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1 / 2)

在场的众人纷纷看向李倾仙,许多人的目光中充满了傲慢和轻蔑。

在他们看来,李倾仙的年龄太小了,怎么可能斗得过他们这群老狐狸?

就算是世子鸿,那也是依仗着自身的修为和天策府的深厚底蕴才敢大闹朝堂。

李游的眼中充满期盼,他希望大唐未来的继任者非常优秀,至少不能比他差。

目前李倾仙有着天策府的鼎力支持,所以需要看的便是其身为帝皇的能力。

薛正瞧了一眼李倾仙这个小不点,随后就傲慢的抬起头,一副感到毫无压力的模样。

这时,他听到了李倾仙那稚嫩的声音,“薛爷爷,本公主知道您是一身正气,忧国忧民,害怕泱泱大唐落到弱君,昏君,乃至暴君的手上。”

众大臣一脸愕然,如果这不是云鸿教李倾仙所说的话,那就说明六公主拥有远超同龄人的见识。

“那是自然,老朽为了大唐,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薛正有点飘了的加强自己忠臣良臣的人设。

云鸿嘴角微微上扬,云顶天看到这一幕后,瞬间就意识到反击的号角正在吹响。

果不其然,李倾仙从那华丽绚烂襦裙的袖口内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来,声音不再稚嫩,充满冷厉和浑厚感。

“天岁三年,薛爷爷的三子薛远,在清全县当县令时,对当地百姓征收重税,搜刮民脂民膏,强抢民女,最后导致百姓们揭竿而起,引发暴乱,史称清全民变。”

薛正的脸色微变,他记得他处理的非常好,清全县县令早就更换成了一个替死鬼,为什么六公主会知道这些?

李游陷入沉默,他死死的盯着薛正,宛如山中的猛虎。

天岁是他登基为帝之后的年号,刚开始的三年时间,他励精图治,想要成为远比先皇还要厉害的皇帝。

可从清全民变发生后,他就疲于应付,越发感到无力,似乎除了皇宫内,其余的什么都改变不了。

当时以为是天策府的原因,如今回过头来看,阻碍他的正是以薛正为首的世家大族。

“天岁四年,父皇采取薛爷爷的建议,派遣薛爷爷的七子薛振去扫平因清全民变引起的更大民变。当时国库充裕,出发时的粮饷充足,但是在出发半年后,却因为粮饷不足,士兵们发生哗变,最终导致士兵们加入清全民变的队伍,顺势攻陷栖州城,史称栖州事变。”

李倾仙这话一落,薛正立刻进行了反驳,道:“当时的主将并不是小儿薛振,小儿只是一个副将,怎么可能影响到主将的决定?”

“薛爷爷,本公主也没说这件事和薛振有关系,您不必这么着急的解释。”李倾仙笑盈盈的说着。

对于这张略显婴儿肥、可爱又漂亮的脸蛋,众大臣们心中已经生出一丝畏惧。

“此事重在粮饷上,经过天策府的暗中调查,最后发现士兵们都是被饿的没办法,再加上民变之中有人看出来这点,于是通过粮食买通了大部分的士兵,从而造成栖州事变。”

这话落下,李倾仙从袖口中拿出了另一张被火烧了一个角落的纸张。

“这张纸上面,清晰的写着怎么样把粮饷变成民变的粮饷,落款人正是当时民变的统领柳兴怀,以及薛爷爷的大儿子薛泗。”

一时间,众大臣们哗然,纷纷离薛正远点,害怕引火到自己身上。

薛正面色惨白,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不解,他明明让儿子们办事利索,不要留下任何的证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