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实拍的重要性(1 / 2)

《流浪2》剧组不差钱,再加上有现成的【星火重核电站】配套的地下设施可以借用拍摄。

所以《流浪地球2》中,地下城的布景比起前世电影中的规模要庞大许多。

庞大的空间,充足的人手,丰沛的资金预算。

因此在刘浪的布置下,一座末世未来风格的地下城就这么在电影画面中展现了出来。

蚯蚓干,蜥蜴干,老鼠干,甚至还有虫子制作出来的‘营养块’等食物。

充分地展示了地下城居民面临的物资困境。

再加上地下城中示威游行,抗议联合政府的队伍,还有盘踞在地下城的灰色帮派势力等等。

镜头中的一切叙述,都是《流浪地球》第一部中所刻意忽略的,普罗大众在面临末世危机下的生活,生存,以及各种反抗应对。

不仅丰富了《流浪地球》的世界观背景,也让在场的影评人们感受到了制作团队的努力。

画面中出现的道具,人物着装,建筑,宣传涂鸦等等,都做到了极致的用心,能够让观众们很快产生代入感,让他们相信这就是真正末世危机来临后,地下城居民们生活的样子。

刘启一边咀嚼着蚯蚓干,一边拉着妹妹去和地下城帮派谈判。

随后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一番阴差阳错下,两人一同来到了地面。

在这期间,地下城电梯直达地面的场景变换,让在场的众多影评人们叹为观止。

“啧啧,画面,特效依然还是刘浪导演的强项,这些建筑设施看起来简直像是实拍画面一样。”

而当主角来到地面,显示出头方那座恢宏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后,试映剧院内众多影评人,专家们的心像是在那一瞬间被攥紧了一般。

“嘶,细节这么到位的么?”

“大,太大了,这么大的建模画面还能渲染的这么好,这一秒钟的画面不得烧掉几十万?!”

电影镜头给了主角头座‘行星发动机’近景,远景都进行了详细的特写。

在普通观众看来,恐怕只会觉得画面有些真实,看起来很爽很带劲罢了。

但在影视行业专业人士眼中,他们才知道这个镜头画面有多么夸张。

真人电影中,连续的画面镜头推进过程中,如果有实景画面和特效画面相连接,那么很容易会让观众察觉到突兀,不真实感。

毕竟机器渲染出来的特效画面,想要做到像真实世界那样自然,真实,花费的资金绝对是天文数字。

每一帧画面都要经过极其复杂的渲染,特效作品的成本几乎可以说是按秒报价的,价格数万元,数十万元,上百万元不等。

具体得看渲染画面的要求,而在这些影评人眼中,《流浪2》对于‘行星发动机’的详细描写镜头,无疑能达到特效报价最的一栏。

“太离谱了,我本来还觉得如果采用单线叙事的话,第二部的成本应该会大幅降低。

对外宣称的5亿投资应该绰绰有余。

但没想到剧组这么奢侈,光是一个‘行星发动机’就花费这么长篇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