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冒泡(2 / 2)

其实他有些拿不定主意报什么专业和学校,之前觉得还早。

等出成绩再商量,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给出主意,可他们都去世了,无法问。

想了一会想起来同学群,就点开了群,才发现大家此刻都是不怎么知道自己选什么专业。

有同学打着字:打算学医,结果冒出来一个同学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以至于想要学医的同学只能打出来:

下面就有同学打出来一溜选专业的话:专业选得好,天天在养老;专业选不好,年年胜高考。劝人从教,子孙不肖;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劝人学医,天打雷劈(1。

这些劝导的话一下子引来不少同学的无语,出现了一溜的,整整齐齐的,就仿佛是复制粘贴一样,这代表着很多人的态度。

因为要是按着上面同学的说法,不能报考的专业又多了好几个,岂不是不能报考师范、法律及医科?

那个同学就接着打字道:这不是我的原创,而是我从网上扒下来的东西,作为参考,其实还有很多选专业要注意的事情。

就在这段话下面,又有一个同学发出一条消息:切!要不要我也发一段网上的关于专业的评价: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机械土木,两大护法。年年都有人哭嚎: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

下面就是一溜的:????????

李唐宋看到这里有些感觉好笑,得!又要好几个专业出局。

相信其他同学们大概也是同样的想法,也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专业。

跟着他也在网上扫了一眼,就发现更多的专业被吐槽,包括但不限于什么计算机、文学、数学、通信、文艺等专业。

看了半天的感觉就是每一个学科都有被吐槽的情况,会不会每一个人学了一个学科后就感觉没有学的专业更好?

后来还是班主任冒泡了:行了,大家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等成绩出来再说吧。上大学属于双向选择,你们选择学校的同时,学校也在选择你们,过于自傲有可能连学都没有地方上。

而且我劝大家不要都报考同一个专业,要是大家的专业重合度太厉害的话,只怕该专业录取分数线会提高,会择优录取。

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时要记得尽可能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而不是觉得那个专业好就一窝蜂去报考,任何一个专业都会有一定就业的风险。

有些报考时十分热门的专业,仿佛将来毕业时好找工作。但等你们毕业时就会发现同一专业的学生太多,就业难!

还有因为你们都毕业了,作为班主任的我想要尽最后一点责任,那就是提醒你们到了大学也要好好学习,不要想着上大学后就可以放松。

下面就有同学冒泡:班头,你在带我们班冲刺高三时可不是这么说的,你当时说:大家好好拼搏一年,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班主任直接回复:是吗?我怎么不记得了?如果我曾经说过这种话,也就是给你们打打气,属于心灵鸡汤,根本不能当真。

你们只要想想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学生的学习从来就是有难度的事情,难度还是递进式,上大学学到知识会更难,大学生需要学的更多。

当然有同学会说大学学不学没有人管,上课的老师到点就下课,没有多少压力,是的!这一点说的很对。

从大学起你们就会发现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中学是老师逼着你们学,到了大学老师就不会逼着你们学,很多东西靠你们自学,需要的是你们的自觉性。

班主任说的真的是良言,带过不少阶高考生的他看过不少学生真把心灵鸡汤当真了,到了大学觉得及格就好,但真的等工作后就发现自己学的不扎实。

因此他宁可被学生们说他是个大忽悠,也会告诉他们实情,每年统招的大学生数量不少,没有真本事的他们将在职场上遭遇太多的pk!

看到这里的李唐宋突然间觉得班主任说的是实话,于是就冒了一下泡:收到,老师,我会记得老师的话。

结果是班主任看到这个学生,一开始他问过学生的情况,但后来就没有找他,父母死后的学生需要办太多的事情。

这几天就要出成绩了,因此老师还想着问问学生成绩及学校专业的问题,就看到这个学生在群里冒泡,赶紧@了一下李唐宋。

原来老师打算找他私聊一下,老师想要问问他关于高考的考试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做一下估分,打算上什么大学。

当然一开始老师还是问了一下学生丧事办完了,李唐宋谢谢了班主任,说:“丧事办完了,因为车祸的缘故,所以早早火化了。”

“我就不说什么了,你要好好活着,对了,你对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有什么想法吗?”老师问,对于这个学生的成绩他是很放心。

要不是这位学生的家长死活不同意儿子跳级,只怕这孩子早就上大学了,而不是蹲在高三接着参加高考。

“老师,我暂时没有什么想法,我想等着成绩出来后再琢磨报什么专业,到时候一定要找老师参谋一下。”

“好的!好的!对了,李唐宋,要是你在考试中发挥正常的话,都可以考上排名前几名的学校,到时候说不定会有学校来抢人。”

“我觉得还行吧。”李唐宋淡淡打着字,“学校?我就随便找个大学上上就行,反正我没有打算出国,我可不愿意去美食荒漠地方。”

班主任看到这里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好,万万没有想到自家学生是个吃货,以至于他上学时坚决留在国内,而没有打算出国的想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