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这一拜,心悦诚服(2 / 2)

“哎,你们是晋国的使者吧?听说晋国的上一位使者泣血上书,然后就被调回去了。如今晋国局势复杂,智氏利用盐城的玄甲,武装自己的军队,利用盐城的便宜海量商品,冲击那些不听话的贵族,让他们损失惨重,这叫杀人不用刀。”

“已经有很多忠于韩赵魏三氏的中小贵族被盐城货物冲击的赔钱,冲击的不得不改变行业,一年没钱两年没钱还能用底子撑住,可是十年没钱,百年没钱呢?”

“所以,智氏需要盐城的货物,而且是越多越好。”

“到那时,智氏就能挥舞着大棒,对治下的贵族进行制裁,谁敢不听话,就大批量购买盐城对应的货物,让他赔钱!就像魏氏,魏氏的铠甲生意,已经受到了冲击,同样的质量,平均价格比起二十年下降了三成。”

“之所以只下降三成,是因为盐城的产量有限,每年都已经制造二十万套玄甲,可依然全部卖光。二十万套玄甲,智氏每年就要买上三万套,这三万套有一万五千套留在智氏,五千套被智氏送给盟友,剩下的一万套,直接在晋国卖出去。可如果智氏每年能从盐城购买十万套铠甲呢?到那时,魏氏的铠甲是不是还得降价?”

“这种时候,智氏怎么可能打击盐城?他们还巴不得盐城多生产一点商品呢。”

“是啊,如今盐城的货物是紧俏货,盐城从来都不禁止诸国模仿。可就算模仿了,一来成本比盐城的高,二来产量上不去。到最后,还是只能从盐城购买。”

“明白了,上一任使者是韩赵魏三氏的人,所以他就泣血上书,要求保护本国中小贵族,保护本国产业,嘴上喊的是爱国,喊的是保护自己人,本质上是不想让智氏利用盐城的货物,打压、收买国内贵族。而这一任使者,不知为何,竟然还是韩赵魏三氏的人……”

听到这话,大家伙儿的脑海里第一个反应是:你谁啊?说的这么直白干嘛?

回头一看,是个楚人。

噫,南蛮子一个,怪不得呢!

随即,诸多使者就离开了,最后就剩下秦国的使者和楚国的使者在哥俩好,继续讨论着。

片刻后,李冰的身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黑龙,即使隔着老远,也能感受到一股威压,黑龙消失之后,使者们才再次开口。

“不得了,不得了,这威压感觉就不一般,他的血脉源头根本不是普通的初代君主,起码也是承载天命的天地神兽。”

“盐城果然很危险,我这就上书国家,强调盐城的威胁!”

盐城威胁论,甚嚣尘上!

至于这威胁的到底是使者所在的国家,还是威胁了使者身后的大贵族,民众们就不需要知道了。庶民们只需要知道,盐城很危险、很危险。庶民们只需要知道,执政无道,为了贪钱,都不知道保护本国的手工业,任由盐城的商品在本国随意销售:晋国的钱都被盐城赚走了,端的是可恶至极!

至于盐城的货物,物美价廉,价格比贵族商铺里的货物更便宜质量更好,这是短视之人,一看就是没学问。

知道当年鲁国是如何被管子玩死的吗?

知道当年楚国又是如何被管子使用经济手段玩死的吗?

前天的鲁国、昨天的楚国,就是明天的晋国。

执政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出卖晋国利益,所有还爱护晋国的百姓,都要反对执政!

所以,咱们要鼓动人手,砸了盐城在国都的店铺,驱逐他们!

姜华并不知道,不久之后,盐城的店铺会遭到攻击,不过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无论谁当执政,都会和盐城合作。

无论谁上台,盐城的货物都是用来打压对手的最好手段,都不需要动用兵马,就能顺利打压对手,杀人不见血,多么便利多么省事。

即使未来的某一天,盐城的店铺被砸了,那就再开一家呗。而且,智氏还会主动给盐城店铺提供更多的保护,说不定还会给点儿补偿。

至于因为店铺被砸就掺和晋国的政治斗争,那还是算了吧。

如今的盐城,虽然硬实力可能已经堪比越国,甚至比越国还要稍微强上一丢丢,但是和晋国还是没法比。

姜华已经决定了,起码先种田一百年,剩下的一百年后再说。

至于此刻,姜华正在恭喜李冰:“恭喜先生,顺利突破。”

李冰脸上的笑容也很灿烂:“都是主君信任!”

“这次的沿海堤坝工程,光是初期的建设就花费了两万亿,这五年来又不断加固,前后又花了约一万亿钱。”

“这还是在盐城,咱们很多工程,都是道人直接施展法术,效率极高。如果让其他诸侯国来建设类似的工程,要么使用大量的奴隶,奴隶不花钱,但管理奴隶花钱,防备奴隶造反花钱,奴隶死了抓新的奴隶也花钱,而且时间越长,施工成本也就越高。要么就得花费数倍甚至十倍的价格。”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换一个国家,大概率不会实施此项工程。”

“如果没有这项工程,臣或许也能突破,但那时就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继承前人道路的初代君主。而此刻臣在治水方面另开了一个分支道路,臣就是货真价实的开道之主。”

说到这里,李冰就对着姜华拜了一拜。

这一拜,心悦诚服。

 真人时代、初代君主的时代,来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