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对服化道的极致追求(1 / 2)

陈平第一次拿到那一整张“人肺”,粉中带白,肺部上面的气管,延伸至两侧肺叶的支气管,以及肺部的肺泡,皆是栩栩如生。

伸手及上,触感柔软带有回弹。

陈平看了看砧板上的食材,咽了口口水,朝着文森佐不由出声问道:“文森佐,你怕不是给我整了个真肺吧?”

文森佐哭笑不得回应道:“这只是道具罢了。但确实是按成年女性的肺部一比一等比例还原的。”

西方影视里的道具,陈平是佩服的。

怪不得陈平问一句这是不是真肺,因为是真有导演拿真品当道具,还瞒着演员。

一个赛一个的实拍狂魔。

动辄就是一比一复刻还原。

也就当初《泰坦尼克号》资金不够,不然卡梅隆高低给大伙整一艘出来。

而在《汉尼拔》中对服化道的要求,更是几近于苛刻。

这张以假乱真的肺部还只是冰山一角。

文森佐和布莱恩对于尸体的逼真程度才叫变态。

一个好端端的美少女在化妆师的描绘下,身子惨白一片,面色铁青,还得被法医翻来覆去。

陈平都敬佩那些演死尸的演员,不光需要全裸,正脸镜头还少的可怜,难得有几个拍尸体面部特写的,整张脸都是扭曲的。

牺牲最大,却没捞到半点好。

陈平拿着自己看过的几部国内的悬疑剧中的服化道对比了下,相比《汉尼拔》剧组那近乎变态的标准。

国内的悬疑剧还是相形见绌。

可能也跟国内的审核有关系,太血腥逼真的压根不能在镜头里出现。

这点,陈平私人认为可以在悬疑破案剧里审核尺度可以宽松点。

毕竟看这种剧的,心里都有一个预期,甚至有些人就冲着这种恐怖镜头来的。

少了这些逼真道具以及大尺度的杀戮画面,在氛围营造感上面,那国内剧天生就矮人一等。

甚至可以说在其他方面再怎么弥补,都弥补不了这其中的差距。

更何况国内的影视作品,本身在演技,配音以及氛围感上面也不见得就比国外的强。

对服化道的重视,不光光是国外,国内的很多老牌名导也格外注重。

其中佼佼者便是谋子。

大场面第一人,甚至谋子对华夏古代那种恢宏场景的还原,连西方世界也惊叹不已。

很多人都嘲笑,只要有钱,是个人都能当谋子,都能搞这么大的场景。

可人家有这个资本,有这个预算,能搞这种大场面,恰恰就是人家张导的能力。

资本相信这笔钱砸下去,不会亏钱。

换做一般导演,在谋子那个年代背景,敢报这么高预算,不得被投资人打出门去。

如同冷军的超写实画。

有些人也嘲讽,什么毫发毕现,用相机拍也能拍出冷军肖像画的效果来。

嘲讽归嘲讽,但旁人就是做不到,这也是冷军画作能拍上千万的原因。

独一无二。

只是以前的国师张,现在也只是一句谋子罢了。

自从国内电影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后,谋子发现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捞钱。

任何艺术在金钱艺术前,总是要低头的。

片子是越出越快,口碑一部比一部崩。

老艺术家,晚节不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