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长江(2 / 2)

随着北胡灭亡,曾经祖籍北方的部分江南人也开始北迁。

作为分界线的长江一带,也因此迎来前所未有之繁荣。

尤其是百姓免除人头税之后,消费能力显著增加,家庭负担显著减小,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至于新生儿剧增所带来的人口增长,需要等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可体现出来。

梁萧微服南下的同时,司马陵也奉旨领军南下,屯扎江南各郡,协助开发军屯,就地补给。

靠近长江南岸的各郡,皆有大型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都是段云衣接受梁萧提议,于去年开始修建,所用的图纸也是由梁萧出征大漠之前留下的设计图。

在靠近荆州的位置,朝廷还修建了一座“含嘉仓城”,规模空前绝后,能储存至少五百万石粮食和白糖,确保江南各地不至于爆发长期粮荒。

北方以燕州为中心,亦有大量新建粮仓。

梁萧这些设计图的灵感,正是来源于隋唐时期的“含嘉仓”。

梁萧治理燕州的故事,通过报纸和百姓的口口相传,如今早已家喻户晓。

但只有身为当事人的梁萧,更加明白储粮的意义。

经过段云衣两年的努力,让全国各地郡县以市价收购余粮,终于可以确保各地无惧粮荒,更不至于饿殍遍野,进一步促进了南北各地的发展,有日渐安乐繁荣之现状。

江拂雪和李心文对视一眼,二人也忍不住跟梁萧出了船舱,放眼望去,心情舒畅。

江上,江边,人山人海,处处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时值冬季,百姓没有农活,也难得偷闲。

岸上还有官兵维护秩序,以防有天日教狂徒危害百姓。

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天花,甚至没能席卷庐州,便如潮水般退去,如今无影无踪。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江南即使远离燕州,也未有今日之盛况……”

李心文目光迷离,抱紧了梁萧的胳膊,一脸自豪。

毫无疑问,是他的夫君梁萧,和她的“大姐”段云衣,给这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梁萧只是会心一笑。

“没有了人头税压力,今年又正赶上田税减免,全国百姓相比新政之前,相当于少了一整年的赋税。再者,盐价已降到三十文一斤,米价也因为今年丰收而折半,百姓喜乐,理所当然。”

言讫,梁萧又不禁暗喜。

那些江南豪强,尤其是三大世家,把可以抛售的田地都抛出去了。

如此重度内卷,导致田价不升反降。

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等将来人口剧增,田价理应水涨船高。

因此,朝廷和武王义庄还在不断收购这些农田。

如今,属于他名下的农田又有超过百万亩。

将来有新的子女诞生,这些农田又能够以孩子的名义捐入武王义庄,意义非凡。

“前面的楼船慢点!”

梁萧凭借过人的听力,听到后方呼唤,当即登上高层回望。

原来是后方另一艘大船上有人朝这边招手。

片刻之后,派人了解情况的顾平休向梁萧汇报。

“王爷,船主是金陵太守东野见机之子,东野清风,请求一见咱们这艘船的船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