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二)(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4891 字 2023-05-17

英国的政商名流与附加子弟也是以能进入政界为最高目标,只有着实没机会的,才会考虑从商或者干点别的行当。不仅是英国,各个列强国家都一样。英国记者听了校长的解释,已经大概有了些思路,圣约翰大学能够在中国获得地位,最大原因是它的外国背景。

彼时外国比中国强,这种背景自然大有好处。何锐政权建立,意味着在中国,强弱发生了逆转。富贵之家虽然未必真的喜欢何锐,但富贵之家对强弱都有着非常敏锐的感觉和判断,及时转换门厅乃是富贵之家的保命法门。

更何况上了圣约翰大学,就等于断绝了进入政界的可能。富贵之家怎么可能在这时候再将自己的子弟送到这里来。

正考虑着怎么组织一篇新闻稿,圣约翰大学校长又补充了一句,“对了,那两人都不是教徒。他们都是无神论者。”

这话补充了记者们的认知。一个教会大学里面存在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不是说绝无仅有。但是两名考入公务员的圣约翰大学毕业生,兼具强烈民族主义和坚定的无神论。圣约翰大学招生的时候定然有筛选,是要先将这类人剔除掉。如果圣约翰大学里面的学生都是向这方向发展,这所大学大概就会先被学生们给拆了。

此时英国记者们都没兴趣采访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对于战争的看法,一篇中国政府鼓动民族主义以及迫害宗教的文章开始酝酿。很快,这篇文章就出现在了英国报纸上。

两天后,一篇中国文章也出现在英国左翼报刊上,‘英国攻击别国的民族主义的同时,自己正在搞着更激烈的民族主义煽动。这就是年轻文明的特色,因为经验少而不自觉的搞出掩耳盗铃的把戏。这就如三岁小孩子拉了裤子,不敢让成年人知道,就故意装着去找气味来源,结果只是把整个屋子里弄的都是气味。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早就对宗教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总结。个人愿意相信什么宗教,是宗教自由。这并不该受到打击。而任何传教活动,都是商业活动。国家对于商业活动有着全面管辖的权力。

英国为了图谋更巨大的商业利益,用宗教来包裹商业,也是掩耳盗铃,混淆视听的一种手段。如果英国民众对此无法理解,就可以了解一下圣公会到底有多少土地、房产、各种捐赠以及通过捐赠进行的洗钱行为。

……英国人民,当你们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大人物’的时候,他们带给你们的压迫感,以及你们自己感受到的无力感,是因为那些人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隐藏起来。就如英国国教的主教们用华丽的法袍包裹住他们的身体,让大家只看到他们的外貌,营造出他们高深莫测的形象。

只要知道了他们能够走到这里的运行原理,大家就能用看待正常人的视角看待他们。到如果大家对这些有兴趣的话,可以投书报。不管是想提出问题,或者是想介绍自己对这些背后逻辑的认知,我们都会尽力回复或者刊登……’

中国人竟然干涉起英国内政来!此事对英国内务部造成了巨大的刺激,很快“中国干涉英国内政”的新闻在比较右翼的报纸上刊登出来。一时间,因为战争而对中国有着恶劣印象的民众开始对左翼报纸开始了抨击。英国国内的**气氛更浓烈了许多。

下层的**以怒骂为主。中层的**就显得高端许多,不少有着高中以及大学学历的英国人投书报纸或者向政府请愿,请求英国组织最好的司法专家前往中国,为审理澳新军团的案件提供法律帮助。

这些英国人其实颇为气愤,这气愤源自于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的轻蔑。中国居然敢看不起英国?面对这样的挑战,大英帝国必须用最强的学术实力向中国人证明,英国才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

受过教育的英国中层们的态度让英国上层感觉有些失望,说这些人啥也不懂吧?他们还真的受过教育。说这些人受过教育吧,可这些人完全没搞明白亚洲国际法庭到底是怎么回事。

英国司法界积累数百年,说他们真的不懂办案?那肯定不至于。

但现实是,澳新军团的确搞出了大屠杀,而且被人赃并获。英国司法界越是秉公办案,澳新军团就越是无法逃脱。所以英国政府最希望的是此事能赶紧结束,最好是无人再提。

把案情搞的越清楚,审判越公正,时间拖得越长,被暴露出来的内情就越多。

不能说那帮英国中层不爱英国,但是那帮中层眼中的英国和上层眼中的英国很明显不是一个英国。

所以对于中层的反应,英国政府仿佛完全没听到没看到,他们只希望此事能够尽快结束,至少在英国国内早日结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