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居者有其屋!(2 / 2)

还有一部分像那些富豪以同乡会的名义支持或者暂住读的,像这些可能也没有收什么学费。

也就是说,总督府真正支持其实也就是公立学校那些。

1978年,麦里浩推行九年免费教育政策,所有6至15岁儿童必需接受教育。

如今,杨铭提出的中小学教育计划,甚至技校这些,规模还是很大的。

作为总督府,也只能支持一部分,剩下只能由帝国集团自己筹备基金。

“除了基础教育,我准备在香江成立三所高等私立大学。”

当麦里思得知杨爵士分别投资1亿美元成立东方大学,东方理工大学,香江科技大学的时候,麦里思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如今,现在已经有几所高校,随着香江人口的暴涨,在他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

让麦里浩没想到,杨爵士居然一次性支持三所高校,投资三亿美元,这已经是将近20亿港币,怕是香江也就杨爵士一个人有能力做出这些事来。

对于杨铭要投资高等私立大学的事,总督府也是支持,但是,希望可以和y国那边沟通。

杨铭则是说道:“总督先生,我希望到时这三所成立,可以引入y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包括引入y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学院的名校教授到这三所大学任教。”

从这些高校挖教授,本来就是杨铭计划中的一环。

这也是需要和伦敦方面沟通好。

麦里浩有些惊讶。

此时,他们把杨铭当成自己人,教育他们本来很重视,在他们看来,这也是属于他们的一部分。

“杨爵士,我完全支持。”

听到麦里浩说完这些,杨铭知道除了这些外。剩下包括对于九龙城寨自来水问题,电力问题等等,这些都算不上什么。

也就是关于九龙城寨里面普通收入阶层居住问题。

70年代中期,一些中产市民既不希望入住质素较差的公屋,但经济能力无法供款购买私人房屋,有见及此,麦理浩在1978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

但是,现在那些是香江真正低收入阶层,几十万住在笼屋的普通收入阶层。

因为是和香江地产商利益相冲突的,香江经济又被房地产业给绑架了,麦里浩真的没有办法解决。

“杨爵士,关于你说的这个,我实在无法帮忙。”

几十万普通阶层的居住问题?

让他怎么解决?

像公屋租金也是非常高的,不是那些住在笼屋的居民支付得起的。

香江中产看不上公屋,又住不起高档豪宅,那么麦里浩提出的居者有其屋也就出现了。

1978年,首批居者有其屋屋苑正式推出,它们分别是葵涌悦丽苑、观塘顺致苑、柴湾山翠苑、何文田俊民苑、香港仔渔晖苑及沙田穗禾苑,当时这些单位的售价大约是12万港元。

即使是12万港币,对于那些住在笼屋的人,当然也是一大笔钱。所以,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麦里浩实在没有办法,涉及到的利益又多。

如今,杨爵士居然和他提出来。

“杨爵士,你也知道,香江的贫富差距是非常大,富很富,穷很穷,但是那几十万住在笼屋的居民,基本上是新移民为主,我很难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在杨铭看来,香江那么多总督当中,麦里浩确实算是比较有作为的总督,但是,涉及到那么多的利益问题,他确实无法解决。

第三章!

求订阅!!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