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后旨令,先来后到(2 / 2)

「本后知道了。」媱后的微微思索,随后问道:「对了,听说当初找到媱后遗体之时,你在第一时间,就将其保护了起来。」

一瞬间,李绚感觉到更加锐利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赶紧拱手说道:「回禀天后,臣是接到了密旨,才不得不如此做。」

说着,李绚从袖子里掏出了皇帝借助东宫渠道送到手的奏本,一旁的女官郑氏立刻上前接过了奏本,然后放到了武后的面前。

武后很随意的打开了奏章,一边看,一边随口问道:「若是你没有接到密令,你会怎么处理媱后遗体?」

「回禀天后,朝廷有制,逆贼被诛之后,她的遗体处置当由刑部和大理寺,还有宫中一同处理,臣无有职权。」

「那就假设你有这个职权,或许,本后,现在就就这个问题问你,你如何回答?」

李绚心底倒吸一口凉气,他最怕的就是这个,他诚挚的拱手,说道:「臣认为,媱后遗体,当保管妥当,然后择一良地妥善下葬,鼎立石碑,朝中若能有一二封赏,那便可尽收睦州民心。」

武后顿时一阵惊讶,赞赏的说道:「不错,的确可以如此,看来南昌王在婺州任上收获颇丰啊!」

「臣只是将过往学到的东西,全部都用在了朝廷政务之上罢了。」李绚再度躬身。

「老成持重是好事,本后还真的怕你说,会在第一时间就将媱后的遗体挫骨扬灰?」武后似笑非笑的看向李绚。

李绚赶紧拱手,说道:「臣的确曾经如此想过,但圣旨之下,臣也别无它法。」

「若是本后下令让你将媱后的遗体挫骨扬灰呢?」武后突然间开口,同时死死的盯住李绚。

李绚赶紧拱手道:「只要天后有令,臣必遵令而行,哪怕是将媱后的遗体彻底的销毁,臣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看到李绚坚定的抬头,能非常清楚的看到,他的眼神一片清亮。

武后所说的,皇帝所说的,只要有

律令,李绚都会遵从律令行事。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彻底避开两者矛盾最好的办法。

武后深深的看了李绚一眼,然后才说道:「你不错,做得很好,不过若是本后和陛下的谕令有不同的?」

武后一句话,让整个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无比的压抑。

李绚微微一愣,沉沉的低身,说道:「天后和陛下俯仰天地,目光自然一致,何来不同之说,无非就是略有差异罢了,臣无能,当奉令行事,旨意一到,即行办理。」

「哈哈哈……」武后忍不住的大笑起来,摇摇头,说道:「南昌王虽然滑头一些,但做事还是有规矩的,本后就不为难你了,说说正事吧。」

李绚长松了一口气,这一关总算是过了,他赶紧肃然的拱手道:「请天后示下。」

「天阴逆贼既亡,那么之后便是吐蕃,之前大唐和吐蕃几番战事,有胜有败。」说到这里,武后微微停顿,看向李绚问道:「南昌王,大唐和吐蕃若是再度开战,你觉得当行何种策略?」

「诱敌深入,运动穿插,分而切割,聚而歼之。」李绚没有丝毫迟疑立刻说出了看法。

这件事,他曾经认真的想过,当知道西域王就是吐蕃国师鸠摩罗之后,李绚就知道,大唐和吐蕃之间的明争暗斗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加激烈。

日后双方开战,更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诱敌深入?」武后第一个地方就没有想过去,看向李绚一脸的诧异,忍不住的问道:「这是我朝攻吐蕃,如何诱敌深入……不对,你说的是吐蕃的战法。」

李绚再度沉沉拜身,说道:「天后,此法吐蕃可行,我朝亦可行,若是将吐蕃大军从高原引下,将战场选择在高原之下,我朝大军便可发挥全力,将其歼灭,然后再杀上吐蕃高原,将其一举荡平。」

武后的神色平静了下来,微微皱眉说道:「也就是说,你并不赞成杀上高原去和吐蕃决战。」

李绚神色肃然,再度躬身下拜。

武后整个人若有所思,片刻之后,武后沉声道:「传旨,南昌王南昌王建策有功,加封一千户……传旨,德昌县君温婉贤淑,晋为德昌郡君,朝议郎刘元朗教女有方,散官擢升一级,授朝散大夫。」

「臣李绚,叩谢圣恩!」李绚沉沉的俯首在地,神色激动。

武后挥挥手示意李绚站起,然后说道:「你太年轻了,太过加封不好,便授予他人了。」

「臣明白,多谢天后圣恩。」

「好了,以后好好为朝廷效力,退下吧。」

「喏!」李绚缓缓的退了下去。

武后看着他的背影,眉头微皱,低下头,赫然是一本奏章:「臣薛礼奏吐蕃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