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国企人的不舍(2 / 2)

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你不干活,我也不干活;你拿东西,我也拿东西等等,长此以往,那些本来努力干活的,也变得不努力。

到了89年,星华受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市场变化、产品老旧等诸多因素影响,陷入了经营困境,直到93、94年,星华累加亏损1.3亿元,这还不算,还欠下银行3.7亿元,频临破产。

在这里不得不说,星华关键时刻总是有好的领导出现,面对濒临破产的情况,领导班子顶着压力,力谏航天部,加入了一汽集团。

可惜的是并没有什么气色,等上一世陈阳回到江城的时候,巨大的厂房已经被推平,一些厂房成了纪念馆,随着星华机械厂大门被推倒,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哟,”母亲看了一眼陈国华,“星华也是铁饭碗呀,那么大的一个厂子,能说破产就破产?上上下下多少人呢,要是真破产了,这么多家庭怎么吃饭呀,领导能眼睁睁看着破产,一天天竟瞎操心,赶紧吃饭。”

陈国华微微摇摇头,“头发长见识短,况且你头发也不长,怎么没见识呢?”

“刘梅头发长,年轻时候都到腰了,也没拦住你们盯着人家屁股看!”

“怎么又扯到那去了!”陈国华将杯中酒仰头喝了,放下筷子,留下一句我吃饱了,转身就上楼了。

“皇上不急太监急,先吃萝卜淡操心,吃饭,别管他!”

陈阳看了一眼母亲,往嘴里放了一口菜。其实上一世有很多人跟母亲的想法一样,认为国家不会不管这么多工人。而实际上,从97年开始,全国各地国企都开始纷纷破产,工人下岗,大家纷纷开始抱怨。

严格意义上来讲,国企破产并不是坏事,真正形成了市场经济。有能力的下海,没能力的下酒!随着私企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才有了后世的盛世繁华。

而那些在国企工作太久,思想僵化的人们,只能活在记忆里,动不动就说当年国企如何如何辉煌,福利待遇如何如何好。

国企确实不错,旱涝保收,但你得干活呀,你得有本事呀,要是都像星华这样,领导有野心,工人在疯狂拖后腿,国家岂不是要背着包袱走很久,何谈盛世繁华呀!

94、95、96还有三年,陈阳心中盘算着,经历这次八里铺的事情,自己相信江城的老百姓都不傻,日后不会便宜卖掉手中的地皮了。几年之后那些想来江城炒地皮盖房子的人,或许要好好考虑了。

饭后陈阳吃完饭,来到院子里见到父亲一个人在抽着烟,不由凑了过去。

“爸,你还在为星华的事情担心?”

陈国华摇摇头,“国家发展,大势所趋,并不是这个小处长能担心过来的,我只是在担心自己。”

“担心什么?”陈阳点燃香烟,蹲在父亲旁边问道。

“儿子,你想想星华都有这么一天,那电子局供销处能好到哪里去呢?”陈国华狠狠抽了一口烟,“到时候一道文件下来,你爸我去干什么呀?给别人看大门,人家都不要我!”

陈阳抬头看看父亲,这么大岁数居然还想着去给别人看大门,那自己这些钱岂不是白挣了。

“爸,你什么都不用干,咱们家现在有钱了,我养你!”

陈国华看看陈阳,脸上带着安慰的笑容,“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后看子敬父,咱们爷俩做到喽!“

“可是,你不懂爸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