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孙厂长的难处(2 / 2)

“孙厂长,您知道棉花坊当初为什么成立的吗?”赵爱民问道。

“知道呀,棉花是战略物资十分的稀少,许多工厂都需要这种原料。因此我们要把零散的棉花收集起来,然后进行粗步的加工,再提供给其他工厂当原材料。”孙厂长道。

“在当时,确实需要成立类似棉花坊这样的工厂的。但现在情况变了!”赵爱民道:“早在几年前,国家就意识到了棉花的重要性,在许多地方都增加了棉花的种植面积。因此,现在的棉花相比以前要多。”

“虽然仍然不够用,但已经没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工厂去收集零散棉花了!”

“今后这种工作交给个体户就行了,哪里需要让工人们来做?”

听赵爱民这样说,孙厂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他感到赵爱民说的很对。

对于棉花坊目前的工作来说,根本没必要弄一大帮人,只需要交给个体户去做就可以了。

说白了,人家个体户只要三五个人就可以完成棉花坊的全部工作量!

可是,这样的话让那一大帮子工人们怎么办呢?

他们可是有一大家子老小要养活啊。

孙厂长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

“孙厂长,事情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棉花坊现有的经营工作没必要让这么多人去做,另一方面棉花坊可以增加其他的经营范围,这样工人们不就都有事做了吗?”

“我们棉花坊毕竟是国营企业,底子还是有一点的。想增加一点经营范围,是比较容易的。”

赵爱民说道。

“那您看让他们做什么好呢?”孙厂长问道。

“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说棉花坊天然的优势就是容易搞到棉花,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把棉花做成被子,棉衣,棉帽,还有棉鞋棉垫!”

“而我的服装厂将来会扩充销售渠道,你们生产出来的各种棉制品,可以利用我的渠道销售出去。”

“当然了,你们自己去找渠道也可以,这个并不难的。”

赵爱民道。

“赵总,您说的太好了!”孙厂长感叹道:“不过您最后说的那句不难的话,对您来说是这样的,可是对我来说,那就太难了!”

说到这里,孙厂长苦笑了起来。

“对你来说也不难,关键是要转变思路。”赵爱民道:“你知道为什么不难吗?你发现没有,今年的气氛有什么不一样的?”

孙厂长一楞,想了想然后说道:“今年大家的心情似乎要好很多,人也精神了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农民们的日子好过了一些,他们就有钱买东西了。”

“而且今后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以前舍不得买的,今后都会去买,甚至还抢着买!”

“就拿我的服装厂来说吧,以前大家穿的是什么衣服?是不是都是蓝衣服?就算有好看一些的衣服也舍不得买,因为没钱。”

“但现在街上你去看一看,是不是有些人穿的衣服不太一样了?”

“虽然人数不多,但今后会越来越多的!”

“这也是我选择开服装厂的原因。”

“而你的棉花坊也是一样,只要做出质优价廉的棉衣棉被出来,还愁卖不出去?”

赵爱民分析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