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画燃 野牛饮水(1 / 2)

含璋在南海子的这几天都很快乐。

福临将一切都安排好了, 她就是只管跟着吃跟着玩。

这几天也不用穿着宫装,都是福临事先预备好的各式各样的襦裙,又凉快又轻便。

含璋就像个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小姑娘似的, 几乎忘了自己是大清的皇后, 总是提着裙摆兴致勃勃的到处逛。

福临不忙的时候, 还会骑着马,带她到南苑猎场深处去跑马,去看一看那些不怎么伤人的小动物。

福临对她特别保护, 不许她自己骑马的。

含璋尽管好奇得很, 但对自己的骑马技术没有什么自信,便也乖乖的不去碰马了。

福临有时候忙, 含璋就自己玩。

这几天夜里总是会下一点雨, 福临不在, 含璋就顶着一大片的荷叶在头上,故意从住处走出来,把荷叶当伞,在雨里走来走去的看远处的荷塘月色。

吴良辅从宫里出来,到福临跟前交差, 正好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福临兴致来了要作画,含璋做了他的模特,还没画完呢, 吴良辅就过来了。

福临看见了, 却没有理会,只是抬了抬手, 示意吴良辅别说话,一切等他画完了再说。

吴良辅不敢违逆,只能站在那儿不动了。

福临沉浸作画, 含璋却瞧见了,吴良辅是站立难安呢,做了这些年的大内总管,理应是喜怒不形于色了,可究竟是什么事,让吴良辅着急成这样呢?

莫不是——宫里出事了?

含璋心下一紧,面上却望着吴良辅笑道:“总管有什么事就说吧,皇上这画,不多时也就画完了。不打紧的。”

吴良辅悄悄看了一眼福临那头,见福临没说什么,吴良辅忙道:“奴才是想说,皇上交给奴才的差事办妥了。乾清宫里的龙榻已经搬进去了。”

福临走前没带着吴良辅出来。

乾清宫的差事,摆明了就是要吴良辅在宫里盯着,办妥了才成的。

吴良辅心里委屈,可又哪敢违逆福临的意思呢?只能在宫里盯着。幸而谁都知道这事儿拖不得,用最快的速度将床榻制好了,然后就送去乾清宫暖阁里摆着了。

吴良辅这才敢出宫的。

为这个,当然不至于急的站立不安。

含璋又问:“可还有别的事?”

吴良辅道:“还有一件。大公主病了。太后原本是要遣人来通知皇上和娘娘的。但知道奴才要出宫后,太后便让奴才把这个消息带给皇上和娘娘。”

多尔瑾病了?

含璋忙问:“如何病的?大公主现下怎么样了?”

她和福临离宫的时候,多尔瑾还好好的。她这儿知道董鄂氏进宫的目的,就怕是董鄂氏利用了多尔瑾做了些什么事情,又或者想用她博取些宠爱。

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看着,有太后护着,多尔瑾竟病了。

福临也停笔了,盯着吴良辅。

吴良辅道:“回皇上,娘娘,是两个时辰前的事。大公主发热,叫守着她的奶娘报上来。太后立刻就遣了太医前去诊治。此时大公主安睡,热已经退了。”

含璋本来以为这事跟董鄂氏有关。

听吴良辅言语,面上却好似与董鄂氏无关。但她毕竟是多尔瑾身边的人,公主病了,她难逃罪责。

多尔瑾自入宫以来,住进公主所后,就一意勤奋用功,在功课上头十分的认真。

二公主格佛贺还是个贪玩的性子,有时候还会因为年纪小偷懒什么的。但多尔瑾从不会如此。

她每日不仅完成了先生布置的课业,自己私底下还要给自己加量。

她身上负担的课业,几乎是超过了她这个年纪所能承受的程度。

太后知道了,说过一回,含璋也知道这个事,拿捏着分寸劝过,多尔瑾面上是听了,可是私底下还是瞒着人偷偷去做。

多尔瑾心思敏.感,又是在王府里受过委屈的,到了宫里,太后和含璋也不能跟对待格佛贺似的,把人直接放到公主身边去,就怕多尔瑾觉得是监视她的。

所以这个事直到她病了才叫太后这儿知道。

公主所那边伺候的奴才们,说是都在太后和皇后娘娘的掌控之中,可毕竟多尔瑾大了,她有自个儿的主意,想要瞒着做些个事情还是很容易的。

这事儿归根结底,还是多尔瑾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她是宫里最大的孩子,人人都称一声大公主,原先在承泽王府里又是那样的境况,到了宫中,这孩子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要出人头地,实在不能苛责她什么的。

这孩子平日里又不跟格佛贺似的话多,什么都愿意和人分享交流,含璋还是挺担心她的。

她望向福临:“皇上?”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福临早已运笔将那幅画画完了。

他抬眸,和含璋的目光对上,福临微微一笑,眸中有安抚之意,他说:“含含担心的话,就回宫吧。”

也是时候该回宫了。

回宫后,福临与含璋一同去了公主所看多尔瑾。

太后一直守着多尔瑾,刚回慈宁宫。

格佛贺叫太后带回慈宁宫去了,这孩子也是一直守着多尔瑾,眼圈都熬红了,太后心疼,就把孩子带去慈宁宫歇着了。

不然在公主所这儿,这孩子就会不睡觉,偷偷跑来多尔瑾这里守着姐姐。

阿哥们年纪都还小,知道了消息都担心多尔瑾,怕过了病气给他们,也没有叫他们来看。所幸多尔瑾瞧过了太医,这会儿不发热后,情形趋于平稳,只需要休养,没有什么大事。

阿哥们听说了,也就放心了。

含璋同福临一道去内室看多尔瑾,多尔瑾还睡着,他们的动作很轻,是怕将孩子给吵醒了。

这里一应伺候多尔瑾的奴才们都跪在门前迎候皇上与皇后。

奶娘和董鄂氏则跪在内室门口。

福临走过去的时候,一眼都没看她们,只管去瞧榻上睡着的多尔瑾。

含璋跟在他身后,看了奶娘和董鄂氏那边一眼。奶娘没异样,董鄂氏规规矩矩的跪着,连头都没有抬。

多尔瑾本来就瘦弱,这一病,就显得越发憔悴了。本来进宫这孩子就没养出什么肉来,这一看下来,倒是比进宫的时候还要瘦弱。

气色也因为用功太过而有些苍白。含璋看她,是心事太过,忧思过度的模样。

福临问过太医,也是这个说法。

吃了药,这孩子睡得很安稳,他们来瞧她,多尔瑾也没有醒过来,他们自然不会把孩子给叫醒的。

只是这公主所,含璋如今再来,和前儿过来时,总觉得和她先前给多尔瑾布置的变了些样子。

内室里倒是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就是她给小孩子们安排的一些器具,在格佛贺那儿是经常使用的,到了多尔瑾这儿,她似乎是更多的心思用在了读书上头,别的似都是簇新的,使用痕迹很少。

含璋转到外头来,又去看多尔瑾素日里读书写字的地方。

她这儿倒是跟福临的小隔间有的一拼了。也是一面墙的高高的书架,上头摆着许多的书册。

含璋一一瞧过,心想,若叫多尔瑾将这些书都念完了,怕是能和福临谈成个知己了。

这可比皇子阿哥们用功多了。

很多书都要翻阅的痕迹,甚至还有批注。可是那些字娟秀漂亮,根本就不是多尔瑾写出来的字。

——多尔瑾如今还在学写字。满蒙汉字是一起学的。她还写不出这样的字。

含璋随手拿起一本瞧了瞧,这汉字写的很工整很漂亮,是女孩子的字。

含璋抬眸,福临正好从内室走出来,和她目光相对,下一刻,多尔瑾的奶娘,还有董鄂氏就跟着出来,然后依旧跪在那儿了。

——她们是贴身照顾大公主的人,大公主病了,她们是有责任的。

太后顾不上发落她们,但现在皇上皇后回宫了,她们是要听候发落的。

含璋将手里的书册搁下,伸手就将桌案上一副画卷拿过来,走到福临跟前,含笑叫他看。

“皇上瞧,多尔瑾在临摹你的画呢。”

她还送上去另两张画卷,“这个是不是画的好些?这个不像是多尔瑾画的。”

那画卷上是深林溪边,一头野生的水牛在溪边饮水。

这画上有福临的私人印记,含璋一看就知道了。

前几日在南海子住着,福临画了好几幅画送给她,含璋如今也是熟悉福临画风的人了。便是没有这个印记,只一看这画卷上的风格,也能猜出是福临画的。

就是这个画可能早一些。福临现在的运笔要更成熟些了。

福临看了两眼,多尔瑾年纪小,临摹的画就很稚嫩,当然是比不上福临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

倒是另外一幅画,临摹的很像。哪怕是福临这个原作者看了,乍然也寻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来,就是需要那印记分辨的。

“这是谁画的?”福临看着画不做声,那就只好含璋来问了。

其实谁画的,含璋还能不知道么?

多尔瑾病了,太后过来,只会守着孩子,不会顾得上去看这些。

董鄂氏这么有心的人。又是揣着目的进宫来的。她背后的人也是想要她成功成为福临的嫔妃的。

这几张画放在桌案上,瞧着是无心的,像是家常的模样,可谁又能说这不是有心的呢?

就是这样的随意的态度赌一把,说不准就被福临看见了呢?

董鄂氏没有抬头,规规矩矩给皇上皇后磕了头,然后才说:“回娘娘,这是奴才画的。”

“这画原是皇上赏赐给承泽王爷的。王爷交给大公主带入宫中。大公主对皇上有孺慕之情,心中思念皇上。又很喜欢皇上的这幅画。因此入宫后便时时临摹。奴才陪伴公主,因公主知道奴才从前学过作画,因此也命奴才陪着一起。”

“昨夜,公主定要画完后才肯安睡。这是奴才的责任。奴才甘愿领罚。”

答的滴水不漏。合情合理。

要不是含璋前儿才听福临说过他作画的习惯。说不准还真看不出这董鄂氏的来头了。

前儿福临抱着她讲画,和她说,他有个运笔的习惯,早些年顺序总是随心而动,总被岳乐说不对,他偏是不改。这运笔的习惯也有几年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