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没有旨意,便是旨意(2 / 2)

丘神積的死,必须是一个谜。

……

微风轻拂,李绚站在船首之上,黑底金色的锦袍穿在身上。

前方就是东阳县城,过去了这么久,李绚终于再度回到了东阳。

“见过王上。”东阳县丞顾潭站在码头上,看着从船上走下的李绚,立刻沉沉的拱手。

身后的一干熟悉的东阳县官吏,同样拱手,齐声称道:“见过王上。”

“诸位请起。”李绚看着众人,声音温和的抬手,众人这才站直身体。

李绚带着余泽和王勃随着众人上了马车,然后一起前往县衙。

县衙大堂内,李绚坐在公案之后。

顾潭将这一段时间以来,东阳的的夏收秋种,修建县学,改善河道之事相继向李绚做了禀奏。

李绚微微点头,说道:“本王此次来,是为了永徽碑之事。”

“永徽碑!”顾潭的神色立刻就紧了起来。

关于永徽碑的传言,来自李绚向各县发文提及他自己在睦州所做的,修建永徽碑之事。

这样的事情,各地老辣的官吏一眼就看出了这其中的凶险。

“东阳县南门外立一块大的永徽碑,其他各乡立一块小的便可。”李绚的目光落在了顾潭的身上,顾潭脸上顿时一阵迟疑。

李绚随意的把玩着桌案上的令箭,看似很随意的说道:“诸位应当知晓,金华县令之位即将出缺?”

“是,下官听过一些风声。”顾潭微微低下头,看不见的地方他的神色顿时就是一紧。

李绚点点头,然后说道:“本王前几日曾经听到一些风声,贵县黄县令正在谋求金华县令之职?”

顾潭顿时抬起头,脸上有些惊喜的看向李绚:“县尊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

顾潭说到底,也不是东阳县丞而已,只不过数月之前,县令黄晋身体受创严重,这才给了他统管东阳县的机会,而且之前跟随李绚,顾潭也立功不少,正常情况下,晋升县令不成问题。

如今黄晋主动谋求金华县令之职,恰好给顾潭空出位置来。

“应该是吧,不过以目前的形势,黄县令谋求金华县令之职并不现实。”说到这里,李绚神色平静的说道:“金华县是上县,县令为正七品上,往前一步便可为州郡大吏,然而东阳县虽为中县,但在最近一段风波中,黄县令所出之力着实不多,平调已属朝廷恩典,如何还能奢求再上一步。”

李绚的一番话说的众人一阵愕然不已,一旁的县尉康尧忍不住的问道:“不是说黄县令和杜参军是联姻吗?”

“杜参军在平叛之中,的确立下大功,但立功的是杜参军,和黄县令又有什么纠葛?”李绚转过头看向顾潭,轻声说道:“若是黄县令,追求金华县令不得,那么说不得,他就会回来重新掌管东阳事务。”

随着李绚的目光落在顾潭的身上,

现场的一众人等,立刻都听明白了李绚话里的潜台词。

一旦黄晋重新回来,那么东阳的大权,必然会重新落到黄晋的手里。

有黄晋在前面挡着,顾潭想要谋求东阳县令之职,那么需要过的第一难关的就是黄晋。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众人立刻就听明白了李绚话里的含义。

霎那间,所有人的心情顿时不由得一沉。

在黄晋不在的这段时间,顾潭接替他行事,几乎成了东阳实际上的县令。

如今虽说在之前的平叛中,顾潭立了不小的功劳,但如果黄晋真的回来,他如果不想被堵死在县丞这条路上,那就只能够想办法去别的地方当任县令。

虽说以他的功勋和顾家的实力,绝对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也意味着他一直以来在东阳的耕耘全都白费了。

抬头看向李绚,顾潭非常果断的拱手道:“下官愿从王爷之令,立下永徽碑。”

李绚立刻松了口气,然后笑了笑。

婺州城的永徽碑已经在立,金华县和兰溪县也已经开始动工,如今再加上东阳,李绚轻松的又下一城。

抬起头,李绚看向众人,说道:“如今睦州初平,婺州五县县令空缺,黄县令体贴爱民,睦州未尝就不是理想之所。”

李绚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将黄晋踢到了睦州。

看到众人脸色的惊骇,李绚淡淡的说道:“本王虽然不介意今日之言被黄县令所知,但为了避免风波,还是希望诸位能够稍微保密。”

李绚一句话说完,顾潭立刻凶狠的看向众人,在场众人的根底,再没有比他更清楚的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