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大明皇宫。(2 / 2)

少年战歌 步枪子弹 6358 字 1个月前

这三大殿,也就是所谓的外朝了。

三大殿之后,就是皇帝皇后所居住的乾坤殿。按道理,此处不应该带百官观摩,可因为是新殿,杨鹏还是率领百官来看看。

毕竟,天子寝宫,外臣不是一定不能来。起码,需要外臣知道天子寝殿在哪里,是怎么回事。不然的话,万一后世天子出了事,大臣们都不知道。

然后,又是太皇后和皇太后所居的太极宫,以及皇子皇女所居住的兴庆宫。兴庆宫其实又分为太子所居的东宫,以及皇子皇女所居的别院。

观摩了三大内之后,又观摩内政府十六衙门、瞭望台等地。

最后,才来打三大内之间的太液池和御花苑。

但见太液池上波光粼粼,岛上还修建有明月殿、蓬莱阁等建筑。而御花苑中奇花异草,竹木藤萝,还放养了鸟兽,修建了草庐亭台。

湖光山色,花树烂漫,令人见之忘俗。

群臣当真使得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啧啧称奇。

就是见过世面的八王爷也赞叹道:“臣当年在汴京皇宫,惊讶黄宫宏大壮美,可今日见了我大明皇宫,又觉得黄宫所差甚远。以臣所见,就是先唐三大内和洛阳上阳宫,也比不过陛下的燕京黄宫啊。”

杨鹏也很是满意。他后世见过了紫禁城,可是紫禁城和他的皇宫相比,简直就不值一提。

燕京黄宫不但花费几倍于紫禁城的人力和物力,设计也比紫禁城强得多,而且召集了全天下最好的汉人工匠、日国工匠、安南工匠、色目工匠,以及高丽工匠,甚至还用了真腊国的顶级大匠。

光是大匠师,就超过百人来参与皇宫的建筑指导。

而且这个时代,华夏在建筑美学和建筑水平,以及木材上的优势,也不是明清时期能比的。

紫禁城怎么比?

两者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紫禁城,也就相当于三大内之一的太极宫吧。

这样一座美轮美奂,天下无双的皇家宫殿建筑群,要是好好的保留到后世,那会是怎样的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燕京皇宫大成。可用紫禁城作为大内之名,未免不妥。”杨鹏看着太液湖说道,“嗯,皇宫大内,就叫紫禁城。”

紫禁城?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这个名字好啊。用来作为大明皇宫之名,当真是恰如其分,再适合不过了。

“紫禁城之名,甚美。臣听了之后,竟然想不出哪个名称,能比紫禁城更好了。”汤时典说道。

前朝大内,都是以宫作为大内之名。可问题是,大内的宫殿很多,各有宫名,不好用来作为整个皇宫的称呼。

而陛下干脆用“城”来代之,显然是高明之举。

群臣纷纷称颂皇帝,认为紫禁城取得好。

杨彤面露古怪之色,却也不能明说。

呵呵,紫禁城这个名字,到底还是出现了啊。

杨鹏微微得意的扫了杨彤一眼,心中也有些好笑。

没错,他的确看不上明清紫禁城,可不代表他不喜欢紫禁城这个名字。

实事求是的说,紫禁城这个名字,真是太霸气了,也非常符合华夏文化意象审美。明清皇宫配不上这个名字,而他的紫禁城,更适合叫紫禁城。

那就叫紫禁城吧。

嗯,后世要是提起来,就是燕京紫禁城,大明宫之类。

从今日起,这紫禁城就是大明皇宫了!

华夏1013年,明高祖杨鹏光复燕云十六州,定都燕京。明高祖定都燕京后,在前幽州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举世闻名的燕京城和紫禁城。(在今首都燕京市南通州区)至今具有九百年历史。

明燕京城是古代到近代最大的国际性大都市,也是当时最早运用先进社区管理、大规模公共便民服务和排污效仿系统的城市,领先世界数百年,集中体现了华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明高祖的开明政治。

燕京城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市建筑群,至今拥有古建筑一万七千四百余处,七百年以上古树一万余株,被称为世界第一奇迹,有“天下之城”的美誉。

共和时代之前,明燕京城一直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从1013年到1910年年九百多年间,始终作为首都。

至今,燕京城仍然每年吸引上千万外国游客到我国首都,是华夏文明领先于世的重要象征,是我国首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古代皇家建筑群,至今还完好保留了明高祖时期的建筑七十余座。

紫禁城美轮美奂,规模宏大,是东方建筑史上的瑰宝和最璀璨的明珠,体现了华夏古代建筑美学的最高峰,被誉为“世界天宫”。

哪怕雕刻精美的青砖和石鼓,或者雕梁画栋的细微刀工,汉白玉栏杆上的纹理,宫灯上的装饰,殿宇游廊间的拱门,大殿重檐下的风铃,朱门华窗上的雕饰,铜鹤铜兽的神态,壁画上的色彩…帝后都会兴致勃勃的驻足观赏。

浩渺太液池中的湖水,两人都要掬一捧起来,在阳光里用指缝洒下一片灿烂的水珠。至于偌大御苑中的花树幽草,茅庐草舍,珍禽异兽,两人也流连忘返。

那就更不用说大明宫中高达二十丈的“星空台”了。

星空台修建成梯形,上小下大,有些像埃及金字塔,是整个紫禁城三大内最高的建筑,比最高的宫殿含元殿还要高出十余丈。

星空台不光是一座瞭望台,也是一个高空华殿。上面不光有新研制的大型千里目“观天镜”,还有天风轩、天乐阁、天宴堂、承露盘等设施。

至于天乐阁做什么用,那其实不消说了。

往上一看,汉白玉台阶高高延伸上去,气势非凡,足有三十余丈长。两人拾阶而上,每隔三四丈,都有一对青玉灯台,挂着精美的气死风宫灯,又有一对石兽蹲守。

从上往下,共九对玉灯台,九对石兽。此时夜幕降临,十八盏宫灯都被点亮,使得这春风清夜中的石阶犹如梦幻般的登天仙道。

每隔十丈,又有一个亭子,中有案几,专门为年后体衰的皇帝登台时半途休息而用。

台阶的棱角,都是圆形,防止摔倒后磕碰太重。而且台阶上还雕刻了精美的图案,每一块都堪称艺术品。

两人都年轻气壮,脚步矫健,蹭蹭登上去,很快就上到星空台顶。

台顶面积足有三亩大小,是个半露天的高台。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群星渐多,春风如醉。身在高台,当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悠怀万里。

而整个燕京城和皇宫,此时也灯光璀璨,如同梦幻之城。当此时,一群飞鸟蹁跹而来,羽翅生风,倏然而过,鸿飞冥冥。

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