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名声初显(2 / 2)

“……”

听到周围之人的议论,那名被称作周公子的年轻男子当即说道:

“诸位也不要猜测了,加父好友的姑娘也不过是最近才来到汴京城的,所以大家没有听过这才女的名声也是很正常。”

“话不多说,还请大家评鉴这首词……”

周公子的话音落下,便见两名小厮上前,将一张张纸张分别分发给了周围的人,而纸张上面分别都写了一首词。

只见一人接过纸张,忍不住将纸张上的词念了出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

众人皆过纸张,并且读过了纸张上面的词之后,忍不住沉默了下来。

他们忍不住仔细品味词中的内容,一时间,整个社会都陷入了沉默。

最终,一人才不禁开口说道:

“词中虽然并没有精美的词藻,似乎是一次游玩之中的返回轻叹,但在轻叹之中,不乏对那溪亭日暮的回忆,以及留恋……”

“短短的一首词,却能将当时的景象完美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词之简朴,意之精美,的确是一首好词!”

“不过在辞藻之中也可以看出,这首词的创作者的确是一名女子,但是这一句‘沉醉不是归路’,难道这名女子还喜好饮酒?”

“不拘喜好方为真性情,从这一句也可以看出这女子的洒脱,单单是这一方面,吾等皆都有不如啊!”

“……”

在场之人,也包括达官显贵之家的姑娘千金,也精通诗词歌赋,文采不低,但是此时见到手中的这首词时,也不及心中惊叹,对作这首词的女子心中感到敬佩。

一阵惊叹过后,终于有人想起来询问作这首词的女子是谁了,于是连忙询问那个提供诗词周公子。

“这我自然知晓,作这首词的女子乃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已过了及笄之年!”

在场的青年才俊们听到这里,皆是眼前一亮,不过在外讨论别人女子之事,乃不是有礼之举,故而也没有开口再次询问,此时知道了具体是谁家的女子就行了,若是想要再详细的了解,可以自己安排人去打听即可。

而且,刚才周公子特意强调了作这首词的女子已经过了及笄之年,是否便说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也有招婿之意?

一些青年才俊已经对创作这首词的女子产生了好奇,这也引起了在场的一些女子的嫉妒。这些女子同样出身于达官显贵、簪缨之家,同样从小熟读诗书,身有礼仪,此时却被一个不知姓名的女子争夺了光芒,她们一起能甘心。

虽然她们出来参加诗会,也需要注意男女之防,虽然能够和汴京城中的英青年才俊一同读诗写词,但身旁跟随着的一些侍女小厮,都会严格盯着她们。

即使如此,世间有一位容貌颇为美丽的女子走了上前来,然后高声说道:

“不知写这如梦令的女子是谁,可有姓名?”

“毕竟不是现场所作,谁又能知道这首词是不是那位女子写的?”

“说不定是他人代笔,说成是那女子写的而已!”

“的确有这个可能……”

“既然那女子也来到了汴京城,为何不参加这场诗会呢?”

“……”

那名女子的话顿时引起了在场的其他女子的附和,而一些男子也不禁点头。

但是更多的人却不禁皱眉,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作这首词的女子和他们本来就非亲非故,即使他们心中因为这首词便对那女子心中产生了景仰,但是只有才情也是远远不够的。

若是一位面目丑陋的女子呢?

虽然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作为礼部员外郎之女,恐怕也不会嫁与他人当做妾吧!

“……”

……

诗会之中发生的事情顿时传了出去,偌

大的汴京城虽然繁华,也有三教九流,发生的事情数不胜数,但是能够让城中百姓津津乐道的,也少之又少。

而人们最为关注的便是汴京城中的一些达官显贵,才子佳人。

而每一场诗会更会传出许多优美的诗词,随即便被汴京城中格外繁华的烟花之地所传唱。毕竟当朝官员,去往烟花之地饮酒作乐也是一种雅事。

而文人所创作的优美诗词,多是被烟之地的歌女所传唱,所以只要汴京城中有诗会举行,而是会之中发生的事情都会一字不落的传出去。

所以,这次诗会发生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一首风格不一样的诗词便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汴京城中的诗词多是有家国情怀、年轻士子的积极向上、赞叹优美的汴京城风光、感叹汴京城之繁荣、烟花之地歌女的哀婉凄凉……

但是这一次的诗词,却表现出了待字闺中少女的慵懒午后,那种淡淡的闲适,少女之时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更是给了城中的人不一样的感受。

所以接下来,他们不禁好奇创作这首词的人究竟是谁,名字又叫做什么。

市井之中自然无法了解官宦之家发生的事情,但是在官宦之家,门当户对之家,却能够非常清晰的了解到对方家中有哪些青年才俊、才女。

“听闻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便是创作那首如梦令的女子!”

“李格非之女,好像名叫做——李清照?”

“正是!”

一些富贵人家之中,家中的妇人、夫人们聚集在一起,讨论着每家家中的代嫁女子、代娶公子。

“如此看来,这李清照却也是一名才女了!”

“没错,且李清照之家也是簪缨之家了,其父李格非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其母王氏更是曾经丞相之女!”

“就是不知这李清照相貌如何,又有多大年龄了,家中父母是否有意招婿?”

“显然是有意的,不然其父母也不会将她所创作的诗词传出,如此也是算为她扬名了!”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