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谁是黄雀(二十二)(2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5178 字 5个月前

但文件后面还有不少,何锐还是忍住了,而是靠在椅子上思索着印度地区的进展。

东南亚地区进入第二阶段,而世界革命进入下一个阶段,必然是印度地区完全获得独立之后。印度的独立意味着欧美同盟国失去了最庞大的殖民地,尤其是印度殖民地上的丰富人力资源。

非洲虽然人口众多,英法殖民国家挤一挤,理论上也能凑出几百万大军,但这几百万大军中真正有战斗力不会超过50万。英法对殖民地军队非常了解,花了大量资源训练出几百万根本起不到作用的军队,英法才不会这么浪费。九九小说

世界解放的第二阶段,将是世界人民解放军与欧美白人军队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平民的伤亡数量非常大。欧洲的军人伤亡主要是在苏德两国之间,法国这种投降国家虽然也损失了不少人口,大多数是因为被掠夺的太狠,营养不良而死。还有就是被德国杀死的反抗军成员,其伤亡率可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低多了。

但欧美组成的同盟国与寻求解放的世界人民解放军交战,不管是同盟国中的英美还是德意法西斯集团,都必须用本国人口作战。何锐想到趾高气扬的白人种族主义者们大规模被击毙的画面,忍不住轻笑出声。

虽然战争非常残酷,但是正义的战争总是能推动社会发展。虽然不知道欧美具体会有多少人为种族主义优越感而死,以当下的欧美文明水平来看,90%以上的欧美人都有颇为强烈的种族主义理念。

考虑了一阵未来,何锐才继续看起李润石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最新的进展,东南亚的进步力量提出了释放当地被捕革命者的要求。李润石认为,可以开始进行审判工作。

何锐知道李润石当仁不让,不过见到李润石竟然这么坚定,何锐心中着实佩服,思路又开始偏离政务本身。

世界解放战争一旦进入第二阶段,就要开始组建世界政府。何锐倒是很喜欢联合国这个称呼,倒是可以直接使用。到了这个阶段,何锐自己的地位就必然要发生变化。何锐如果出任未来联合国的领导者,就必须辞去中国领导人的地位。同时兼任两种领导,对于未来的联合国不是好事。

历史上罗斯福搞出来的世界新秩序中,美国也没有直接作为领导者的身份出现。这就是罗斯福在政治上的成熟。从政治角度出发,中国可以建立世界新秩序,何锐也可以作为世界的领导者,但是中国不能作为世界领导者。

美国最出色的行动就是第一次海湾战争,老布什以联合国的名义组织联军,击败了伊拉克萨达姆,让科威特复国后,并没有去干掉萨达姆,而是撤出伊拉克。从军事与政治上,获得了信用度,展现了美国引领的世界秩序。颇有齐桓公的味道。

但美国的文明程度很低,虽然也有少数精英可以做到这些,但是这只是少数政治精英的神来之笔。作为美国本身,它远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文明程度。

早在老布什之前,罗斯福的继任者们就不断凸显美国对世界的直接领导。这种直接领导权对美国的国力进行着疯狂消耗,即便美国当时有尼克松这样的出色政治家,能够制定符合美国利益的战略。但这些美国政治家对于美国这个帝国的控制已经快速消退。

何锐对中国很有信心。中华文明之所以非常高级,主要原因是中华文明很清楚历史循环式如何实现的。并且找到了能够不断让中华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哪怕是何锐死了,甚至何锐选拔出来的一众精英们都去世了,中国依旧能够理解何锐制定的世界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因为何锐制定的政策本就不是为了满足中华文明称霸世界的需求,而是满足世界共同发展的需求。

中国曾经在世界上处于无比领先的地位,却也无法抗拒历史循环。随着共产主义这门经济学的建立,中国的历史循环不仅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还得出了解决这个历史循环的方向。

如果人类只是继续在地球上耗着,即便建成了新的世界秩序,也逃不出文明的历史循环。当生产力上限被封死,循环就会一次次的进行。想打破这个上限,人类必须共同努力,突破地球这个摇篮。

至于真的突破了摇篮后,人类社会将走向何处。何锐倒是不在乎这样的未来。生产力发展到那个阶段,必然有相应的社会结构与道德标准与生产力相配合。何锐的想象力远不足以构建那个时代的制度。

不过何锐自己非常有信心,只要中华文明内生动力中最关键的“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核心还继续存在,中华文明即便进入宇宙时代也不会消亡,反倒会更加辉煌与强大。

发现自己想的太远,何锐收回了思路,在文件上批示,“审判问题由李润石同志决定。所需的支持,请直接提出。现阶段,我国将继续向欧美各国法学学者发出邀请,尽可能邀请全球法学界人士参与到对殖民主义的审判中来。这么做并非是沽名钓誉,而是为了让世界人民更早从殖民主义的毒害中解放出来。”

批示完文件,何锐提笔开始写了起来。这是一封公开信,何锐在信中呼吁所有希望人类世界走向下一个阶段的有识之士突破一切偏见与自我设限,参加即将进行的对殖民地种种罪恶的审判。

“……亚洲联盟发起的解放战争不是为了彻底消灭任何人种,而是为了解放全世界。所以中国的邀请不是党同伐异,以胜利者的身份对失败者的惩罚。

诸位在意人类的有识之士们,从人类世界的角度来看,殖民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阶段,即将寿终正寝。现在的审判无疑是对殖民主义的盖棺定论。

不管是支持殖民主义或者支持种族主义,中国都不会拒绝任何学者前来参加这次大审判。对殖民主义的盖棺定论,与人类世界的葬礼一样。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对于逝者的评价大不相同,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但是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如果不来参加这场葬礼,就显得既没有格调,也缺乏自信。一味的躲避,幻想逝者还活着,或者妄想让逝者复活,只会沦为殉葬的结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