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是哪个博士生的研究成果?(2 / 2)

听到何晟的回答,杨连华一愣。

“不是博士?难道是硕士?”

说起来,即便这是一个博士的研究成果,在博士中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而硕士研究生,也只是刚刚进入到科研领域而已,对专业的研究都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上。

如果是一个硕士能够做出这样的研究成果,那绝对算是非常出类拔萃的硕士生了。

“不,杨老师,也不是硕士。”何晟摇头说道。

“总不会是本科生吧?”杨连华诧异道。

“没错,确实是本科生的研究成果。”

看到何晟的确是一脸认真的表情,杨连华知道,何晟并没有和自己开玩笑。

“是大几的学生?”

“嗯……今年刚上大一。”

“大一的新生?这届数学系居然有这么厉害的新生?”

听到何晟的话,杨连华不禁心情激动了起来。

这么多年来,杨连华也从没有见过,哪个盛州大学数学系的大一新生,能够有这么强的研究能力。

要是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话,那盛州大学的数学系,或许将出现一个国家级的科研人才。

“准确的说,他并不是我们数学系的学生,至少现在还不是数学系的。”

“不是,何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连华明显被何晟这一系列的回答搞得有点儿懵,何晟便也不再卖关子,把有关宁晨的事情向杨连华讲述了起来。

听完了何晟的讲述,杨连华一时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一个材料专业的大一新生,能够在不到一学期的时间里,自学数学专业的多门课程,还自己研究出了一项足以发sci的成果……不行,让我先缓一缓……”

即便是那些通过数学竞赛保送到水木大学、燕京大学的学生,也很少有能够达到这样程度的存在。

但这样的一个学生,竟然就出现在了盛州大学的材料系,这的确是一件很难让人轻易相信的事情。

“杨老师,我知道这些事情确实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包括我在和宁晨接触的时候,也一次次的被他的表现所震撼到。但作为事情的亲历者,我保证宁晨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杨连华也知道,何晟不会随便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何老师,有机会的话,让我亲自见见这个学生吧。”

“好的,正好宁晨也有发表论文的想法,等之后我把他叫来,让你们好好谈谈。杨老师您在这方面的经验更丰富,相信会给他做出最好的指导的。”

“哈哈,我都是快退休的人了,最多也只是给他指点一下方向罢了,哪里还能教他太多东西。怎么说宁晨也是你的学生,指导他的事情,肯定还是主要由你负责。我们盛州大学难得出来这么好的苗子,不管是不是我们专业的,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们成长。”

杨连华对于盛州大学的感情非常深厚,从大学本科开始,杨连华就就读于盛州大学,再到硕士、博士,最后留在盛州大学当老师,杨连华几乎是把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盛州大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