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第 68 章 死皮赖脸行不通(1 / 2)

长媳(重生) 希昀 8501 字 8个月前

四月底的夜已有些潮热, 谢云初的孩子已快六个月,小腹圆滚滚的,每到夜里孩子爱动,谢云初便睡不安稳。

她无意识地哼起了摇篮曲, 试图哄肚子里的孩子睡, 就在这时, 身后突然伸出一只手覆在她小腹,肚子里的孩子突然就不动了。

谢云初稍稍惊醒, 转过身来。

撞入他幽黯的视线里。

“孩子在吵你吗?”王书淮听得出来谢云初在哼摇篮曲。

“二爷回来了?”她神情很是意外。

“对。”他没说为什么回来, 还不习惯直白得表达自己的情意,

谢云初说着便要起身,

“你躺着便是。”王书淮抱着她不想松手。

谢云初推开他手臂,坐起身来。

王书淮只得松开手, 陪着她屈膝坐好。

他打量谢云初,妻子虽说怀了身子, 背身依旧婀娜纤细,面容也不见丝毫变化, 十分水嫩莹润。

“你平日也这样吗?”王书淮担心问。

谢云初失笑道, “孩子夜里动得厉害,我被闹醒了。”

王书淮瞥了一眼明显大了几圈的腹部, 面色沉沉,

谢云初道,“二爷的信我收到了, 绸缎庄的事这么快都弄好了?”

王书淮颔首, “是,长公主殿下给的庄子我也遣人去看了,方圆四百亩, 佃户十多户,不仅产桑也能织锦,我把这里富余的人手派去绸缎庄,又给采购了一批织机,对外雇了些长工在绸缎庄里当差,给他们发放月银,他们无需回去务农。”

谢云初露出讶色,“这么说,您这是特意雇了一批人做织工?”

“没错,每年一到务农时节,那些佃户农户均要回乡,绸缎庄的织锦便跟不上,我想过,如果专雇一些人做织工,便可保证织锦的生产,有了银子家里那厢也可交代了。”

谢云初听着也跟打起精神,“不是还有赋税劳役税么?这些人若是不回乡服役,朝廷能不管么?”

王书淮露出一笑,“去年我不是在江南开展清丈田地么,如今人口田地陆陆续续清出来,再造册归朝,这只是我要做的第一步,第二步便要推行新的税法,过去朝中征税有十几种名目,如今除了人头税,其余所有税种并入田地征收银子......”

王书淮耐心跟谢云初讲述他的新税改革。

以前王书淮从不跟她说这些,谢云初也听得入神,

“二爷,那为什么不干脆把人丁税也并入田地征收?”

王书淮稍稍失笑,这个念头在他琢磨税法变革时,便有过,只是废除人头税没有那么简单,他既然已提出合并各类苛捐杂税并入土地税,再废除人头税,必定遭至蜂拥的弹劾,一口吃不下一个大胖子。

不过妻子能有这样的见识,着实令他惊异。

“历朝历代当政者均要将人丁捏在手中,如果并入田地征收,意味着废除人丁税,难度颇大。”

谢云初笑道,“可你想过没有,还有许多农户没有地,你让他们如何缴纳人丁税?”

“重新丈量田地和人口,便是让有户者有地。”

谢云初也不太懂朝政那一套,“我方才在想,若是不缴纳人丁税了,农户是不是便自由了,若是我的绸缎庄缺人手,便可随时雇人,二爷,我铺子里的订单都排去明年了,可是真丝供应不及,我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书淮突然想起一事,“番禺和泉州便有百工之肆,那里的雇工均是逃匿的人口,若是清查人口,这些人少不得又要重新登记造册,重新征税,如此一来,百肆必定受到冲击,严重者怕是得倒闭,如此也影响商贸出海以及互市....”

“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会与整个权贵豪族为敌,”王书淮说到这里露出一丝苦笑,“一旦我折子递去内阁,必定引起百官弹劾,毕竟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过,云初,没想到你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他的妻子比他想象中要聪慧敏达。

谢云初道,“若事儿能成,百姓可随意出工,商户也更加大胆用人,百肆齐兴,大晋商贸只会更加繁荣,国库也能越发充盈,这叫什么,这叫舍小节而取大利。”

王书淮看着眉目飞扬的妻子,第一次在她身上看到一种别样的神采,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开,“你说的没错。”

就在这时,谢云初突然哎哟一声,被孩子结结实实踢了一脚,而王书淮也明显察觉到她隆起的肚皮发生了波动,他满脸不可思议。

“疼吗?”王书淮面露担忧,“孩子平日就这么踢你?”

谢云初覆上小腹,摇头道,“没有,兴许方才听到你的声音,觉得陌生便踢得狠了些。”

王书淮又问,“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动?”

“从怀孕四个月开始,到生下前,足足要动几个月呢。”

王书淮闻言心里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他从来都不知道养育一个孩子这么辛苦,

“对不起,云初....”

方才融洽的气氛莫名之间冷淡下来。

谢云初对着他的道歉没有半分波动,只吩咐他,“二爷帮我取一杯水来。”

等到王书淮伺候着她喝了水,她便躺着睡下了。

翌日晨起王书淮照样进了宫。

夜里早早回了来,竟还给她捎了一包零嘴,大约是不知道她喜欢吃什么,各式各样都买了些。

谢云初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王书淮,王书淮抱起朝他扑过来的女儿,没往她身上看。

因王书淮回府,姜氏那边传话留膳。

夫妻二人牵着孩子往宁和堂走。

入了夏,宁和堂装饰又焕然一新,原先的布帘全部撤去,用了新的软烟罗,十分凉快,丫鬟在廊庑下摆了好几盆驱蚊的香草,院子里蝉声鸣动。

王书淮抱着女儿,林嬷嬷搀着谢云初相继踏进堂内。

姜氏瞧见儿子,眼神便有些迫不及待。

其余人均起身过来行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