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为白人至上主义而战?(九)(1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12682 字 25天前

卡尔加里距离美加边境160公里,位于加拿大落基山脉与平原的交界处。自从中国国防军解放这里之后,就成了保卫北美原住民国家联盟的重要地区。

9月8日,卡尔加里经历了三次已经常态化的英美联军空袭。在空军以及防空部队的奋战下,前后共击落了410架左右的英美喷气式战斗机,并且成功的没让空袭影响到机场建设。

中国空军没有丝毫懈怠,战斗机继续起飞巡航。这座城市最明显的标志是终年不化的壮美雪山背景,哪怕是战火弥漫的当下也依旧很美。自从中国踏上北美,对被奴役的北美原住民展开保护后,根据北美原住民们的居住地区,已经建起了数个北美原住民国家。

中国政府也发行了一系列以当地风景为主题的明信片,有雪山背景的卡尔加里风景照,评价非常好。

北美战区司令部里,司令员胡秀山元帅面前就有一张印刷着卡尔加里雪山风光的明信片。这是胡秀山想寄给何锐作为即将来到的中秋节贺卡,连问候的内容都写好了,但是胡秀山却有些迟疑。因为从8月开始,从卡尔加里发动的向东进攻并没有达成主要目标。

任何军队的军魂都与其创立者有着极为直接的类似点。何锐除了给中国国防军注入了如后世pla的精神内核之外,同样将歼灭战这个内核深深的打入中国国防军的传统里。在这个锤炼磨砺的过程中,胡秀山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这次从卡尔加里为出发点的“春雷行动”并没有能够歼灭位于东部里贾纳与萨斯卡通的敌人,反倒在与优势兵力的敌军进行了近20天的激战后,不得不后撤。退到了距离出发点靠东100多公里的梅迪辛哈特。

现在英美联军已经开动宣传机器,大肆鼓吹他们打了一场堪比马恩河战役的伟大胜利。中国的进攻遭到了可耻的挫败,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胡秀山已经给军委发去电报,请求为此次没能赢得战争而请罪。此时若是把明信片送给何锐,胡秀山觉得内心不安。

“报告,军委来电。主席来电。”急匆匆赶来的警卫员将电报递给了胡秀山的机要秘书。

秘书看向胡秀山,不知道该先念哪一封。

胡秀山内心是有波动的,但是神色中根本没有变化,他命道:“先念主席的那封。”

秘书心中暗笑,哪怕是统领百万千大军,拥有指挥千万人权力的胡秀山元帅,还是会本能的害怕自己的导师何锐。所以想先听听导师何锐的个人看法。

打开何锐的电报,秘书念道:“秀山,你一生没受过什么像样的挫折,我虽然觉得你不会因为春雷战役的结果而遭受很大影响,却也不免担心,你会不会气哭。我个人看法是这样的,帝国主义在战略上是纸老虎,但是战术上还是真正的大猫。所以期待你能迅速调整心态,确定在如此规模战争下,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局面。以平常心应对接下来的战役。

何锐。”

秘书念完,即便有点想笑,却更是羡慕。哪怕胡秀山是元帅,眼瞅也要50岁了。但是何锐作为胡秀山的导师,还是在心疼胡秀山。这是别人比不了的。

胡秀山的脸罕见的红了一阵,明显有些不服气。但是几分钟后,胡秀山只是叹口气,但是眼睛中的沉重已经消散了许多。在秘书看来,胡秀山又恢复到了以往那个被认为是沉默智将的模样。

“念军委的电报。”胡秀山声音稳重而有力。

“胡秀山同志,军委已经接到你的电报,以及北美司令部对春雷战役的总结电报。军委认为,英美联军的作战意志并没有如北美司令部所判断的那样遭到了沉重打击。之前虽然有一定数量的黑人部队在山地作战中成建制投降,其原因更多的是这些黑人部队长期受到白人种族压迫所导致的反抗行为。并非是黑人部队对于战争的未来感到绝望。

英美联军的白人军队依旧维持着相当水平的战斗意志,并且对于平原地区的作战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接下来的战役中,英美白人军队很可能会在战争中有自己的成长。

所以,军委根据战役的结果,给与胡秀山同志口头警告处分。你对于敌我双方战斗力的评估存在高估我军,低估敌军的问题。

对于春雷战役本身,军委认为,在敌军总数是我军数倍的情况下,春雷行动同期进行的秋风行动顺利夺取了北部的交通枢纽埃德蒙顿,并且建立起平原地区防御体系。证明了我军与敌军同样出现后勤不足以支持大规模机械化部队作战的情况下,我军拥有在同等兵力下击败敌军的能力。

期待胡秀山同志能够与北美司令部一起吸取经验教训,认清当下我军兵力与装备受限运输能力的事实,从而在之后的战争中发挥优势,获得更大胜利……”

秘书读完军委的电报,忍不住松了口气。这次春雷行动是在平原地区展开,而且这些地区河流很多,对于后勤要求比较高。中国国防军到现在为止,拥有210万军队,要守住上千公里的战线,并且要为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提供安全保护,确保已经建立的粮食区以及工业区内上百万非战斗人员的安全。的确存在兵力不足,后勤紧张的问题。

军委的看法是正确的,并没有吹毛求疵,这次挫折应该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胡秀山此时却开口说道:“把世界人民解放军在非洲的最新进展拿给我。”

秘书连忙受命而去,不久后就拿了最新的战报总结以及地图过来。胡秀山铺开地图,与秘书一起按照战报内容将世界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已经抵达的位置用小旗摆出来。

此时的非洲大陆上,世界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整个东非地区。一条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为起点,以西非的安哥拉为终点,横贯非洲中部的两洋铁路正在进行勘测,坦桑尼亚的东段起点路段已经开始施工。

此时埃塞俄比亚,埃及这两个非洲古国已经完全独立。世界人民解放军此时的主力位于非洲南部以及中部,南部地区正在南非地区一个一个击破白人城镇,所以进度不算快。中部地区则沿着准备修建铁路的路线进行解放工作。

由于日本舰队此时已经抵达圣赫勒拿岛,所以世界人民解放军的一些部队也已经乘船前往安哥拉地区,准备发动登陆作战,加快解放非洲中部的进程。

何锐在东北四平的时候,胡秀山就跟随何锐。虽然大家一直觉得胡秀山好像没搞过政务,实际上胡秀山有着丰富的处理最初解放区的经验。看完了进度报告,哪怕报告中根本没有提及任何土地改革等名词,胡秀山也能从这种看似没啥效率的进军节奏中看明白了在非洲当地的彻底解放工作。

胡秀山还觉得自己掌握的资料不足,又调取了最高级别干部才能看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内容。

这一看就更明白了,中国在43年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1937万人离开了本土,到了海外。

1937万人中,有780万是军人,其他的都是支持战争的非战斗人员。胡秀山指挥的北美战区就有100万这种非战斗人员。

非战斗人员中,160万在东南亚地区。720万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40万在印度地区,还有130万左右的人没有标出来。他们肯定是到了非洲去。帮助非洲地区提升农业与工业领域发展。并且出任当地部落农村的“酋长”。

经过计算,胡秀山加上非洲整体气候更热,并没有普遍的冬季。按照这个进度,大概到了1944年4月以后,世界人民解放军将有可能推进到非洲北部,也就是撒哈拉地区。甚至有可能解放相当部分的地中海南岸地区。这个时间也差不多是北美战区冰雪消融,军队可以发动大规模战役的时候。

也就是说,只要北美战区到了44年4月中,并没有出现防线崩溃的局面。同盟国的欧洲成员国就要爆发与世界人民解放军的全面大战。那时候,北美战区将压力骤减。

如果同盟国欧洲成员国全部战败,就只会剩下一个茕茕孑立的美国。美国那个时候除了投降之外别无选择。当然,也不排除美国看到局面已经无可挽回,主动选择退出战争的可能。

考虑清楚了这些,胡秀山又看向了欧洲地图。现在的苏联又恢复了中立,不过以苏德之间的深仇大恨,一旦欧洲局面不对头,苏联势必会选择对德国发动进攻。那时候,欧洲的溃败只会更快。

推开地图,胡秀山站起身命道:“召开会议!”

很快,胡秀山就出现在一群面有愧色的指挥员面前。虽然是被1.6倍左右的敌人猛攻下不得不撤退,中国国防军的指挥员们依旧感到了极大的羞愧。过去20多年中,中国军队攻取战胜,并没有战役级别的撤退经验。

便是在朝鲜与日本作战,从汉城一路撤退,那是战役之初就已经定好的方略。并非是打不下去而不得不撤退。

作为开了被迫撤退先河的部队指挥官,哪怕撤退命令是胡秀山下达,大家依旧觉得非常难堪。

胡秀山并没有批评任何人,如果当时可以不撤退的话,胡秀山绝不会下达撤退命令。美军的装甲作战水平没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但是英美联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英美联军的空军装备了大量喷气式战斗机。由于后勤远优于中国国防军,其出击的数量也几乎达到了中国空军的两倍。此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最终只是因为打不下去,不得不撤退,而没有被英美联军包围歼灭,靠的就是中国空军强大的战斗力,以及卓绝的牺牲精神。

“此次战役中,空军要接受嘉奖。对于表现优秀的部队,要请功!”胡秀山开口了。

听到不是批评,而是嘉奖和请功,空军部队成员讶异之余,也都放松了很多。

胡秀山依旧平静,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内,平日里不言不语的胡秀山将所有参战部队的作战经过,应对处理进行了一次大复盘。复盘的清晰精准,让那些亲自指挥战役的指挥员都感觉到眼前一亮。同样,不少指挥员认识到了自己当时选择对于战役的影响后,更是羞愧的脸发红。

很快,就到了对战役总结的时候。胡秀山说道:“根据战役的整体表现,我认为,同志们并非没有在战役过程中意识到英美联军试图引诱我军进入其包围圈的企图。并且感受到英美联军通过防御来控制我军各部对进展位置的努力。

面对这样的局面,同志们都倾向于通过猛烈进攻,打乱英美联军的战术部署,进而在战役决战期间一举击败英美联军。

以我方收集到的情报来判断,我们的行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英美联军的战术安排。但是英美联军的部队数量,装备数量以及部队训练水平都超出我们的意料之外,最终,英美联军以极高的容错率,还是发动了他们计划的钳形攻势,试图包围我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选择撤退。并且在撤退过程中给与英美联军持续打击。并没有让英美联军的企图得逞。

所以在接下来的作战中,我军不要受到这次战役的影响。以此次战役作为英美联军战斗力的标准。因为我们在平原作战的经验还是太少,贸然评估,只会影响我军的制定作战计划。

现阶段,我军的首要作战目标是发挥我军山地作战的优势,将英美联军从山区挤出去。同时,平原地区针对英美联军位置突出的部队,进行突击作战。让英美联军无法确定我军的目标。

而我军当下必须要守住的地区包括山区,以及埃德蒙特地区。”

听胡秀山如此讲,那些脑子灵光的指挥员已经意识到了一种可能。是国防军很可能将相当一部分重心转为冬季防御战,而不再是单纯的准备将战线向东推进,为大规模使用东风2导弹袭击美国五大湖地区夺取发射地。

摧毁五大湖工业区,将给与美国沉重的打击。很可能会让美国不得不选择退出战争。让美国退出战争,以及在加拿大中部以及西部建立北美原住民国家,是北美战区的设立目标。

想到因为没能完成春雷行动,所以导致北美战区设立目标有可能被拖延实现,不少指挥员们都羞愧的低下头。

胡秀山虽然不爱说话,却不等于他木讷。只是看了一圈指挥员们的反应,胡秀山就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虽然将官都知道“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在军事斗争中是有害的,但是争强好胜的劲头往往是出色将官们的珍贵特质。

追随何锐近30年,胡秀山最初总觉得何锐有两张面孔。在战争中既会对胜利无比苛求,又会突然对胜利毫不在意。这曾经困扰过胡秀山很长时间。

知道胡秀山终于理解了经济、政治、军事的关系后,他才豁然开朗。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则是为经济服务。至少当何锐讲述“军事斗争是为战争覆盖范围内的人民幸福而生活进行”的时候,胡秀山觉得这话的确没错。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将官们必然会争强斗胜,这是军人的特点。然而只有超越了这种本能的冲动,进入理性接受事实的阶段,将官才有可能向军事家进展。

如果真的能让战争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经纪而战,这个人就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家,进入到政治家,革命家的层面。

不过当下的同志们明显距离这些境界太远,胡秀山以同志们能够理解的水平说道:“我军所擅长的是打各种优势作战。现阶段,支撑北美战区的是优势空军。而且这个优势还因为我军空军数量不足遭到了削弱。所以我们当下除了要尽快提升优势之外,还要认清这样的现实。但这并不是说,要同志们畏战,避战。而是认清敌我力量对比,从而打出更有效的战斗。”

说完了核心要点,胡秀山还担心有同志搞不清楚重点,便用毫无情绪的声调补充道:“谁理解不了这些,就不会得到指挥部队继续作战的机会。希望同志们先端正思想,用最实事求是的态度准备接下来的战争。”

该说的都说了,胡秀山就让司令部以及各部队都开始进行讨论。他作为司令员,需要让同志们自己理解,并且阅读同志们的思想报告。

正如胡秀山所料,同志们大多比较困惑,属于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从1923年,也就是20年前,中国国防军内部就认识到,中国是强国,中国国防军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军。20年过去了,一次次的战争与国际斗争,都证明了这些事实。

由于中国是强国,所以每一次战争,中国都是以强击弱。这种现状,不仅是心理上的塑造,同样也落实到军事教育上。毕竟,强国必然是优势出击,哪怕是正规军实施的运动战游击战,也绝非是农业国的水平。

所以必须承认中国比英美两国强大,以及北美战区现阶段的相对弱势,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并非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抓到。由于平原地区的弱势作战经验太少,同志们也都有些迷糊。

好在同志们都接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经过一番触及灵魂的讨论后,基本的现状倒是成为了共识。但是能否把握住动态下的“平衡点”,就得看天分了。

胡秀山倒是不着急。越是这种时候,那些具备天分的人才越有机会脱颖而出,胡秀山相信中国军人中绝不缺乏出类拔萃的军人。他需要给这些人脱颖而出的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前驻智利大使白崇禧则抵达了墨西哥,以中国驻墨西哥参赞的身份见到了墨西哥商务部长。白崇禧率直的提出了此次会面的目标,“中国想从墨西哥进口成品油以及石油。”.卡尔加里距离美加边境160公里,位于加拿大落基山脉与平原的交界处。自从中国国防军解放这里之后,就成了保卫北美原住民国家联盟的重要地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