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国内首秀,姚杜组合(2 / 2)

再加上杜恩的身高对于fiba的比赛来说,也是挺bug的。

男篮内线强度又是出了名的,姚明和王治郅在内线严阵以待,德国队这边也不可能派大个子出来干扰杜恩的投篮。

随着杜恩干拔三分手起刀落,只听到刷了一声,篮网声清脆欲耳。

“太强了,这就是杜恩吗?”

“不愧是nba总冠军啊,杜恩这也太强了吧?”

“天亮了,男篮终于有希望了!”

“我终于懂张指导为什么老是要强调把球传给杜恩了,杜恩拿球进攻就是合理!”

杜恩一上来就以一记稳准狠的三分球征服了国内球迷。

不过,球迷们对于其他人的表现却不是很满意。

男篮的问题不止是下半场得分困难,防守也存在很多需要改正的地方。

整个男篮就找不出几个防守好的,而今晚王治郅对上诺维茨基,就跟李鬼遇上李逵一样,单方面被吊打。

如果杜恩不上场,王治郅其实还能拿球打几个诺维茨基。

问题是,杜恩是男篮第一进攻选择,姚明是第二得分点,剩下就没王治郅什么事了。

攻防不均衡是男篮最先暴露出来的问题。

好在杜恩通过几天的集训,找回了打比赛的感觉,一上来的状态还可以,光是外线投篮就能让德国队喝一壶。

以往男篮外线球员一整场能得个十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似乎杜恩都不需要施展其他技能,光靠三分球就够了。

不过毕竟是热身赛,杜恩不可能直接化身乔丹、科比,这么打一来比较费劲,二来也没办法融入球队,没办法激发其他队友。

把球传给姚明,这种活刘炜也能干。

既然杜恩来到男篮,肯定要干一些更高级的活,

在开局三分球4投3中之后,杜恩就开始高位背身往篮下打,吸引防守后找机会给姚明和王治郅传球。

德国队内线在篮下蹲坑不出来,杜恩也不好硬突。

背身慢慢来打,反而更能调动德国队的防守注意力。

德国队不知道今晚杜恩打多久,但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赢下今晚的比赛。

鉴于杜恩前不久刚刚在nba拿下了总冠军和fmvp,自然对杜恩比较重视。

而fiba很少外线包夹的,所以只能被动等待杜恩拿着球进入肘区,再进行夹击。

杜恩也是算计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受到夹击后,就立刻出球给内线的队友。

不得不说,姚明的篮下终结能力还是非常猛的,勾手,隔扣,打板……

内线球员需要进攻技术,姚明无一短板。

在杜恩借助转换进攻,一马当先,快攻暴扣得分上双之后,姚明也迅速成为了男篮这边第二位得分上双的球员。

只不过其他球员没机会摸球,杜恩突破分球给刘炜和王仕鹏让他们试试手感,他们却没把握住机会。

杜恩在场上打球,肯定是要带队打出优势的,所以也就没一门心思的给他们喂手感。

这样一来,其他人的得分数据也就很难有新的突破了。

当然了,在杜恩和姚明的带队下,男篮第一节取得了23分,表现还是可以的。

德国队则是19分进账,落后了男篮4分。

到了第二节,因为姚明上场时间不多,只打了4分钟,杜恩也只打了7分钟。

所以男篮虽然依旧保持了优势,但并未进一步将分差拉开。

上半场打完,男篮只取得了5分的领先。

而到了第三节,姚明也只上了5分钟而已,第四节更是没有出场。

可以说,下半场男篮主要还是靠王治郅在带队。

不过王治郅对阵诺维茨基,攻防表现都一般。

整场比赛下来,得分虽然上双了,但却是9投4中,罚球4投3中,得到11分5篮板2助攻。

作为内线球员,这个命中率和得分效率,显然比较一般了。

更别说今晚的诺维茨基获得了23分,大半得分都是在王治郅头上拿到的。

也是因为没防住诺维茨基,今晚德国队在第四节靠着诺维茨基出色的发挥,以4分优势赢下了最终的胜利。

82比78,男篮作为东道主虽然首战就失利了,但杜恩和姚明作为男篮核心,还是值得肯定的。

而杜恩上半场出战17分钟,打出了8投6中,三分球4投3中,15分3篮板5助攻2抢断的全面数据,自然任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除了有部分球迷指责杜恩下半场不出场,坐视男篮输球之外,其实也没太多刺耳的声音。

等到8月13日,男篮对战巴西队,杜恩上半场取得了21分。

也是依靠杜恩上半场带队积累起来的优势,基本下半场男篮得分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少,最终还是以3分领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杜恩半场能那20+,打完全场不得40+?

fiba的比赛,一场下来也就七八十分而已。

杜恩这个得分爆炸力,超强的个人能力,真是让小黑子们没什么话好讲。

球迷们更多的还是说男篮其他球员实力不足,都不配做杜恩的挂件。

当然,还是会有大量球迷,期待姚杜组合能够打满全场。

不过直至8月15日,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决赛这一天,杜恩依旧只打上半场。

又因为对手法国队实力很不错,而姚明也没有打满整场比赛,最终男篮未能在王治郅带领下赢得比赛的胜利。

随着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以一胜两负,第四名的成绩收尾,男篮在世锦赛开打之前的热身赛也彻底打完了。

接下来只等世锦赛开打!

国内球迷心心念念的姚杜组合,也将在世锦赛的比赛舞台上全力以赴。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