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玩圈子的(2 / 2)

做旧师 三尺妖带 5793 字 11个月前

强光打进玉器里,沁色深沉而自然。

再一闻二摸,俱都没有做旧的迹象。

当然了,这还不能完全排除做旧的可能。

看玉器,尤其是高古玉,关键看工艺。

比如,最最关键的就是看开孔。

高古玉的开孔,因为先民们技艺落后,工具也很落后。

所以,开出来的孔基本呈锥桶型,就是外面大里面小。

而且,往往孔的最外延还有不规则的漂移痕迹。

这是因为钻孔的工具硬度太低,在坚硬的玉器上开孔一开始没法固定导致的。

尤其像红山文化这样的石器时代的玉器,就有典型的低硬度工具开孔的特点。

所以,眼前这枚玉猪龙,无论从哪方面去看,都应该是开门的东西。

而且,这枚玉从包浆来看,也不知道被多少人摩挲流传过了。

应该不是新进出来的东西,属于老货了。

我看了三四分钟,然后就将玉猪龙给轻轻放回了锦盒里。

我没有说结论,而是随手又打开了另一只大锦盒。

大锦盒里是件瓷器。

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漂亮!

什么瓷器?

绿地洋彩!

洋彩是个什么东西?

估计大部分人都是稀里糊涂的,甚至没怎么听说过。

洋彩一词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陶务叙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

所以,一般认为,洋彩是继承珐琅彩彩料和技法发展而成,其花卉多摹仿西洋光影绘法,花叶翻卷,富于明暗变化,借以烘托立体之层次。

而眼前就是一件洋彩的瓷器,精确来说,是

清乾隆绿地洋彩西番莲云蝠纹如意口包袱尊

尊呈瓜棱形,外撇式如意形口,束颈,弧腹及底内收,至胫部外撇,如意式二层台下承内束式圈足,足端露胎处可见胎体坚白细糯。

尊口描金,通体以绿地洋彩为饰,松石绿地匀净明亮,光润如翠。

尊体上下以洋彩勾描缠枝花卉,花卉枝蔓勾描细腻,舒卷自如,花瓣处施彩厚实,以细小笔触堆砌其上,质感强烈,极富立体感。

最为夺目的尊肩部所堆塑的白地胭脂红彩云蝠纹包袱巾。

包袱于肩部绾成蝶形花结,袱角自然垂搭于尊体,袱褶、花结、巾纹等刻画细腻,生动异常,宛若丝质包袱系一般,极具写实效果,彰显了乾隆时期御窑高超的制瓷技艺。(www.bqg789.co)

尊足底松石绿地留白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这是一件典型的洋彩瓷器!

而且此种形体和花样的洋彩瓷器设计烧制成本高,烧造难度大,成品率低。

所以,这件东西属实难得!

那,真赝呢?

先不看,我就大概率觉得这应该是件真品。

为何?

因为仿制难度大,对做旧技艺要求高。

当然,以现当代的高超科技水平,仿制一件几百年前的瓷器,还是很轻松的。

但是呢,用现代的科技、材料,仿是仿的出来,外形肯定很像,却很容易被人看出真赝。

做旧的水平很难达到精品往上。

所以,仿制的可能?不大。

难度大不代表不能仿制,这世界上梅溪也许只有一个,但是技艺上接近梅溪的肯定不少。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难度大不代表不能仿制,这世界上梅溪也许只有一个,但是技艺上接近梅溪的肯定不少。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