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青青子衿(1 / 2)

废相跟踪手书 帷余 6835 字 9个月前

就在这时,一个剃光头发,只留着中间一簇头发的男孩子冲到了默毒怀里,“大哥,你终于回来了!”

韩澄捧着下巴问道,“这小孩儿是谁?”

“沁索。”默毒说。

韩澄看了看身边,忽想起塔兰不在,她不能与他们同座。

大楚的王在继任时都将持一把金手杖名为沁索,那是身份的象征,王权的象征。

楚王为这个小儿子,玛泊的孩子取名沁索,可想而知这孩子对他的意义。

此沁索可不是一般的手杖。

永南场退了大东萨后,祭祀仪式也结束了。

沁索站在当中,低声问默毒是什么时候从若枝回来的。

默毒踢了一下这孩子的后腿,险些将他踢趴下,“闭嘴。”

大东萨是王后的人,自然说不出什么好话来,刚说了几句默毒即将把灾难带回王庭便被大王打断了。

这是头一遭。

默毒还记得自己快要出发去若枝前,无论大东萨说什么,父亲都会点头,如今倒是慈悲了,知道护着他些。

他心中绕起一丝温情。

是啊,父亲小时候也是很疼爱他的,他是他第一个儿子,他怎么会真的舍得杀他呢?一定是王后蛊惑他,才让他一次次被蒙蔽双眼,失去神智。

楚王让众人重新落座。

伸手召儿子回来。

默毒满脸期待,却听见父亲说,“小沁索,你乱跑什么。”

沁索嘟着嘴不满,“我就要和大哥坐在一起,他好不容易才回来,我想和他亲一些。”

默毒撇见君上王座边那张似笑非笑的美人面。

该死的贱货,她已经完全将沁索推到了父亲怀里,让沁索成为了他的心尖子。

永南场当中十来个草原少女,脖颈上戴着银片串成的项链,上小下大,银片随着她们的舞姿翻飞,碰撞间敲出清脆的乐声,少女们赤足,双手遮面,再一仰头,便是望向明月,神圣的舞蹈让韩澄如痴如醉。

“可惜塔兰没来,不然还能看见她们起舞。”韩澄说道。

默毒却看着文渊之道,“塔兰不喜欢这么多穿红衣的人。”

“为何?”文渊之问。

“也许有一天,她会告诉你。”

韩澄正要插话,听着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文渊之立刻噤声。

“她说什么?”韩澄听不懂王后的话。

这个王后年纪轻轻,可惜嫁给了一个能当自己父亲的男人,亲他的嘴,会不会都寻不到地方,毕竟胡须那样茂盛,韩澄偷偷发笑。

“她问你,你从南燕都城来是吗?”

韩澄点点头,“是的,从良渚而来。”

“听闻良渚女子也擅舞,不知你是否也能起舞?”

韩澄道,“我们良渚女子不擅舞,南燕有个都城叫做留下,那里的姑娘舞起来如风一般肆意,如月一般清丽,同大楚女子截然不同,我观大楚女子于月下起舞,像背负千斤,身有使命而舞,却不是为自己而舞,但这种舞自有一番厚重感。”

玛泊笑了,侧身靠在楚王身上,“这南燕来的女子,口舌真是流利,王庭又有多少姑娘能这样侃侃而谈呢?”

楚王见她笑了,也笑道,“默毒带回来的姑娘,自然有过人之处。”

韩澄不知他们笑什么,“渊之哥哥,刚才王后说什么?”

文渊之隐去几句,说道,“楚王在夸赞你,说你有过人之处。”

默毒心中不安,总担心暗箭难防。

果不其然,王后很快就出招了,“良渚女子不擅舞,可擅武?”

“这个……也不擅长。”韩澄有些泄了底气。

那娇媚的女子笑得更欢,“看来天下人说世间绝色尽在南燕,不过是虚话,良渚都城像这位姑娘一般的容色也不过是南瓜肉。”

听见她说韩澄是南瓜肉,默毒眉心一皱,仿佛是自己藏了多年的珍宝见了天光后,被旁人道一句不过俗物。

大楚人常说南瓜是肉,牛羊是肉,但南瓜不比牛羊。

深谙大楚民俗的文渊之听罢摸了摸鼻子,清了清嗓子。

这笑话传到四周围坐的王庭百姓耳中,闹出一阵阵笑意。

“她说的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文渊之觉得时候不早了,他们这两个外人也该退下了,只是这个王后似乎有意为难韩澄。他看出了那女子是因为嫉妒才同韩澄较劲。

“你说。”她对默毒道。

“这……”

“快点!”

他解释了一番,气得韩澄额头冒汗,说她不行已经够惹怒她了,还要连带良渚,这她可忍不了。

“回禀王后,韩澄虽不擅舞和武,却擅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