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终到家(2 / 2)

这一次侯秀娟和候家其他人没有过多挽留,定下了明天吃过早饭后由候大哥、侯秀娟一起送韩立去火车站。

第二天,韩立再次坐上火车的时候,他手里面除了刘姨他们送的四个大旅行包和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外,又增加三个大旅行包。

这里面装的除了上次就有的老茂生的糖果、榆树干豆腐、红石砬小米外,还有很多“鼎丰真”糕点和“真不同”酱菜。

据说鼎丰真成立于1911年,57年成立公私合营“鼎丰真”食品店。

在国家的帮助下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虽然年产量也达到了一千一百多吨,但是依旧是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满满一大袋的糕点,一般人就算有票也要排上好几天的队才能买到。

至于“真不同”酱菜,这里面有五花肉、酱肉、熏肉、叉烧肉、砂仁肘子、熏小肚、扒鸡、烧鸡、葱熏黄花鱼、熏牛肉干等各种肉食,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色泽油亮、味美适口,深受大家的喜爱。

“真不同”酱菜最主要的工艺就是酱,其特殊的酱料能让这些肉食在30摄氏度以下的常温环境内保存很长时间不会变质。

这也让“真不同”酱菜和“鼎丰真”糕点成为了当地人走亲访友的必带品,就连那些到这里出差人,在知晓情况下也会买上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

丁巳年.癸丑月.甲午日,阳历二月一日,农历腊月廿四。

韩立离开北国春城后,听了一天多的火车哐当、哐当声,在今天下午两点半的时候,他终于要再次踏上四九城的土地了。

火车缓缓到站停稳后其他人都着急着下车,韩立等到他这个卧铺车厢内的人都走出去之后,从分解空间里面取出来一根木棍和一团绳子。

把七个大旅行袋和一个鼓囊囊的蛇皮袋全部绑到这个被用来当扁担的木棍两端上,挑起来感觉前头有些沉,他又从分解空间里面拿出来一个装着山货的袋子绑上去,找准平衡后这才下车。

可能是因为这次回来后就不用再离开的原因,所以现在这里给韩立的感觉也格外不同,就连他走在街道上平时那些讨厌的尘土、煤灰都变的顺眼了不少。

韩立回来的时间谁也不知道,从西直门站到棉花胡同抄近路最多二十分钟,所以他没有打动任何人就这样用木棍挑着这些东西一步步的朝家走去。

“叔叔好”

“韩立,你回来了,我听说你这次考上燕大了?”

“侥幸、侥幸。”

“你小子就跟我瞎掰扯吧,你大姐、二姐、小妹,还有你妈收的那俩干闺女这次也全都考上了,你跟我说是侥幸?”

“呵呵.,这个可能跟我家平时就喜欢看书学习的气氛有关吧。”

“大爷好”

“韩家的小子回来了呀,你们家最近可不得了,家里面的孩子这次全都考中了,好呀、好呀,真给咱们胡同的爷们长脸。”

“运气好、运气好”

“王奶奶您还在纳鞋底呀?”

“你是?富贵家的儿子?伱不是下乡插队去了吗?现在挑这么多东西这是要回来了?”

“回来了,往后不走了。”

“不走好、不走好呀,你们家就你一个独苗,真不知道你爸妈当初是怎么想的,竟然让你这个宝贝疙瘩下乡种地。”

“阿姨好”

“韩立回来了,我听说你考上燕大连副院长都不做了?”

“我这不是想回来多陪陪爸妈、多跟咱们街坊亲近、亲近吗。”

“你呀?我听说这次上学要好几年,你们家连三个丫头都要供着上学,这几年你们家这得糟践多少钱呀?”

“我们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老话说的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学历高点不是坏事。”

韩立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往家走,他身后的那些大妈、大婶们就嘀咕上了。

“老韩家是不是风水好呀?自家的孩子全都考上了不说,就连认的干女儿都考上了。”

“这还真说不准.”

“切,上大学有什么好,将来还不是个臭老.”

“金家的,你疯了吗,这话可不敢胡说.”

这时候何米带着戚招娣、侯玉华正在韩立家忙活着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