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缺乏证据,无法给李金泽定罪(2 / 2)

不管徐书记是讨好也罢,缓兵之策也罢,只要结果是好的,丁晓莉就乐于支持。

以前,她也觉得张一峰比较独,甚至有点霸道,跟古代的山大王似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说一不二,容不得别人忤逆。

就像尚晓雅,因为想平衡将军谷的势力,避免他一家独大,转过头就被赶出将军谷。

但接触的多了,她发现,说张一峰是山大王有点冤枉他,觉得他更像古代的侠客,正直善良,乐于助人,视金钱如粪土。

愿意让利于将军峪的村民,就是最好的佐证,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到,投了那么多钱,却只甘愿收个门票。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人有点轴,认死理,不够圆滑。

比如说,对于将军谷和将军峪的发展,坚定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容他人置喙。

好在,他这个人属宅男的,平时窝在将军谷很少出门,不挑事也不惹事儿,只要不招惹他,还是很好相处的。

但丁晓莉不知道的是,这次让人带走彭宇阳,并非张一峰的主意,而是王义向上级汇报了张一峰的担忧后,由上级部门接手处理的。

至于徐伟担心丑事泄露,影响自己的仕途,那纯粹是杞人忧天,人家想要的,只是彭宇阳背后的真相。

不知是对陌生房间的恐惧,还是慑于国安的名头,彭宇阳有问必答,十分配合。

他是骗子,又不是傻子,能让国安出动,事情肯定不小,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何况,他只是受命于人,赚点小钱,没必要替人背黑锅。

据彭宇阳供述,他只说一个无业游民,平时帮那些有钱的公子哥,跑跑腿、盯盯梢、打探打探消息,赚点零花钱。

曾经李金泽找过他们,扮演公司职员,因为彭宇阳表现不错,所以受到李金泽赏识,隔三差五的,就给他们介绍点活。

前段时间,李金泽再次找到彭宇阳,让他冒充京城的官二代欺骗徐伟,叮嘱他务必要参从将军峪分一杯羹。

起初,听说是骗当官的,彭宇阳死活不干,奈何李金泽开的条件高,答应事成之后,给他一百万,又仗着特殊身份威胁他。

并且,李金泽承诺,万一事发,彭宇阳可以供出李金泽,不必隐瞒,他也不会事后追究。

在李金泽的威逼利诱下,彭宇阳才答应下来,又经李金泽介绍,认识了徐伟,来到高桥山。

国安可不是徐伟,惧怕李金泽的家世,有了彭宇阳的证词,立即传唤李金泽。

李金泽表面上十分配合,但所说内容,与彭宇阳迥然不同。

李金泽承认,是他把彭宇阳介绍给徐伟的,但并不是介绍的什么彭少,而是说,彭宇阳是自己的一个小兄弟。

希望徐伟,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如果有机会,给他介绍点小活,赚点小钱。

除此之外,其它的一概不认。

无论国安怎么审,都是这套说辞。

虽然徐伟也证实,李金泽介绍彭宇阳的时候,说的就是京城来的彭少,彭老总的嫡侄孙,但由于缺乏实质证据,所以无法给李金泽定罪。

听了王义的叙述,张一峰问道:“两个人都指认李金泽,还不能给他定罪?”

王义点了点头。

解释道:“在法律上,是这样的,因为,彭宇阳和徐伟拿不出任何证据,只是口头指认,缺乏必要物证,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所以,很难给他定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