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原因(2 / 2)

奋斗在沙俄 马口铁 3234 字 11个月前

李骁倒是能回答他的疑问,政府军怎么输的?很简单,一方面人少确实是个重要原因,千万不要小看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稻草多了也是能压死骆驼的。

更何况乌克兰的驻军分布极分散,几个有限的大城市周围就聚集了七八成的驻军。简单点说,叛乱爆发前基辅一座城市周边就驻扎了差不多近七八万大军,然后哈尔科夫、利沃夫、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再各占个两三万,几乎就占据了全部驻军的九成九。

也就是说乌克兰广阔的农村地区其实一片真空,而这场叛乱起势实在太快了,一下就呈现出风卷残云的气势,也就是说在叛乱爆发最初的区域叛军和政府军的实力对比不是五比一也不是十比一甚至有十五比一到二十比一的可能。

这么悬殊的差距政府军当然打不过,再加上叛乱爆发之初乌克兰各级官僚又不甚重视,觉得叛乱不过是癣疥之疾,以为只要派几个大头兵过去吓唬吓唬泥腿子们就老实了。

结果这几个人自然是双拳难敌四手,分分钟就被叛军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这么一来乌克兰广大农村地区为数不多的驻军就毫无意义地被消耗掉了。

这一波反而让叛军获得了大批武器装备,也让叛军的胆子越来越大,因为他们发现政府军真的不过是纸老虎!

这还是第一个原因,其次乌兰诺夫的瞎指挥也是相当的致命。按说事情都大条了赶紧设法灭火啊!可那位依然不是特别在意,乘着叛乱爆发的功夫又刮了一遍地皮,只是派了一两个师的兵力去平叛。

这一两个师虽然人不算特别多,但其实如果能稳扎稳打不说消灭叛军,但遏制形势继续变坏是能做到了。

但这两位师长在接连打败了几路叛军之后又犯了轻敌的毛病,觉得叛军不过如此,于是大胆分兵准备“秋风扫落叶”荡平叛军。

这下就坏菜了,如果他们集中兵力,以他们的实力叛军自然啃不动,可一旦分兵那不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更关键的是平叛部队人太少,之前消灭叛军光复的地盘根本无力控制,他们一走叛军就又杀了回来。

这再加上分兵冒进,很快后路补给线路就被叛军切断,而分散的兵力又一点点被叛军蚕食。不到两个月的功夫,这两个师就被叛军吃得干干净净啥都不剩了。

到了这个时候势头就完全坏掉了,乌克兰驻军兵力本来就有限,又要分兵守备大城市,能拿出来的机动兵力少得可怜,乌兰诺夫又不吸取教训,觉得两个师不够那就上四个师,然后又一次摔倒了在了同一个坑里面。

等这六个师被消耗殆尽他手里头再也没有一丁点机动兵力的时候,还拿什么去平叛?

自然地乌克兰除了大城市之外的其他地区就成了叛军的欢乐海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叛军像滚雪球一样壮大,很快就是大城市都渐渐扛不住了。

随着哈尔科夫市长不战而逃整座城市沦陷,获得了大量武器装备的叛军进一步壮大,初步具备了攻击城市的能力。

而此时此刻乌兰诺夫想的还是怎么刮地皮还是怎么隐瞒消息,后面一败再败那不是太正常了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