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2 / 2)

张燕惊疑不定的上下打量着关羽。

“关将军,近来我观将军精神似乎有所不济,还望将军在处理军事时,勿要劳累度过。”

关羽的头晕目眩之症,可能一般人还不知道,但是张燕乃是军中的高级将领,什么事都瞒不过他。

原先张燕也对此事不太在意,但是今日他发觉不太对了。

因为关羽等闲不会在手下人面前露怯。

所以张燕才非常担忧。

关羽淡淡道:“区区小疾,无碍大局,不需过于担心。”

张燕方想再说些什么,却看见了关羽严厉的眼神。

他随即咽了咽口水,将下话憋回去了。

关羽转头看向在场诸人,又重新从座位上站起来,缓缓开口道:

“我本解良一武夫,蒙丞相提携,以兄弟相待,恩同再造,旦夕而不敢忘也!”

“今收江南,事关天下,丞相更是为此筹备多年,我旦夕而不敢懈怠,岂敢爱命?”

“我为大将,坐镇一方,若值此良机,不能摧锋万里,剪灭逆贼,虽无上尊荣加身,何足贵也?”

“此时此时,时不我待!”

廖化忙道:“可将军贵体,似有不适……”

关羽哈哈大笑:“吾一生征战,多次遇险,伤及全身,些许不适,何敢惜身?”

听到关羽这么说,诸人虽然还是有些担忧,但还是不再言语。

正如关羽所说,若他是惜身的人,还是当初那个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吗?

随后,关羽开始安排诸人的任务,准备迎击曹军来袭,若是曹军不来,便即渡江。

散帐之后,关平一脸忧虑的往外走了出来,张燕却在后面拽住了他。

“少将军!”

关平急忙扭头看向他。

“张将军,何事吩咐?”

张燕笑着摆了摆手,道:“吩咐二字不敢当,只是有一件事想要与少将军商议。”

“请将军指教。”

张燕扭头看了看后方的帅帐。

“就是关于关将军病情的。”

关平听到这,神色顿时一屏。

“不瞒张将军,其实我心中也一直在对父亲的病情忧虑。”

“父亲的这个头晕目眩的顽疾多年,但是近来却越发的重了,他还警告我,不能告知玄德伯父……”

张燕轻声道:“少将军乃是孝子,君侯既然吩咐了,那少将军不告知玄德公,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却不可愚孝,以我之见,少将军可派人暗中将此事告知在豫州的长公子,丞相如今就在荆州,来回距离倒也不算远,长公子若知此信,定然会将此事告知丞相!”

“想来丞相必然会有所处置。”

关平听了这话,心中多少有些犹豫。

毕竟,此事若是让关羽知道,怕是饶不了他。

张燕见关平有所犹豫,当即说道:“少将军,不可愚孝啊。”

关平一下子清醒了。

他急忙冲着张燕拱了拱手道:“张将军此言甚是。”

“不错,身为人子,不可愚孝也!”

……

而此时此刻,诸葛亮和太史慈的大船队终于接近了江东沿海。

他们选择在吴郡的东南方向登录。

一则这里距离建业最近,二则此处乃是江东繁华腹地,吴郡一攻克,那就等于断了曹操的经济命脉。

不过,吴郡东南沿海虽然有很多的港口,诸葛亮却没有着急在那边登陆。

毕竟,他不想一开始就引起曹操主力军的警觉。

但是由于事先曾有所准备,故而诸葛亮和太史慈商议在一处距离港口较远的沙滩登陆。

同时,诸葛亮命人联系了江东的几大家族,想要亲自拜访。

吴中四姓他是不会拜访的,毕竟他们在吴郡的整体势力太过强大,对于吴郡的裂变,他们不会轻易赞成的,而且容易狮子大开口,令己方为难,耽误时间。

于是,诸葛亮选择了吴中的五个第二等级的家族,且这几个家族这些年来的商业利益,与商贸署之间的关系是最深的。

他们的家族对于北方的产品的依赖性极强。

当这五家家主得到了诸葛亮来到的了信息之后,顿时都慌了神。

他们现在要面对的,是彻底背叛曹操,还是与北方断交!

其实,若是让他们好好选的话,他们还是想要与诸葛亮达成协议。

毕竟,北方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曹操前一段的举动,也未免太过残暴。

但也正是因为曹操太过残暴,他们心中不免有所顾忌。

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诸葛亮决定亲自见一见他们。

太史慈知道消息之后大惊。

“先生岂能亲自前往,一旦出事,让慈如何对丞相和刘徐州交待?”

诸葛亮却道:“子义将军尽管放心,彼心不定,看似虽险,实则全在我掌控之中。”

“这些家主皆惧曹操,非我亲自前往,不能打消对方疑虑。”

“只要他们肯资助我们,则江东必是我等囊中之物。”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