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封王?(2 / 2)

「怎会无国可封?」

对于众大臣的反应,朱棣丝毫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海外,那么一大片番国,皆可封!」

听此,一众百官脸上的神情,稍微缓和一些。

说到底,封不封王,违不违祖制,都是朱家内部的事,只要不封大明的国土,不糟践大明百姓,就与他们无关。

甚至,要是可以借着封王的机会,将定国公郭安,给赶去就藩,那对百官来说,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敢问陛下,不知定国公这个王,是如何的封法?」

周王朱橚对着朱棣拱手行礼,缓声问道。

身为朱家的宗长,他代表的是大殿内,所有朱家藩王宗亲的意思。

「封郡王,封地便为郭卿的郭州,另再加一万食户,与宗室郡王同享俸禄,赐两卫,一卫镇守郭州,一卫任由定国公调遣,在京师建王府,另将郭家祖地所在县,赐予郭卿……」

朱棣缓声说着。

下方,一众藩王与百官,则是越听,脸上神色越是轻松。

陛下这般封王,也只是给了一个郡王名号,再给了两卫,还给了一个县。

而且,这两卫,有一卫还是要前去郭州镇守!

如此说来,也担得起给大明寻回玉米与番薯的这份大功!

这会,郭安也终于有了机会,可以开口说话。

「陛下,微臣诚惶诚恐,只是寻回玉米与番薯,何德何能,敢承受陛下如此厚爱?」

「郭卿不必多言!」

朱棣淡淡一笑,「郭卿对咱大明江山社稷有千秋大功,仅此一项,便足以封王!」

说着,朱棣便看向朱橚,还有朱高炽,朱高燧等大明藩王。

「太子,诸王,尔等觉得如何?」

朱高炽连忙道:「父皇圣明,儿臣谨遵父皇之意!」

朱橚也缓缓点头,「陛下圣明,臣弟谨遵陛下旨意!」

「臣弟赞同……」

一众藩王,也连连点头。

区区一个郡王而已,还只是得到一个县,说到底还是一个国公的待遇。

而且,这个关键时候,他们也不想得罪朱棣。

「既然诸位都同意,稍后,礼部便尽快拟写出一个详细的章程来!」

「微臣遵旨!」

礼部尚书郑沂缓声应道。

身后,一众文武百官,眼中除了羡慕嫉妒之外,也都没有出言阻止。

郭安也急忙说道:「微臣多谢陛下厚爱!」

朱棣满意的笑了笑,便继续说道:「另,为大明寻回玉米与番薯的商贾沈庄,还有一众船员,也立有大功,也该赏赐!」

「陛下所言极是!」

有了封赏郡王这件事,现在仅仅只是赏赐一个商贾,还有一些船员,在百官心中,也只是一件小事。

「没有沈庄的精心寻找,那些船员的一路照料,玉米与番薯,也来不了我大明。

为了鼓舞激励我大明一众商贾与船员,为我大明寻回亩产更高的粮食,朕以为,所有船员,皆可赏银百两,绵布二十匹,米五石,良田五亩,牛一只,另免其赋税三年!」

「陛下圣明!」

一众官员再次称赞道,这么点赏赐,还真不多。

朱棣又

道:「至于其首功者,商贾沈庄,封其县子!」

「什么?」

「县子?」

听此,一众藩王与百官,又都是目瞪口呆。

随即,便是一片哗然。

要知道。

虽然明朝有五等爵位,但从明朝建国之初,便一直封赏的都是公爵、侯爵、伯爵,但却是从来没有出现子爵、男爵。

哪怕是有子爵、男爵,也都是追赠!

现在,突然出现一个子爵,还是要给一个商贾?

一众官员,顿时不能接受。

「陛下,那沈庄只是一区区贱商,如何能享受我大明子爵之福泽啊?」

「陛下,万万不可……」

这次,一众官员,都是真心实意的劝阻。

「沈庄虽为商贾,但所做之事,皆为善事。今年北方大旱,沈庄带着海贸商会,从交趾陆陆续续,运回数十万石的粮食,交由朝廷赈灾。

另,寻回玉米与番薯,此种社稷大功,朕若是不封赏其子爵,朕又该如何封赏他?

难不成,朕要给其封官?」

「这……」

百官,再次一怔。

封没有什么实权的子爵,又或者,去封一个官位?

「陛下,只是区区一卑贱商贾而已,哪怕是陛下给他赏他一些钱财,他都会感激涕零!」

朱棣脸色一沉,「尔等是想要劝阻朕,有功少赏,或是有功不赏?」

「陛下明鉴,微臣等人,绝无此意!」

一众官员急忙说道。

「是啊,陛下,微臣等人只是觉得,区区一贱商,若……」

「行了!」

朱棣直接不耐的摆了摆手,说道,「为我大明立下如此大功,不能赏其官职,那便封其爵!

若不然,朕有功不赏,岂不是昏君?」

「另,培育玉米与番薯的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已经为我大明培育良种十来年,让我大明粮食产量一直在增加。

如此社稷之功,朕也不可赏,便与那沈庄一般,都为子爵!」

「郭家四位迪功郎,都封其为子爵?」

礼部尚书郑沂,有些不敢确定的问道。

「自是!」

朱棣微微点头,「其如何封赏,尔等在两日内,给朕奏上一份章程来!」

「微臣遵旨!」

郑沂无奈叹息一声,随即便是缓声应道。

「陛下圣明!」

对于郭家四人,都封子爵,一众文官并没有任何反对。

甚至,一个个心中还有些兴奋。

因为。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文官不配有封爵。

在大明,能有爵位的文官,必然有战功。

现在。

一下出现五个封爵的,一个商贾,四个文官!

如此,岂不是说明,他们这些文官,将来也有可能,会被封爵?

吃完宴席,也论功行赏了。

基本上,今天的事,也就结束了。

在亦失哈的招呼下,一众官员与藩王,起身对着朱棣行礼,恭送!

再之后,群臣也都呼啦啦的走出大殿。

刚一出了大殿,一众武勋,便满脸喜色的围住郭安,连连恭喜。

至于一众文官,也想恭喜。

毕竟,郭安虽然是勋贵,但严格的来说,郭安出身顺德府郭家,还与刘家结亲,应是文官一脉!

……

(看完记得收藏

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