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我们难得这么团结(2 / 2)

不一会儿,秋成同的助手便拿来了一叠打印资料,递给了秋成同。

看着资料上的信息,秋成同的表情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竟然还只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而且还是材料专业的。之前并没有过参加数学竞赛的经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大型的数学竞赛啊……”

看着有关宁晨的信息,秋成同也同样感到有些疑惑。

按理说,一名学生要是真的有数学天赋,至少在高中的时候就可以展现出来了。

像宁晨这样的例子,秋成同之前也从未见过。

秋成同继续往下看去,注意到了宁晨发论文的经历。

“大一还没结束,就发了两篇sci,还都是唯一的第一作者……看来这孩子确实是有过人之处啊。”

即便是秋成同自己,在刚上大一的时候,也根本没有接触到研究的领域之中,一切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面。

能够在三年就完成本科学业,并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深造,这在当时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就了。

“冯兰,去把宁晨发表的那两篇论文帮我找来。”

“好的,秋教授。”

冯兰很快便在网上找来了宁晨所发布的那两篇论文,并打印出来,交给了秋成同。

秋成同接过冯兰递来的论文,认真的看了起来。

秋成同看论文的时候非常认真,但这并不会影响到秋成同看论文的速度。

仅仅是十多分钟,秋成同已经阅读完了宁晨这两篇论文中的核心内容。

“不错,虽然只是两篇二区的论文,不过研究的内容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个孩子,未来的确不可限量啊。”

冯兰也有些惊讶于秋成同对宁晨的评价,要知道秋成同对学生的要求特别的严格,平时极少会夸学生,就连水木大学的学生,秋成同也很少会给出这样高的评价。

说起来,秋成同之所以要自己创办一个新的一个大学生数学竞赛,并不是单纯想要考察学生的做题能力,更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一个能力很强的做题机器,秋成同并不会十分的喜欢。只是因为这是第一届的竞赛,秋成同还是保守了一些。

秋成同计划,在之后的这项竞赛之中,添加更多科研领域的竞赛内容,引导学生完成从做题到科研的过渡。

对宁晨有了更深了了解,秋成同对于宁晨的印象也是非常的好,但与此同时,秋成同也觉得,还是应该消除一下大家的质疑。

“冯兰,就对宁晨的成绩再复核一下吧,包括试卷的运输、开封,考场的监控,最后卷面成绩的复核等等。”

“好的,秋教授,我这就去安排。”

按照秋成同的吩咐,冯兰找到赛事方的工作人员,对宁晨的成绩进行详细的复核。

不出所料的是,在整个成绩复核的过程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找到任何的问题。

包括试卷的运输、开封等过程,都是完全符合程序要求,而根据宁晨五科考试的回放,工作人员也没有发现任何作弊的嫌疑。

得知了复核的结果,秋成同也对此感到很欣慰。

“这下子,那些水木和燕大的学生,应该再说不出什么话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