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两千亩地(2 / 2)

想要靠着开垦这些大片的盐碱荒地解决问题,绝对是异想天开,一点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

这一天,天和公司的经理刘香兰找到了纪元海,提出了自己公司是外来高技术投资,多年以来在河山省这边研究作物改良的事情。

纪元海一本正经地表示,自己愿意考虑考虑。

等到说完了事情,纪元海和刘香兰两人私下里相处,难免又拥在一起,表述彼此的感受。

“呼——”

经历了一番相会,刘香兰长长出了一口气,躺在纪元海的怀里面,慢慢说起话来。

“接下来,咱们就是要在望滩县推行第一种耐盐碱的高产农作物,来给这里带来改变了。”

说起这个话题,纪元海和她也仔细探讨起来。

盐洼乡人口两万多,可用耕地不到五千亩,而且因为土地贫瘠,亩产量极低,每年也就收成二百五十斤到三百斤,公粮则是每年每亩交八十斤到一百斤左右,再加上土地还在不断退化,可以说是单纯靠种地,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魏合乡的情况也差不多。

包括望滩县的其他地方,情况也是大体相同。

纪元海要做的,就是先在盐洼乡、魏合乡两个地方一炮打响,随后把整个望滩县的温饱解决,而且并不准备用三年时间,而是到明年的秋收,就要达成目标。

剩下的时间,他要带领望滩县的百姓们走上致富道路,不再是勉强温饱,还要过上好日子。

“这一季作物只怕是来不及了,老百姓种的玉米和大豆,还有一个月就要收了。”刘香兰说道。

“不着急,我已经让周恒、王奋斗他们开垦两千亩盐碱地。等到这两千亩荒地下来,别人眼里面那是不能种东西的地方,在我们这里可是能变废为宝的。”纪元海微笑着拍拍她丰腴的身躯,示意她不必担心。

“可是这个时候,种什么作物?”刘香兰疑问。

纪元海笑道:“不要忘了,你们天和公司是高科技的改良品种专业公司,拿出一种耐盐碱的土豆,现在种下去,十一月份土地尚未上冻的时候收获,也算是正常。”

“正好,让老百姓们都亲眼目睹你们公司的优良品种何等惊人。”

刘香兰不由地笑了起来:“真是我们公司的吗?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什么天和公司的优良品种,说到底还不是元海自己那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能力?

纪元海伸手乱来几把,这丰腴妇人便浑身发软,依偎在他怀中,两人合在一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