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竟对八旬老人做出这种事! ……(2 / 2)

这个问题特别刁钻。

古文学派的人或是手抠着桌案沿角或凹陷,或是眼角皱出纹路,迟迟没能做出反击。

许烟杪灵机一动,戳戳兵部司务:“我能不能想办法证明荀子没有引用古文尚书是因为荀子没有听说过这本书啊”

兵部司务想了想:“那我可以去证明古文尚书知名度高,荀子没听过就是荀子孤陋寡闻,再然后,通过这个打你的学说,说你的学说里,核心观点是荀子孤陋寡闻。”

许烟杪瞪大眼睛。

兵部司务兴致上来了:“如果你被套上这个观点,那往后你就没办法在辩经上使用荀子的一切观点。”

他孤陋寡闻,那以他的观点做出的论据,肯定有能被反驳的地方,虽然我还没找到,但我不用找了,因为,你亲口承认了荀子孤陋寡闻啊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许辩经小白烟杪眼睛瞪得更加圆溜了。

这不就是杠精吗

他恍然大悟。

原来辩经就是杠精中门对狙啊

然后又在心声里逼逼叨叨一大片,反正整个朝堂都知道“杠精”是什么意思了。

古文学派:没错今文学派就是杠精

今文学派:怎么,辩不过别人就说别人是杠精啊

今文学派挑衅:“如何可曾想到法子证明别挣扎了,古文尚书就是伪书。”

古文学派的人嘴角微抿着,大冬天的,焦虑到鼻尖沁出汗珠。

权应璋沉吟片刻,脑中好似有一殿之书,一篇又一篇典籍页面翻过,只为了寻到那只言片语,做出反驳。

“荀子言,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还真的让他找到了。

“诗者,诗经也;礼者,礼记也;如此,书者,尚书也。荀子以尚书为记录政事之言,而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是为释意人心应时时戒惧,道心应养至精妙,与心性有关,与政事无关,荀子自然会引专言心性的道德经,而非记录政事的尚书”

权应璋侃侃而谈。

这回轮到今文学派那边被辩到了。

而古文学派的人给大佬欢呼:“不错不错就是这样权公才高八斗权公学识渊博权公光耀古文”

今文学派:“我还有一问,古文尚书叙述黄河浮于积石,发掘古文尚书之人做出注释,言积石山在金城西南,河所经也。然而,金城郡设立在此人去世之后,为何他能知晓自己去世后的郡名。”

古文学派的人额头冒汗。

权应璋:“发掘古文尚书之人乃孔子后裔,孔丛子言先圣遗训,壁出古文吾家世世独修之也,亦有人称尚书为孔氏传。既是世世代代修之,金城郡自然为后人追书之言”

今文学派:“我还有一问”

权应璋:“此问荒谬,吾以一言为证”

今文学派:“我还有一问”

权应璋:“我亦有一答”

今文学派:“我还有”

权应璋:“我亦有”

古文学派的人完全插不上话。

除了权应璋这个真大佬才思敏捷之外,还有就是,他们虽然身在今文,心在古文,但平时辩论用的都是今文学说和论点,想要用古文推翻,一时之间都想不到适合的证据。

不过没关系,他们跟着许烟杪学到了一个适合他们做的事情。

权大佬:“竟言文王无改元称王之事,以此试图证伪谈到此事的古文尚书,实是无中生有之言。且听史实记载”

许烟杪:就是就是

古文学派的人:“就是就是”

权大佬:“说甚么古文尚书亡于永嘉之乱,帝王世纪言太保公以古文授扶风苏愉又儒林传言其传与至尚书正义有言及史志历时四百年最终由尔等颠倒黑白,莫非以为吾记性不好”

许烟杪:大佬厉害啊芜湖舌战群儒

古文学派的人:“就是就是”

权大佬:“尔等着实吹毛求疵”

许烟杪:大佬牛逼

古文学派的人:“就是就是”

不过古文学派的人跳反的意义是什么,看老权怼今文派太轻松了,过去拉拉后腿

古文学派的人:“就是就”

嗯他们是不是被骂了

权大佬:“尔等今文切莫欺人太甚”

许烟杪:啧啧,今文学派不羞愧吗,一群人完全打不过人家一个八十六岁的老人

“”不管了骂就骂吧至少许烟杪是站在他们这边的啊

古文学派的人继续欢呼:“就是就是”

今文学派的人被辩得丢盔弃甲,只能苦苦支撑。

看到古文学派的人只需要无脑跟随大佬就行,又生气又委屈。

他们也有大佬啊但大佬估计还在回京路上呢而且就算到了京师,估计也要先去看一下他那个刚被下狱的倒霉太孙外甥。完全赶不上。

生气

“你们就是什么就是”今文学派的人愤怒,没办法怼许烟杪,还没办法怼你们吗

“一群复声虫,简直羞于与尔等同朝”

古文学派的人一时语塞,完全没有脸说出附和的话了。

而许烟杪

吃瓜乐子人的声音非常之大:就是就是

古文派“就是就”

不是,就是什么就是许烟杪你到底站哪边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