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 19 章(捉虫) 白灰被双耳……(2 / 2)

隐约中,潘垚好像瞧到个老太太,她站在坟前的老松树下,穿一身老式的青布褂子,花白的发扎了个小圆球,低矮的挽在脑后。

一丝不苟,是个利索的老太太。

清风吹来,褂子微微动,隐约能瞧出,她衣袖下头空荡荡的。

里头没有了手了。

她的视线落在老帽儿身上,似乎是注意到潘垚的目光,侧目看了过来。

老人瘦削的脸上露出个笑容,很浅,带着慈祥的意思,虽然是鬼,却一点也不可怕。

她轻轻点了点头,张口说了句什么,看那口型有些像谢谢,下一刻,那鬼影就淡了去。

清风吹过松树,松针簌簌作响。

山林丛中,多了一丛的萱草花。

橙黄色的花朵迎着风摇摆,只见枝干细长,颤颤巍巍,似弱实则坚强。

潘垚愣了愣。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萱草花,那是母亲花。

再看老帽儿时,潘垚的神情有些复杂。

原来,夜里的动静,还有夜半时分的入梦,不是怨,不是恨,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心,是希望老帽儿发现不对劲,让张建飞悬崖勒马。

眼下平安了,事情尘埃落定,她也就走了。

上山的时候,日头正当空,等一行人下山的时候,太阳都已经落了山。

云蒸霞蔚,倦鸟归林。

傍晚的白鹭湾带着几分宁静。

双耳玉瓶碎了,刚才慌慌忙忙中,就连用来插假花,一看就是厂子里出来的花瓶也被碰破了,没办法,老帽儿上供销社买了个酒坛子。

酒坛子不大,也就一公分左右的高度,倒了里头的酒,好好的清洗干净,就当做宝瓶了。

老帽儿忐忑“中不中”

于大仙接过,勉勉强强,“成吧,也行。”

他将八卦符文和五福捧寿化到坛中,再将坛子往吉位上一搁,吉位在南方。

潘垚用望气术看了看,宝瓶一搁在吉位,宅子里的气流就流动了起来。

看来,只等宝瓶疏风理气,五鬼宅的风水便能化去。

于大仙自得,“怎么样,师父这吉位选的不错吧。”

“棒极了。”潘垚捧哏,“您老是这个,老仙儿”

说完,她不吝啬的竖了个大拇指,声音甜甜,学了李耀祖拍马屁的话,改了些词,一股脑的朝于大仙砸去。

“停停停。”于大仙笑得不见眼,“哪里学来的滑头。”

心情通畅,于大仙又开始当师父。

“土土啊,虽然借助望气术,你也能断凶吉,不过,咱的基础也要打好。”

“师父和你说,张家这处宅子是震宅,什么是震宅,坐东方的宅子,大门朝西方,这就叫做震宅。”

“八宅风水中有四个吉位,分别为生气,延年,天医,伏位,这生气为第一吉位,震宅的生气就在南方。”

“嗯嗯,师父,我都记下了。”

潘垚认真的听于大仙和她说八宅风水。

走在白鹭湾中,瞧着村子里的屋舍,每一栋屋舍的朝向不一定相同,潘垚比照着于大仙的话,还有望气术氤氲的岚雾,一一对照,相互印证。

有了望气术,于大仙的话虽然枯燥,潘垚却如鱼得水,乐在其中。

“好了好了,就送到这里吧。”

白鹭湾村口的大石头边,于大仙停了牵自行车的动作,拦住还在相送的老帽儿。

“这次真是太感谢大仙了。”老帽儿目露感激,“要不是有您和阿妹,我家就遭大罪了。”

老帽儿塞了两个红封,一个给于大仙,一个给潘垚,于大仙的那一份厚实一些。

当然,要是按照翠婶偷偷和他嘀咕的,那一份厚一点的红封,应该给潘垚。

她可亲眼瞧了,于大仙这小徒弟了不得啊,鬼手凶,小姑娘更凶

鬼手来一个,她抽一个,小丫头年纪小小,胆子却大,看到那瘆人的鬼手还面不改色,要知道,她都是死命的掐着人中,才没昏厥过去呢

那会儿,她瞧得真真的,于大仙也是小庙着火,慌了神了。

不过,论人情世故,还是老帽儿懂得多,他拉住了嘀咕的翠婶,道。

“别管谁出力多,我就问一句,那丫头是不是叫大仙一句师父”

“这倒是。”翠婶回想,“还怪尊敬的。”

“这就是了。”老帽儿装了一厚一薄的红封,也就稍微薄一点,继续道。

“老仙儿能当人师父,肯定是有教徒儿的地方,就没有越过师父,给徒弟更厚红封的道理,那不是成了挑拨,拱得师徒之间不和嘛”

“不过你放心,小姑娘也亏不了。”

“我看她和咱们建侠差不多大,肯定也是个爱吃零嘴的,一会儿啊,我包一些零食给她,这样也不失礼。”

前些年,老师被打成臭老九,白鹭湾是乡下地头,观念朴实,对师长还是很尊敬的。

起码,在老帽儿眼里,师父还是要更重视一些。

翠婶“成,听你的。”

白鹭湾村口。

潘垚自然不知道,关于这红封的厚薄,老帽儿夫妻俩人还有过探讨。

接过红封,她很是欢喜,也很是意外,手里摆弄着红封,仰头问。

“我也有啊。”

于大仙早就将自己的那份揣进兜里了,闻言,他轻咳一声。

“既然是你帽儿叔给的,你就收着吧。”

老帽儿“是是,千万要收下,这次多亏了你们,红封也就是我们家的一点心意。”

“那我就不客气了。”潘垚收了红封,转眼就塞到潘三金的衣兜里,末了还拍了拍他的口袋,自得意满。

“爸,拿着买好吃的”

“哈哈,我闺女儿也能养家了。”潘三金畅笑,抬手刮了刮潘垚的小鼻头,“成,我就享闺女儿的福气了。”

“还有这,就一些零嘴,给小丫头带回去吃。”

老帽儿又往潘三金自行车后绑上布袋子,车垫后头扎着两只被捆了脚和翅膀的大白鹅和鸭子。

大白鹅贼凶,见老帽儿靠近,长脖子一探,瞅着就要叨人。

“哟,怪凶的。”老帽儿躲了躲,“要不,东西先搁大仙那车座后吧。”

“不用不用。”潘三金热情,“我让盘盘抱着。”

旁边,于大仙哼了哼气。

这是怕他吞了啊,果然还是送鸡截鸡屁股的三金,这小心眼儿的劲儿,一点都没变

潘垚抱着布袋偷偷笑。

自行车的车轮子在黄泥地上滚动,带起浮土阵阵,很快,车子便离白鹭湾远了。

潘垚扶着潘三金的胳膊,探头看村口。

那儿,老帽儿还冲他们挥了挥手。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换下了那一身簇新的蓝褂子,穿在身上的衣服有些老旧,洗得褪了色,泛白起毛,肩头处还打了补丁。

莫名的,潘垚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这衣裳,应该是张家发财前,老帽儿常穿的衣裳吧。

遗骨换来的富贵,不知情便罢,知道后,稍微有良心,那都是穿不住新衣裳的。

很快,自行车便到了芭蕉村。

“可算是到了,老仙儿,我和盘盘就先家去了,你回去的路上慢点。”

潘家更靠村口,潘三金比于大仙先到家门口,于大仙还得再骑一段自行车。

潘垚挥手,“师父,我晚上再去瞧你。”

于大仙摆摆手。

自行车往前,天仙洞衣在晚风中摆摆,添两分仙风道骨。

“回来啦饭在锅里,快洗了手去吃。”

听到动静,周爱红从屋里走了出来,瞧见潘三金自行车后座上捆的鸭子和大白鹅,她还吓了一跳。

“这哪儿来的”

潘垚晃了晃手中的布袋,自豪又欢喜,“妈,这儿还有呢。”

往院子里的竹床上一倒,三人惊讶了下,东西不少了,还值钱。

麦乳精,炼乳,猪油糖,糖水罐头。

现在是不用票了,不过,这时候赚钱的地方也少。

大家伙自己种菜种稻谷养牲畜,菜市场都没有,买东西还是去供销社,乡下地头,多数还是靠地里的出息过日子。

这些东西,都是要用真金白银买来的。

周爱红惊讶,“你们发财了买这么多东西。”

“这不是买的,是别人谢咱们家盘盘的。”

说完,潘三金便将今天发生的事说了说。

他是个会说的,时不时皱眉,时不时手脚比划,说到阴深可怕处,压低了嗓门,激动时,声音再陡然拔高,唬得周爱红一跳一跳的。

最后,周爱红恍惚,“就跟听故事一样。”

还是个鬼故事。

“谁说不是。”

潘三金将大白鹅和鸭子放到牲畜栏里,潘家也是养了鸡鸭的。

潘垚在一边帮忙,她往鸡饭里糊上米糠,搅了搅,这才倒进槽里。

今天迟了,这鸭子和大白鹅肯定是不会杀了,得养养它们,可不能掉了肥膘,回头该不香了。

潘垚眼馋的瞅了几眼,直把大白鹅瞅得扑棱翅膀,一副想叨人又不敢叨的怂样,这才罢休。

旁边,潘三金还在和周爱凤闲话,“这老帽儿家的事啊,我算是看明白了,发财还是要走正道,家里太太平平的才最重要。”

周爱红“谁说不是,这邪神哪是那么好供的,回头别为了这点财,一家子的性命都折腾了进去,到时那钱还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对了,那双耳玉瓶呢真的毁了吗那东西邪门,可别被坏人拿了去。”

周爱红是个操心的。

潘三金“放心,老仙儿收着了,他那里好歹是座庙,比搁别的地方好。”

“什么庙啊。”周爱红吐槽,“里头就摆了老仙儿睡觉的床板,神像都没了。”

“好了,吃饭吃饭,不说这事了。”

一家人搬了桌子在院子里吃饭,傍晚时候的风凉快,周爱红今儿炒了笋干肉片,搁点辣椒,笋干切得细细的,三层的肉煎得发焦,别提多香了。

潘垚一气儿吃了一碗干饭。

这时候的碗都大,都快有她小脸大了,吃完后,潘垚自己都吓了一跳。

“只吃干的怎么行,来,喝点汤。”

周爱红舀了勺汤到潘垚碗里,是丝瓜汤,不是搁太多的水,丝瓜青绿,汤汁浓稠,才靠近就有一股丝瓜的清香扑鼻而来,清凉解暑。

片刻后。

“吃完了吗我灶里还温了份饭菜,没动过筷子的,你给大仙送去吧。”

“也和大仙说一声,以后别开伙了,妈给他准备饭食。”

周爱红翻了个小篮子出来,准备让潘垚给于大仙拎饭。

潘垚搁了汤碗,脆生生道,“吃完了。”

潘三金哼哼“咱们家还得给老仙儿管饭啊。”

周爱红一看他那模样,就知道他这是小气劲儿又犯了,一拍他的后背,没好气道。

“他都是你闺女儿的师父了,这师父师父,自古都算半个爸,是自己人。”

潘三金更不痛快了,还半个爸呢。

他这整个爸都醋了。

这小心眼儿的

周爱红恨铁不成钢,伸手扭了扭潘三金的胳膊。

“你在这个上头醋什么蠢不蠢了你瞧今天这事,它凶不凶”

潘三金点头,凶,必须凶

周爱红“咱得和他套好近乎,他才能多教咱盘盘一些东西,这平时多学点,受点累,总比要用时不顶事来得强。”

潘三金妥协“成成成,瞧着我闺女儿的面子,我以后不和他小气。”

潘垚眼睛亮晶晶的瞅着周爱红。

周爱红被瞧得不好意思了,“怎么了”

潘垚捧着脸,笑嘻嘻模样,“嘿嘿,妈,你刚才说咱盘盘,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了就好开心。”

周爱红一愣,随即心酸酸,“真是傻孩子。”

“好了,快去吧,在老仙儿那儿耍一会儿也成,家里的活不用你忙。”

“那我走了。”潘垚接过饭篮,又带上手电筒,脚步轻快的往小庙方向走去。

夏日的夜晚是幽蓝色的,天空繁星点点,远远的有蛐蛐儿闹腾的声音传来,一阵一阵。

还未走近小庙,潘垚就瞧到了檐角处那道白色的影子,只见他周身氤氲着月华,清风中,宽袖盈风,簌簌而动。

是玉镜府君。

潘垚加快了脚步。

“师父,我来了。”才到榕树下,潘垚便喊了一声。

“快进来吧。”小庙前的空地上,于大仙躺在竹椅上纳凉,瞧见潘垚手中的篮子,那橘子皮的脸上浮上了笑,“哟,这是给我带吃的了”

小庙檐角处,玉镜府君也朝潘垚看了过来。

潘垚露出大大的笑容。

玉镜府君怔了怔,随即眼里也有了笑意,轻轻点头。

自从修行,潘垚对气息就更敏感了,虽然玉镜府君的面容瞧不清楚,她就是知道玉镜府君朝这边笑了。

潘垚心底欢喜。

果然是她的公鸡仙人,就是这么亲切。

“师父,我妈让我给您拎饭,她让我和你说一声,以后不用开伙,您要是想走走,就自己上我家,要是不想动弹了,到饭点了,我给您拎来。”

于大仙“呵呵,还是爱红好,三金说啥没。”

潘垚哪里能透露三金爸的小气,眼睛一转,借口张嘴就来。

“我爸能说啥要不是忙,他还想亲自拎来呢。”

“滑头”于大仙门清,“你爸保准说我小话了。”

“好了,不和你叨叨了,正好,我今晚就啃了根小脆瓜,这下肚子还是空空。”

于大仙接过潘垚手中的篮子。

他懒得去搬桌子,索性拎了篮子进屋,准备就在屋子里用饭。

小庙空地上就剩下了潘垚一人。

“土土,进来吗”

“不了,师父,我这在外头吹吹风,凉快”

喊完这话,潘垚见于大仙没有在意,绕到庙的后头,瞅着想要攀着墙,往屋檐上头爬去。

潘垚爬了又往下滑,滑了又往上爬,半晌,她站在地上仰头看屋檐,皱巴着脸,颇为气恼。

这短手短脚的,一点也不灵活。

玉镜府君

只见他袖子一挥,一道清风朝潘垚拢去。

潘垚觉得自己轻了许多,好似脱离了地心引力,她连忙手脚并用,很快便到了小庙的屋檐处,坐在了公鸡仙人的石像旁边。

“玉镜府君,多谢多谢。”

“不用,等你再修行一段时日,自己也能上来。”

玉镜府君开口,声音如玉石相击。

潘垚听了后,对修行更上心了。

飞檐走壁谁不想呀。

“府君,今日怎么醒了”潘垚有些不解。

不是说了要沉睡休养吗这才几天,竟然自己又冒出来了,她今日瞧到鬼手,可都没有不争气的喊仙人救援呢。

“为了这。”

潘垚侧过头,就见玉镜府君手掌一翻,半空中悬浮起一些碎片。

碎片拼凑,一片片的还原,月光下,瓶身莹莹有光,看那模样,俨然是碎掉的双耳玉瓶,本该在于大仙手中的玉瓶碎片。

“这”潘垚盯着双耳玉瓶。

虽然重新成瓶,不过,上头的碎痕还在,月光下,玉瓶很美,更因为碎痕,它更给人一种玉瓶有隙的残缺美感。

潘垚更忌惮这玉瓶了。

“府君,这双耳玉瓶邪门,它吃人的骨灰,还能从里头冒出很多的鬼手。”

说完,潘垚将老帽儿家的事情说了说。

玉镜府君看了半空中的玉瓶好一会儿,良久,一声叹息声起。

“这是藏魂瓶。”

“藏魂瓶”潘垚不解。

玉镜府君沉默了许久,直到远处一声犬吠声起,他才回过神来,给潘垚讲了个故事。

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