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荀彧的话(2 / 2)

汉家功业 官笙 5057 字 10个月前

不知道过了多久,潘隐悄步从外面进来。

刘辩头也不抬,道:“什么事?”

潘隐躬着身,递过两道奏本,道:“陛下,大司马府送来的。”

“什么内容?”刘辩依旧看着世家名录。

潘隐道:“陛下,第一道,是大司马府确认了青州的战况,为朱使君请功。”

刘辩心里早就确定了,随口的道:“准。”

潘隐看着刘辩,道:“第二道,是幽州刘使君上书,乌桓、鲜卑数度进犯,皆被击退,但幽州兵少将寡,请求朝廷将公孙瓒调回幽州。”

“不准!”刘辩毫不犹豫的!

好家伙,公孙瓒回辽东还了得!你们不得打生打死?

不过,这也说明幽州的情势非常不好!

刘辩目光一阵闪动,沉思再三,道:“传令大司马府,命张辽带五千禁军,入幽州,归刘虞调遣。”

“是。”潘隐应着道。

刘辩旋即就想到了刚才荀攸说的丁原在兖州的处境艰难,不由想着手里的人。

适合派出去的,其实只有两个人:一是曹操,二是徐荣。

“曹操最近在干什么?”刘辩看向潘隐。

潘隐躬着身,道:“回陛下,听说是满洛阳的拜访贤达。”

曹操因为练兵太酷烈,练死了十多士兵,被刘辩给调回京,闲挂了起来。

刘辩想了想,刚要说话,一个小黄门急匆匆进来,在刘辩耳边,低语了几句。

刘辩怔了怔,想笑又笑不出,看向宫外,神色古怪的自言自语般的道:“他就这么想离开洛阳吗?”

与此同时,在雍门内。

来来往往的人正在通过这里进进出出,四十几人的送殡队伍正在等着,悲悲戚戚,哭声此起彼伏。

不多时,前面人走完了,送殡队伍向前走,哭喊声更大。

守卫的羽林军什长走过来,环顾一圈,看着紫红棺椁,道:“可有出城文书?”

身穿孝服的领头中年汉子愣了下,道:“出城文书?”

什长道:“今日朝中有大事,为了防备奸佞逃出城,凡是大箱、棺椁之类,须有洛阳县出城文书,否则一律不得出城。”

汉子明显早有准备,走到近前,塞过一个钱袋,低声道:“下葬时辰定好了,还请通融,以便家父入土为安。”

什长掂量了一下袋子,不动声色揣入怀里,大声道:“念你一片孝心。这样,开棺验一下就走吧。”

汉子一惊,急声道:“这这,开棺?怎么能开棺?家父会死不瞑目的!”

而棺椁里,董卓瞪大双眼,一脸紧张。

这要是开棺,验出是他,死路一条!

什长看着棺椁,似有些犹豫,道:“不开挂的话,只能等明天……”

汉子突然会意,又塞过一个钱袋子,道:“还请通融一二。”

什长顿时笑容满面,一转身,道:“放行!”

棺材里的董卓听着,神情微震,心头狂喜。

“慢着。”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一声大喝,以及密集脚步声。

董卓铁青着脸,不敢动,耳朵竖起,双眼警惕,心头惶惶。

突然来了另一队羽林军,替换了原来的城门守军。

原来的什长感觉着胸口沉甸甸的钱袋子,与那孝服汉子,低声道:“明天吧,这人油盐不进。”

孝服汉子目光一沉,看着新来的羽林军,神色悲戚勉强的上前,不等他说话,那什长冷哼一声,道:“没有出城公文,一律不得出城!”

汉子犹豫再三,还是陪着笑道:“是是是。”

他不敢再试了,执意出城,这什长可能强行开棺检查!

送殡队伍带着董卓的棺材慢慢掉头,缓缓离开城门。

不远处茶楼上,高处的左栗,雪白脸上阴翳一笑,道:“这棺材要是打开了,估计会朝野会很震惊吧?”

堂堂太尉,躲在棺材里出城,不止是朝野震惊,更会是千古奇闻!

他身旁的军侯忽然道:“贵人,伱看对面的茶楼。”

左栗闻言抬头看去,一个白衣儒士站在窗边,正盯着董卓的‘棺材’。

“是那贾诩?”左栗有些意外。他很久没发现贾诩了,这人神出鬼没,原本还以为已经逃出去了,没想到还在洛阳。

贾诩有所感应,转头看向左栗。

他神情不动,转身离开。

军侯见着,道:“贵人,要抓他吗?”

左栗道:“抓他做什么?又没什么用。派人盯着,不要让他出城。”

左栗其实心里很疑惑,不懂刘辩为什么要留着董卓,直接杀了,不是一了百了?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