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年号定(2 / 2)

连续几个年号皇帝都不满意,众臣谁都不敢开口了,朱雄英摩挲着拇指上的玉圭扳指,琢磨道:“既然永乐不行,那朕就改一个字,叫永兴,寓意我大明永久兴盛!”

其实刚才朱雄英想说用永昌的,但又依稀记得,这好像又是一个乱臣贼子的年号。

永兴,这个年号听着还不错。

听到这两个字,殿内的臣子们又陷入了沉思,武将不懂这些,他们在想如何去拍马屁,又怕拍不好被骂,就和李景隆一样,

文官不一样了,他们一个个神情复杂,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朱雄英忍不住问道:“这总不能又是哪个乱臣贼子的年号吧?”

刘三吾叹息道:“不瞒陛下,这虽说不是什么乱贼的年号,但,,,但实在不合适作为大明新朝年号!”

“陛下,永兴年号被用过许多次,且集中在汉末至晋魏割据王朝,虽说也被苻坚这种雄才大略的帝王用过,但还有汉末的桓帝,冉魏政权,那孝武帝元修不仅是个傀儡皇帝,更是亡国之君,而且,此年号也被晋惠帝司马衷用过!”

司马衷,,,原来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魰斈叁4

提到司马家,朱雄英愤恨的说道:“那司马家先有洛水之誓,言而无信,后有当街弑君,大逆不道,纲常丧尽,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我中原神州沦陷于异族铁骑之下,实在是千秋罪人,遗臭万年!”

“晋朝得了天下为何会被后人唾弃千年,归根结底,是他们司马家得位不正!”

“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屠尽司马氏,那是他们的报应!”

“而我大明,太上皇以布衣之身,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一扫两宋之颓,血靖康崖山之耻,重铸汉家风骨,再复一汉敌五胡威名,从此我华夏中原拨云见日,我汉家儿郎再次挺直了腰板站在了老祖宗的土地之上,我大明得国最正!”

“太上皇把江山交在朕的手上,这是对朕寄予厚望,是要朕好好治理江山社稷!”

“朕没有所谓的治国理念,朕就是想让我大明的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遮风挡雨的住所,让我们大明的军队兵强马壮,锐不可当,让我们大明的威名传遍四海八荒,让所有的国家以我大明为尊,万国来朝!”

“朕要兴盛大明,朕要让大明永久兴盛!”

朱雄英的话掷地有声,慷慨激昂。

“朕不相信区区一个年号就能改变国运,太上皇经常给朕说一句话,叫事在人为,朕很认同这四个字,一个国家的兴盛不是靠一个好的年号,而是靠君臣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一个真正的盛世烟火,朕有这个信心,朕也相信众卿都是和朕一条心!”

“朕和众卿勠力同心,共兴大明,新朝年号就叫永兴!”

朱雄英一锤定音,在场的臣子自然也不敢反驳什么,站起身拱手齐声道:“陛下英明,国号已定,永兴大明,千秋万代!”

新朝年号就此定下永兴年号,待到正月初一正式改元。

大事都议完了,朱雄英设宴款待这些新朝的肱骨之臣,能被皇帝赐宴,能和皇帝同案而食,作为臣子来说,那是莫大的荣耀。

吃饭间,朱雄英意味深长的说道:“朕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朕倒是希望日后能和众卿说话话,共案食,就是朕每日这粗茶淡饭早已习惯,就怕怠慢了众卿啊!”

这话说的就很值得深思了,许多臣子已经猜到了皇帝的意思。

好好干,皇帝是不会亏待你们的,若是不和皇帝一条心,那以后恐怕就没上桌吃饭的资格了。

在场之人,有文官,有武将,有清流,有人靠手中的笔杆子吃饭,有人靠腰间的刀子吃饭,也有人靠嘴吃饭。

有人吃的是山珍海味,有人却连粗茶淡饭都快吃不起了。

不管以前怎么样,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和皇帝在一个锅里吃饭了,皇帝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谁敢背着皇帝偷偷吃小灶,那这辈子都别吃饭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