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第八十五章 那个二狗子男人(1 / 2)

穿成亡国公主后 闫桔 14085 字 8个月前

在东州这边战事胶着时, 京畿那边发生了战乱,允州和杜阳联军攻进京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讨伐楚王。

三十万大军乌泱泱攻打京都汴阳, 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战役。

楚王得知消息在朝堂上气得暴跳,百官躬着身子大气不敢出。

数年前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挥军入京, 如今遭遇他人讨伐, 风水轮流转。

为了拦截住入侵来的大军, 升平那边出兵迎敌。

京中百姓得知允州和杜阳挥军三十万,全都惶惶不安,记忆仿佛又回到当初楚王入京来的恐慌。

不少人开始携带家眷出逃。

就像最初梁萤那般,离京寻找能避难的地方落脚。

汶阳那边还剩两万多兵, 也接到京中指令去攻打允州大军的后方,结果在沧州被广阳侯拦截。

一场抢夺京畿的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夏日悄然来临,因着京畿动荡, 侥幸从皇陵逃出来的柳元娘前往俞州寻自家主子。

一路风尘仆仆吃尽苦头,总算平安抵达俞州境内。

当武安得知她寻来时激动不已。

柳元娘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在官舍里见到武安, 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她和素娥逃过两回。

这回她能侥幸逃出来, 素娥却没这么好的运气, 被守皇陵的官兵杀了。

听到素娥没了, 武安心中难受不已。

柳元娘跪在地上, 痛哭道:“奴婢此生还能与主子相见实属不易, 我们还以为你, 以为你……”

武安红着眼扶她起来, 说起去年从蛮鸾山逃亡的经历,听得柳元娘眼泪花花。

主仆就各自的情形叙旧。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有些分离, 轻易就变成了永别。

下午梁萤过来问了些京畿的情况。

柳元娘的情绪已经平复许多,回答道:“奴婢过来时听到允州那边发兵讨伐楚王,沿途有不少百姓离京逃难,京畿等地乱得很。”

梁萤:“可知允州那边发兵多少人吗?”

柳元娘摇头,“不大清楚。”

梁萤又问了些其他情况,柳元娘一一回答。

晚些时候回到府衙,李疑问起京城那边的情形。

梁萤说道:“那边已经乱了。”顿了顿,“想来陈安和张议已经把京畿的局势搅动起来,俞州先静观其变。”

李疑欢喜道:“越乱才越好。”

梁萤点头。

局势越混乱,他们才好浑水摸鱼捡便宜。

京畿那边的战争如火如荼,消息很快就传到东州汶阳军大营。

甘宗群拿着从京中传来的信函,整个人面色沉郁。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阴沉着脸道:“去把赵雉小儿叫来。”

当时赵雉正在午睡,被士兵从窝里带了过来。

他一身粗布衣,发髻松散,睡眼惺忪地站在营帐门口,看着甘宗群那张棺材脸,咧嘴贱兮兮道:“夏日炎炎,甘老将军好大的火气,再过阵子俞州的甜瓜出来了,下火最是不错。”

话语一落,甘宗群忽然抓起桌案上的碗盏朝他砸去,被他敏捷地躲开了。

“你这老儿,我又没招惹你,砸我作甚?”

甘宗群指着他道:“允州和杜阳挥军三十万入京,是不是你俞州搞的鬼?”

赵雉喊冤道:“他们去讨伐楚王,关我屁事。”又道,“楚王的泉州被一人瓜分就已经是征兆了,这次你汶阳来与俞州死磕,京中空虚,他们岂会袖手旁观?”

甘宗群瞪着他,“若没有你俞州去搅局,那允州何政岂有这胆量?”

赵雉双手抱胸,“谁不想做皇帝?”

甘宗群:“……”

赵雉:“你以为只有楚王想吗?”

甘宗群答不出话来。

赵雉看了一眼外头的骄阳,说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那楚王若不是遭人忌恨,何至于人人都想去踩一脚?”

甘宗群不痛快道:“你小子莫要在这儿说风凉话。”

赵雉暗搓搓问:“倘若楚王下令让汶阳军援助,甘老将军又当如何?”

这是一道送命题。

甘宗群没有答话。

从俞州到京畿山高路远的,等他们过去援助,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话又说回来,就算去围剿允州老巢,作用也不大,因为离得太远。

要命的是现在打下东州又进不了城,当真令人头大。

甘宗群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这就是一个坑,深陷泥潭,进退两难。

赵雉不动声色观察他的面部表情,觉得俞州的机会就要来了。

之后过了半个月,京中那边送来加急军令,命甘宗群回京援助。

甘宗群左右为难。

从东州去京畿千里迢迢,且又是夏日,谁吃得消?

就在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了京畿时,魏中丞前往俞州同梁萤商议招安一事。

梁萤允了。

送武安出城那天,梁萤说道:“阿姐无需紧张,倘若不能招安也无妨,反正甘老儿已经骑虎难下了。”

武安点头,“我尽力而为便是。”

梁萤:“路上小心些。”

姐妹一人说了好一阵儿,梁萤才送别他们前往东州。

看着马车渐行渐远,谭三娘道:“但愿天佑我俞州,能化干戈为玉帛。”

梁萤摇团扇道:“如果能把甘老儿招安,那俞州以后的路便要顺遂多了。”

她们望着走远的马车,心中满是期待。

今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如果能把汶阳大军收入囊中,将是俞州崛起称霸诸侯的时候。

沿途车马劳顿,待武安顺利抵达鲁郡那边已经是月底了。

大营里的甘宗群接到武安大长公主前来的消息,诧异不已。

他终归是朝廷里的老将,对梁王室还是有种特殊的感情,亲自去接迎。

武安由柳元娘搀扶站在十里坡的凉亭下,许正英等人在烈日下等候。

没过多时,黄皮子前来通报,说甘将军一行人来了。

人们打起精神。

一队人马打马而来,武安看着那群武将,心里头多少有些紧张。

她极少跟朝廷官员打交道,若不是去年楚王把她从皇陵弄出来,只怕一生的风浪都没有去年经历得多。

甘宗群勒停马儿,翻身下马前往凉亭,行跪拜礼道:“老臣参见武安大长公主。”

武安颔首,端起王女的架子,“有劳甘将军顶着烈日来这趟了。”

甘宗群应道:“老臣不敢,还请大长公主去营里一叙。”

武安做了个手势,一众人护送她上马车,前往汶阳军大营。

天气炎热,到了营里,伙房已经备好清凉的饮子和冰镇过的甜瓜等物接待。

柳元娘在一旁伺候。

武安倒也没有兜圈子,开门见山问道:“夏日炎炎,暑热重,鲁郡的百姓还守在城门口吗?”

甘宗群尴尬点头道:“不分昼夜,一直未曾离去。”

武安:“倒是难为他们了,倘若一直僵持,不仅他们煎熬,你汶阳军也难熬,我说得对吗?”

甘宗群没有吭声。

武安平静道:“这些年朝廷腐败,王室被楚王屠杀殆尽,已无回天乏术,你甘老将军为朝廷戎马一生实属不易。

“说来也真是一场笑话,我武安乃先帝亲封的嫡长公主,却沦落至此。

“去年楚王用我威胁俞州,侥幸被小十五捡回一条性命苟且偷生,如今在这里看到你这位老将,不由得想起先帝,心中五味杂陈,不是滋味。”

甘宗群黯然道:“世事难料,请大长公主节哀。”

武安捋了捋袖口,“当年楚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京屠灭东宫,把我王室子弟尽数屠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现在听说允州和杜阳挥军讨伐,风水轮流转,却也是他的报应。

“你甘老将军做了朝廷数十年的悍将,对他如今的处境有何感想?”

甘宗群敷衍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楚王能有今日,也是他的造化。”

武安问道:“那你甘宗群的造化呢,可曾想过?”

甘宗群垂首不语。

武安淡淡道:“你去年就来了东州,想必也见识过东州老百姓是怎么个活法,你觉得他们的日子过得如何?”

甘宗群客观道:“人人有地种,家家有余粮,极好。”

武安:“如此说来,俞州的衙门算是尽心尽力的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