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番外(二十六)(2 / 2)

“果然……”

儒家的黯然对应着墨家的难以置信。

暴秦亡后,法家从诸子百家里的胜利者一落千丈为人人喊打的暴君之刃。连带着替法家干活的墨家(秦墨)与农家也得不到好,不仅在项羽烧咸阳里遭了大难,更是在儒家的叔孙通一人超神,带着儒家挤占佛系黄老所不屑占领的空间门后,墨家就成山里的野人,城里的老鼠。

别说是郡守亭长不知他们是谁,就连墨家的自己人都没法保证同门明天还在身边,而不是趁夜色寻觅诗和远方。

如今听见天幕说孝高武帝重用墨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惊恐,第三反应是收拾行李向西逃难。

儒家的“主力”集中在东边,眼下应该惶惶不安地搜寻墨家。

黄老家的态度还未可知。不过就像皇帝不想失去江山,将军不想失去将权,那群位于百家之上的黄老家也不会乐见未来的胜利者招摇过市,除非……

除非太子刘启愿意作保。

就像天幕的孝高武帝般愿意去做墨家的虎皮,为其争取喘息之机。

“也、也许陛下会保下我们。”慌忙之中,某位墨者突然说道:“要不向关中……”

他的那个“逃”字还为说出口,就被师傅打了一嘴:“关中个鬼啊!那不是向黄老家的掌心逃吗?我……”

墨者的师傅灵光一现,怔怔地看着委屈的徒弟,捧起对方的大脸狠狠一揉:“好小子。好小子。”

“你给我们指了条明路啊!”

刘邦时的墨者自不必谈,直接去关中找刘邦本人或吕家即可,而文帝时的墨者就要费番心思。

思来想去后,他们还是去淮南国吧!

淮南王刘长“绝食”而死,如今管理淮南国的是文帝的心腹,而且还是法家子弟。

虽然被以前的小弟压在头上是件不光彩的事,可是跟黄老家与儒家相比,墨家还是知根知底些,并且带了同病相怜的先发优势。

【说到小说家,这群人的崛起也和孝高武时的百家复兴有关。鉴于文帝的登基就与勋贵想立傀儡有关,而景帝时也发现自己人才不够,涌到身边不是北宫班底的血亲就是勋贵家的丑孩子,而且二者还不断联姻,逐渐形成利益结合体。这么下去,他的后代就如当年的文帝般会受限于人,所以在孝高武帝想选拔自己的班底时,景帝不仅大开绿灯,还把张苍的世子与申屠嘉请来给太子站台。】

【而这正是初次科举的盛景。】

天幕放出的长安……不!应该是靠近长安的小县里十分拥挤,随处可见关漂的学子操着口音未脱的关中话问哪里可供考生休息,哪里可听大家的课。

而在这种吵吵闹闹的氛围下,镜头揭露了小县的名字——

“阳陵县?”

“阳陵县是哪儿?”

刘启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执杯的手也抖得好似患了帕金森。

阳陵……

陵……

而且还是在建的“陵县”。

那应该是……

我的坟。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