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血月(2 / 2)

犁汉 痴人陈 5569 字 10个月前

此三百多里的路途,如果是骑军全速奔行大概两日就能到,但大军移动则需十日,不过这是理论速度。这一路河流众多,大军涉渡也还需要不少时日。

所以中山国大军绵延南下,一直到三月十六日这一天才走到了巨鹿城外。在补给了一批军资后,臧旻也获得了赵地战事的最新情报。

知道现在巨鹿军已经围困了邯郸,也知道泰山军之兵锋已经直达柏人一线,至于襄国早就被泰山军围得水泄不通。

于是臧旻再不耽搁,即便身体已经有些不适,还是催全军加紧行军。因为他料随着泰山军在赵地北部清扫完毕后,一定会向巨鹿方向做试探的堵截。

但今年这天,诡异的厉害,才三四月的天却已经热得厉害。中山国大军皆是北人,还有更北的鲜卑乌桓胡骑,本就不耐热。

这种情况下在白日根本走不了多少路。所以臧旻就决定白日休息,夜晚赶路。

八千中山国主力分十六个营头列行在巨鹿到邯郸的直道上。军士们闷闷地踩着板结的道路上,身后是随军仆隶们在推着大车,只有那些胡骑的战马们肆意的打着响鼻。

夜间行军无论对哪一支军队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必要的理由,没有任何一个将领会轻易尝试这种冒险行为。

黑夜,不仅道路不清,方向无法辨认。甚至黑夜中的任何响动都会刺激着中山国兵紧张的精神。

时不时的异响,还有一些倒在道边的巨木,都会让军队不得不停下反复检查和确认。这种谨慎虽然是一支精良军队的必要作风,但到底让军队疲惫不堪。

又疲惫,又恐惧,自然不时就有军士趁着黑夜掉队想奔回老家的。所以,臧旻不用算就知道此时部队减员必然十分厉害。

既然黑夜行军这么危险,为何臧旻还要如此呢?真的是他老糊涂了吗?

不是!

黑夜行军有千般不好,但他却有一锤定音的诱惑。黑夜给了军队保护色,能让中山国军潜伏到泰山军左近,然后趁着黎明的时候,对泰山军全军出击。

一般这种情况下,黎明的一场战斗直接就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现在,又经过十日的行军,在三月二十六日这一天,他们终于赶到了距离邯郸只有不足二十里外的地方。

而到目前为止,泰山军都没能发现他们的踪迹,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这天夜刚黑,中山国的部队又行进了一个时辰,穿过一片宽广的草地。青草混着泥土的芳香,再加上军队的腥臭味,一同萦绕在中山国兵的脑海里。

那是这一晚全部的气味记忆。

大日还是按照既定的时间缓缓落下,昼夜极大的温差在这片无边的草地上形成了一层白色的雾气,让这个黑夜也更加深邃神秘。

中山国兵穿过薄雾,继续前进,然后在一处不知名的小溪边停了下来,现在距离邯郸城已经不足六里,已经不能再往前了。

再往前,就会遇到泰山军的哨骑,到时候中山国兵的行踪就暴露了。

此时,中军下到各部的传令也已经不用旗鼓,都由令兵一个个传递。中军刚刚给十六个营头的主将下了最新的军令:

“全军休整两个时辰。”

于是,疲惫的军士们不是坐在地上小憩,就是嚼着发下来的干饼,还有一些则跑到溪水边灌满了清水。

这些是老兵,知道上了战场后,这一口水往往就是命。

各营布置了哨探守夜后,就开始陆续休息,两个时辰足够大家养足精神了。

……

月色皎洁,照耀在这片草地上,一片安静。

中山国兵们已经进入了梦乡。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距离他们四里外的旷野上,有一片比月色还要明亮夺目的地方。

那是无数刀矛的幽冷,是满目朔甲的寒光。

此时在这处旷野上,由张冲亲自率领,“飞豹”、“飞象”、“飞熊”,“天威”、“天雄”、“天武”、“天德”一共七营三千五百精锐突骑就这样人衔枚,马衔嚼,满满当当停在这里。

当张冲带着突骑集团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就说明中山国兵的行动已经失败,他们早就暴露在泰山军的眼皮底下了。

没错,在中山国兵过巨鹿南下后不久,李虎率领飞龙骑就已经游弋到了巨鹿左近。

中山国近两万人的行军如何能瞒住。这一路的车辙、粪便,更不提一路掉队的逃军还被李虎那么给截获了。

从这些人口中,李虎将中山国兵的信息全部都掌握了,之后他就令毛绍、乐进两将率二十骑、马四十匹,全速赶往邯郸,将此重要情报送给张冲。

于是,就有了眼前这一幕。

此时张冲穿着他专有的镜面甲,在月光下闪闪反光,彷佛就是一顶冠冕置在全军的头上。

边上飞豹军军主奚慎小声请示:

“渠帅,咱们要不要现在进攻呢?”

奚慎自被调到飞豹军后,就一直谨言慎行。显然他已经从度满那里知道了他之前私自和济阴郡汉军的约和是犯了大忌讳了。

说实话,他真不知道方面将统兵可以,但这个外交是万不能自主的。在被度满提点后,他才惶惶不安。不过后来他发现渠帅对他好像没什么,心里才舒了一口气。

但到底心里有了包袱,所以此刻奚慎求战心切。

张冲一直看着天上的月,听奚慎来问,笑了笑:

“不急,现在敌军才睡,多让他们睡会。毕竟也赶了那么久的路了,让他们多休息休息。”

说完,张冲还对奚慎来了句:

“阿慎,你看今天这月色美不美,就是这颜色我觉得不好,怎么看怎么像血月!”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