的装饰。

朱棣命令将士们,为朱元璋一行人在同样一片狼藉的王宫内,整理出下榻地方。

安顿好朱元璋一行人后。

天色渐黑。

朱棣率领文武两班,来到吕宋拉干王书房。

落座后。

朱棣环视众人,笑道:“吕宋的确很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也不要气馁,我们是实干,我相信,只要给我们五六年时间实干,我们一定能开拓出一个繁荣吕宋。”

得先给众人加油鼓鼓劲儿。

叶茂、谭渊、柳升等人听闻后,全都笑了。

朱棣继续道:“接下来,我们要分两步走,第一混成协防守王城,剩下第一镇、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混成协,沿着军情司对逃窜流寇的消息,四处出击,将逃窜的流寇,彻底驱逐出中央吕宋地区,我们要牢牢占据,自然条件最好的中央吕宋地区,然后展开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改造,尽快稳定中央吕宋地区……”

……

“叶茂率领文官,没收所有权贵的土地、房屋,然后先从中原迁民开始,这部分百姓,还会说咱们中原话,好沟通交流,尽快为他们分配土地,按照咱们事先计划好的,人均十亩土地,把咱们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政策,在分配土地,推展乡土村社过程中,宣传出去。”

“在此期间,从明天开始,第一混成协。”

协统王继业起身立正。

“分出部分将士,守好王宫即可,你带着将士们以及军中救护队,去给城内受伤百姓治病,帮他们因昨夜混乱杀戮,破损的房舍修缮起来,交流不方便,不必过分执着于交流,把事情做了就行,咱们要通过做事,首先要让留下来的这些百姓,对咱们有一个较好的改观。”

王继业大声领命:“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他是普通军户出身。

跟随王爷纵横过草原,后来去了鸡笼屿,编练新军,才一步步有了现在的地位。

但干活这种小事情,没忘!

朱棣含笑点点头,压了压手,看向俞靖:“派出一支护卫舰队,护送商船回鸡笼屿,把咱们准备的铁锅之类,尽快运送来,另外,运送一套高炉……”

……

书房外,将士值守。

书房内。

一道道命令、政策,随着众人商讨完成。

直到深夜。

朱棣起身,活动僵硬的身体,笑道:“大家都去休息吧,明天开始,就会很忙了。”

文武两班纷纷起身,笑着铿锵领命:“遵命!”

叶茂留了下来。

看着小雍鸣已经很疲惫,却努力打起精神,笑笑。

世子很聪慧。

他相信,世子将来一定能守住王爷开拓的这份基业。

视线看向朱棣,“王爷,明日是不是就要和朝廷摊牌,提出咱们的谈判条件?”

朱棣抱起雍鸣,一边往外走,去父子二人下榻的寝殿,一边笑道:“对!”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