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中华民国政府很关注(六)(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5891 字 10个月前

对于这样的高压统治,地方上的同志们都感受到巨大的问题。尤其是巨大的耗电量与工业向想不叫,立刻就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例如,从经济角度来看,非得认为耗电的企业没有足够的电动机,很容易被戳穿问题锁在。

官僚分子是很容易进化的,尤其是那些错误的案例,对于‘不想出事’的官僚人员来说,其警示意义甚至比那帮想把问题办好的官僚们更现实。虽然说傻瓜们活不久,但是这世界上傻瓜们总是会认为自己是聪明的。最终,当傻瓜们被干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有点能力自作聪明的家伙们。

何锐虽然很厌恶这样的破事,但是何锐也不得不承认,官僚集团的进化需要血淋淋的案例。只有中央调查组们表现出不俗的能力之后,才能激发官僚集团们的反应。

好在官僚集团的进化还挺不错的,而中央集权的政府本身就在这些领域有很好的表现。譬如,乡里出事,就可以直接找县里的有关部门询问。如果这种部门无法给与有效的回答,那就可以把这些部门给干掉。

毕竟当年的政府组成中,完全来自于东北那帮经历过详细统计考验的干部比例的确有限。那帮来自于旧政权的的干部们数量巨大。处理起来并不心疼。

而且这样的处理不仅让那帮尸位素餐的家伙们完全暴露,也能让少数有位的官员显露出来。何锐对于这样令人厌恶的工作才能坚持下去。

张锡銮对此事是有所准备的,作为老北洋硕果仅存的一位,张锡銮绝不肯让自己为被人背锅。凡是遇到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倒霉的混蛋,张锡銮家绝不会有丝毫的同情。这种人别说见到张锡銮,连张锡銮管家那一关都过不去。

但是到了1931年2月,张锡銮的管家已经兴冲冲的把何锐送来的消息转递给张锡銮。

张锡銮看完了消息内容,整个人都有些不解。英国国王准备访问中国,何锐邀请张锡銮共进国宴。英国国王在当下可是个人物,张锡銮好歹也听说过大英帝国的名头。从名义上,张锡銮着实不太理解自己为啥要与英国国王一起吃个饭。

所以思忖良久,张锡銮口授,管家给何锐写了回信,“……何贤弟,愚兄虽然十分不待见外国人,却着实不明白英国国王与愚兄有什么关系。当年愚兄最痛恨的乃是俄国沙皇以及日本天皇,这两者中一方面不断侵吞中国领土,一方面则是发动了甲午战争。若是与斩首这两者的事情,愚兄定然不辞劳苦的去观看。至于英国国王之流,愚兄着实与他们毫无交集……”

何锐看完,忍不住笑了。老张这样的人物真有些年老成精的感觉,何锐最初是感觉老张或许对世界强国的领袖有点兴趣,没想到老张居然说的如此明白,何锐也没办法说什么。只能回信道:“张公亲启,前日收到来信,莫名惶恐。本以为张公会对与世界领导者共进晚餐有兴趣,见信之后方知,误会了张公的高洁。对之前扰乱张公清净的信件甚为羞愧,还望张公见谅……”

何锐本是想对秘书口授此此信件,然而老婆之一的光子乃是日本记者。日文中有一套专门的敬语,这种敬语是将‘礼貌’发挥到极致的一套用词。与日文中的这套敬语相比,何锐的话可以视为粗鄙不堪。于是光子就通过何锐的口授,将其转为敬语,又由秘书处将其转为中国的语言,发给了张锡銮。

结果张锡銮看完之后不由得大惊。立刻回信,“何锐贤弟,为兄虽然老迈却不是不通事理。贤弟前日来信过于客气,愚兄觉得莫名惊诧。若是贤弟一定要让愚兄与英国国王一晤,何不直言。凡是贤弟所命,愚兄定然从命!”

这下何锐有点下不来台。本就是想看看日本敬语而已,没想到惊扰到了张锡銮。何锐只能派人前往天津,亲自向张锡銮道歉。如果不是何锐此时太忙,只怕得由何锐亲自登门不可。

将人派出去,何锐继续自己的工作。时间进入1931年,英国已经发现了经济问题完全不是英国自己可以解决的,除了极力推进英国国王访华之外,英国还搞出了脱离金本位,英镑集团,以及帝国特惠制,三个手段。

英镑集团是以英镑为中心的排他性国际货币集团。1931年9月建立。在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打击下,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并宣布英镑贬值。为保持其原有势力范围和殖民体系,加强其市场竞争能力,英国联合各殖民地、自治领(加拿大除外)以及与英国在财政经济上有密切联系的国家,成立英镑集团:各成员国的货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各成员国之间货币汇价固定不变,而对成员国以外的通货的汇价,则按英镑与美元的汇价来确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信贷和其他账务一律用英镑结算;在成员国之间,资金转移不受限制;各成员国的外汇准备金、黄金都应存入伦敦各银行,以供国际清算之用。

历史上,1931年正当世界经济危机时形成。参加者有英联邦各成员国(加拿大除外)以及瑞典、挪威、丹麦、葡萄牙、埃及、伊拉克、阿根廷、巴西等当时在财政经济上同英国有密切联系的国家。规定各成员国货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而对其他通货的汇价则按英镑对美元的汇价来确定。各国把大部分外汇准备金储存伦敦,供国际清算之用。英国利用英镑集团巩固了它在各国市场上的地位。1939年该集团为新组成的英镑区所代替。

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十分激烈。经济上和技术上日益落伍的英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比其他国家都大,而商品的竞争能力却弱于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在经济危机中,英国的出口贸易额下降了一半以上。英国不得不放弃它长期执行的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宣布对进入英国市场的外国商品,一律征收10~33.3%的从价税。与此同时,英国加强了外汇管制,并逐步组成了英镑集团。参加英镑集团的国家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外汇,而对集团外的外汇交易则实行严格的管制,以保护英镑集团的市场。由于英国征收保护关税,势必影响到与英国有密切经济联系的自治领和殖民地。为了使英国与自治领、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不致因此受到危害,并通过进一步发展相互之间的贸易来保护和扩大英国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因此,英国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之间建立了关税同盟性质的帝国特惠制。

主要内容根据渥太华帝国会议的协定,帝国特惠制的主要内容有:①英国对来自自治领和殖民地的进口商品,给予关税优待,其中大约有80%的商品可以免税输入,其他约20%的商品也只征10%左右的低关税。②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③英国的工业品在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要相应地享受优惠待遇。④自治领和殖民地在拟定关税政策时,要接受英国的建议,对从英国以外的国家输入商品要征收高额关税。为了执行渥太华会议的协定,英国又分别与各自治领和殖民地签订了一系列协定,明确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英国商品所给予的优惠。这些协定一般都将对英国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减至商品价值的20%,大大低于对其他国家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文明破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