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第 95 章 册封(2 / 2)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阿耶要先见一见你再决定。”李承乾吃得脸颊一鼓一鼓,“你到时候好好表现!”

马周点点头:“大郎君放心,您如此费心引荐,我必不会给您丢人。”

李承乾眨眨眼,没有反驳马周的话。其实他没有费心,也不在乎丢不丢人,他跟阿翁又不讲究这些。他只是觉得马周合适,希望把这事交给他罢了。

但李承乾也知道自己是小孩子,懂得不如大人多,如果李渊见过马周之后不许他负责此事,李承乾也不会再说什么的。

马周激动了一会儿,又冷静了下来:“如果我去推广作物,那红砖怎么办?”

“红砖怎么了?”李承乾眨眨眼,“你可以同时推广红砖和作物啊,不一定只能选一个哒。”

马周:“……”

李承乾小大人似的拍拍他肩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我们能用的人实在太少啦,到处都离不开你。你手底下不是带着几个人吗?等他们能独当一面你就轻松了,现在就多操劳一些吧。放心,这个工作做完,功劳绝对少不了你的!你知道孔先生吧?他种出了这几样作物,昨天刚刚被封为县子啦!”

这个是真的,孔颖达昨天还特地跑来王府道谢。

马周也听说了这事,孔颖达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文人出身,却因为种地而获封的,还是孔子后人,大大满足了吃瓜群众的八卦欲,昨天和今天到处都是讨论这事的,他回京的路上就听说了。

李承乾拿孔颖达和他作比,马周眼睛更亮了。

李承乾语重心长道:“你有空了可以问问孔先生,看他是怎么安排时间,同时负责那么多东西的。好好跟他学一学,他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马周郑重点头:“好,我听大郎君的!”

李承乾满意一笑。

本来想下午带马周去见李渊,可惜请假没有成功,只能让马周等一等,顺便也为面圣做点准备,等到下午下课,李承乾就带着马周进宫去了。

马周还是第一次面圣,不免有些紧张,李承乾安慰他:“你不用害怕,阿翁人很好的。”

马周心里呵呵,那是你阿翁,对你当然好。但要说皇帝是好人,他可不会相信。

嘴上却应着:“是。”

到了御书房门口,李承乾没有像从前一样直接进去,乖巧地停下脚步,对守门的小太监说:“我来见阿翁,哥哥帮我通报一下吧。”

小太监赔笑:“大郎君太见外了,您进去便是。”

李承乾咧开嘴笑:“阿翁不生我气了?”

“看您说的,圣上疼您还来不及,哪会当真生您气呢?”

李承乾美滋滋,让马周在外面等一下,自己先噔噔噔进去了。

马周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惊讶,早就知道李承乾得宠,但也没想到这么得宠,竟然连进出御书房都不用通报。

李承乾进去没多久,就有小太监过来传话,让马周进去。马周收拾好情绪,敛袖垂目走进御书房,恭恭敬敬行礼。

“免礼吧。”上首传来威严的声音,马周下意识扫了一眼,就看见一位身形高大的老者,气势上不如秦王那般慑人,但是气度非凡。

再一瞧,小团子李承乾正坐在老者怀里揪胡子呢。

马周:“……”

很好,一下就没那么紧张了。

“你就是马周?”李渊打量马周,这两天他也让人查了马周的情况,知道此人颇有才华,红砖的推广也做得不错。

李渊问了几个问题,见马周都答得井井有条,面上便露出一点满意。

“听说你以前喜欢喝酒,在正事上也不用心?”

马周还没说话,李承乾就道:“宾王哥哥说他不喜欢教书才那样的,现在已经改了,我很久没见他喝酒了,上回我送他蒸馏酒,他都没有喝哦!”

李渊悄悄给李承乾使了个眼色,李承乾茫然地问:“阿翁,你瞪我干什么?”

李渊:“……”

他轻哼一声,又问马周:“朕还听说,你在家乡并不受乡邻喜爱,推广作物是要与百姓打交道的,你如何保证能做得好呢?”

李承乾又举手:“宾王哥哥推广红砖也要和百姓打交道,他就做得很好,阿翁一查就知道了,不用证明哒!”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李承乾又举手:“宾王哥哥推广红砖也要和百姓打交道,他就做得很好,阿翁一查就知道了,不用证明哒!”

李渊:“……”

罢了,看来是敲打不下去了。

无语片刻后道:“既然如此,就由你负责推广作物,恒山王如此信任看重你,你可不能叫他失望。”

马周压下心中喜意,恭敬行礼:“是!下臣定不负圣上与王爷期待。”

之后马周就在长安和乡镇来回跑,一边继续做红砖的推广,一边安排推广作物的事,现在还没到春天播种的时候,主要就是制定推广策略、选取试种区域以及对试种家庭进行简单培训,让他们知道这几种作物分别该怎么种。

即便李渊和李世民都拨了人手给他帮忙,还有孔颖达配合,马周也忙得不可开交。

他按李承乾说的,去找孔颖达取经,问他怎么做到同时种植三种作物的。

孔颖达诧异地看他一眼:“我又没有三头六臂,如何能同时做这许多事?土豆是去岁冬天种的,棉花是去年大郎君自己在王府种的,底下人都知道怎么种了,交给他们看着,有问题我再处理便可。我真正要管的只有番茄啊。”

马周:“………”

大郎君!我真是信了你的邪!

“我才没有骗你呢!”后来李承乾被马周问起此事,信誓旦旦地说,“本来就是可以做到的啊,你看你不就做到了。你是很有能力的,要相信自己哦!”

马周:“……”

只说他做到了,怎么不说他累得半死?

不过结果还是很喜人的,他们草拟的推广政策通过了李渊和诸位重臣的审批,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顺利选取一块试种区域,现在已经开始做培训了,百姓也很配合。

能不配合吗?按照政策,他们来年种出的土豆、番茄和棉花,除了规定要交给朝廷的一部分,多出来的都可以用来抵税,或者跟朝廷换粮食、银子,自然要用心些,产量高一些才好。

朝廷给这么好的条件,当然也有很多限制。

比如每领一斤种子,等到明年秋天最少要交给朝廷多少产出,交不出来就要受罚(天灾等自然因素导致的歉收除外),这个要求不是很高,以土豆为例,平摊到亩产就是一千斤左右,对百姓来说负担不大,对朝廷来说,也能最大化扩大种子容量。

还有别的限制,比如损坏这些作物犯法,轻则罚款重则杖刑,更严重的,比如蓄意大面积破坏,砍头也不是不可能。

其他条条框框还有很多。

在作物推广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李渊在别扭了一个多月后,终于颁下诏书,敕封李世民为皇太子。

消息一出,阖城欢庆。

秦王府里也是喜气洋洋,李世民送走传旨的太监,就对李承乾挑了挑眉,得意地说:“现在我又比你高一级了!”

之前一人都是亲王,李世民骄傲的同时,偶尔也会有一点小复杂。

现在不会了。

他,是太子了!

——比亲王更厉害!

李承乾跳起来不服输地说:“我也会哒!我也会当太子哒!”

李世民呵呵一笑:“那我还是比你厉害。”那时候他就是皇帝了。

李承乾:“……”

哼!

特殊原因,换网址了: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