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美国参战(二)(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10542 字 6个月前

郑四郎沉吟一下又问道:“如果是李主席的话,会立刻调整战略吧。”

说完,郑四郎观察着李润石。就见李润石果断摇摇头,“如果我是美军指挥官,我也会继续执行既定战略。因为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掌握到充足的信息。现有的情报并不支持美军会大败的可能性。我军当下对美军的最大优势,是我军对美军有着充足的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郑四郎心领神会,对何锐更是佩服。自从他选择成为何锐的同志后,就没见到何锐在对敌人的判断方面有过任何误判。所以这些年的战争,每一次都打得令人安心。带着这样的安心感觉,郑四郎说道:“我原本担心美国海军畏惧我军航母与陆军航空兵的配合,所以不敢前来与我军寻求决战。既然美军还是得执行他们的战略,我就不担心美国海军不会主动进行攻击。”

“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性,美军菲律宾司令部失败得太快,所以来不及与我们交战。在我看来,尽快夺取菲律宾的战略价值比与美国海军决战更高。”李润石补充道。

“我明白。”郑四郎说着已经站起身把军帽带上,“李主席,你还有什么要求么?如果没有,我就要回前线去了。”

李润石也站起身,“期待郑司令杀敌建功,将整个东南亚都解放出来。”

将郑四郎送上车,李润石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到了另外一幅地图前。这幅地图上标明了东南亚地区各种资源产地,何锐早就表示不会搞“以战养战”,但是不等于何锐不准备利用解放区的资源。

何锐认为中国经济到1942年会遇到产业升级期的问题。由于国内消费力到了极限,而新的技术突破在这个阶段没能带来国民收入的提升,如果中国不能打开国际市场,中国在1942年会遇到很大的经济危机。

实际情况与何锐的判断高度一致,中国经济从1940年3月后就因为内需不足而相当糟糕。只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这个问题,把责任归咎于西欧战役以及吴有平领导的国务院搞的“去除落后产能行动”。

去落后产能就是关停采用落后技术的工厂,以及关停那些单纯依靠贷款搞生产的僵尸企业,这两方面都导致了大量工人失业。即便中国靠着军工业以及整军备战拉动了经济,提供了就业,中国整个1941年的经济形势依旧非常糟糕。

把目光从东南亚资源产地移开,李润石拿起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数据报表。这些数据都呈现出明显的衰退曲线,但是在尾部都出现了拉升迹象。因为国家终于开始大采购。

解放了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地区后,李润石领导的南方局立刻采购了大量库存积压的轻工业品,往前殖民地运送。解放世界的理想,今天想不明白还可以明天继续想。但是经济则一时一刻都不会停歇。

中国赶走了殖民者,殖民地人民每天醒来后依旧需要衣食住行,由于赶走了殖民者,殖民地人民不再被剥削掠夺,手里的产品总量比之前多,对于贸易的需求比之前更大。这可是数干万人的大市场,即便他们所需的商品都是布匹、农具、基本生活用品之类在中国已经积压的商品,把中国积压库存清空之后依旧不足,还需要中国企业开足马力去生产。

因为去除了低端企业,新式企业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设备都得到了提升,工厂的产品质量与产能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李润石这段时间经常去珠三角地区的工厂实地调查,走访各个市场。市场上的商品的确好了很多,至少不会出现一条裤子如果买了之后不对裤裆加固,穿几天就可能破的问题。那些廉价的鞋子也不会穿着走几百米,鞋底就开裂以及鞋跟脱落。

虽然李润石反对资产阶级法权,对经济危机也很反感。但是经济危机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性淘汰落后产能。

李润石反思着何锐的经济制度,考虑着如何进行改进。国际上不少自诩“正统共产主义”的人经常抨击何锐是个“走资派”,李润石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何锐这个“走资派”制定的经济制度中不存在通过垄断来获取稳定利益的空间,对于封建主义法权更是秉持着痛打落水狗的态度。

中国经济的确存在资本剥削,可资本必须靠生产才能维系运行。有本事搞生产就挣钱,没本事搞生产就早死早托生,赶紧破产了事。但李润石认为不能任由这么下去,即便是资本营运效率再高,但资本营运本身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何锐这样顶级经济学家的操纵下,资本还只是工具,如果何锐不在了,这工具定然会反噬。

或者说,这些工具一直在尝试反噬,只是每一次尝试都失败了而已。

李润石思考着发动战争的根本性问题,越想越深。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锚地夏威夷则因为舰队出动而无比热闹。

由于担心被间谍发现迹象,太平洋舰队选择了夜间启航。美国海军的实力相当高,在最新的电子设备辅助下,夜间启航进行得相当顺利。美国海军参谋部下达了命令,6个航母编队前往菲律宾以北地区寻求与中国海军交战。如果没有发现中国海军主力,就配合菲律宾美军打击中国登陆作战。

虽然到现在为止,中国海军一直没怎么出现,但是菲律宾不容有失。而且美国海军认为,不管中国海军多强大,都不可能靠空降去夺取菲律宾。只要中国海军派遣登陆舰队,美军就有了与中国海军决战的机会。

一艘艘庞大的军舰在夜色中静静地航行,作为舰队航母指挥官的尼米兹中将站在航母的舰岛上,任由海风吹拂着他的面颊。他现在最担心的是中国海军将陆军航空兵的力量发挥到极限,尽可能不使用海军舰队。

与那些主张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菲律宾的海军军官不同,尼米兹中将认为菲律宾本就已经非常不适合死守。而中国的目标是夺取整个太平洋,菲律宾丢失后,中国将向夏威夷与澳大利亚东部发动进攻。在这两个方向上,美国海军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短时间的退却不意味着失败,美国海军有的是充分发挥出优势的机会。

此时舰队已经编组完毕,舰艇的船首破开波浪,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