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宋赢麻了(2 / 2)

他们的政权才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国家的发展才能继续向前航行。

可以说赵骏是为了维护自己手中的权力。

但二者并不冲突。

对百姓好可以维护自己的政权,也可以造福天下民众。

难道双赢不好吗?

“嗯,不错。”

赵祯微微点头,沉声说道:“一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经阐述过的道理朕相信大家都懂,朕在这里表态,立场永远都站在百姓那一边。”

“汉龙的一番话令我等汗颜啊。”

“请官家放心,臣等心中装的是黎民,为的是大宋国家,绝不会尸位素餐,人浮于事,必定造福百姓。”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百姓心中都有杆秤,谁都他还谁多他坏一目了然,而我们要做的,自然是让百姓明白,国家永远都是为百姓在考量,绝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众人纷纷表态,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坐在这里的原因。

因为政制院的存在,就是要改变官员的立场,哪怕你心里还存着立场不变的想法,但嘴上和实际行动,必须把立场变过来。

一旦被赵骏发现你嘴上说着主义,心里想的却是其它,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滚出政制院。

“好了大孙。”

见众人都表达了决心,赵祯才又看向赵骏道:“继续说说。”

“古代大兴土木容易亡国,现代大兴土木却能兴国,这个道理我已经没跟大家说过,但却已经做过了。”

赵骏又道。

“哦?”

赵祯纳闷道:“什么时候做的?”

“第五轮庆历新政啊。”

赵骏笑道:“大基础建设就在于这里,相信老哥你也已经找到了区别吧。”

“额一个给钱,一个不给钱?”

赵祯顿时想明白了。

“不错。”

赵骏点点头:“给钱,那就不是在剥削百姓,而是百姓付出了劳动,得到了应有的报酬,这才是双赢。”

他看向范仲淹说道:“在后世我们历史课本里有个理论叫“罗斯福新政”,但实际上在我们大宋,就已经存在一个“范仲淹新政”,怎么样,老范,还记得吗?”

“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是我在后来庆历新政失败,被赶出朝廷之后,担任杭州知州的时候做的,应该是历史上的三年之后吧。”

范仲淹点点头。

这件事情其实还没有发生,要到公元1050年杭州发生饥荒,他利用了以工代赈,以及故意哄抬粮价,引诱外地粮商运粮到杭州,反而让粮价暴跌的办法拯救了百万灾民。

不过虽然这事没有发生,但由于庆历新政的第五轮大基建本质上来说也是以工代赈的策略,所以赵骏后来就跟他提过这件事情。

再加上范仲淹自己也懂得这些道理,因而自然也明白赵骏在说些什么东西。

“经济的本质就是商品和资源的流通,不管是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通过劳动生产将过剩的资源和商品进行等价交换。”

赵骏说道:“现在我们国家有钱,有生产力,有粮食。那么就应该把这些东西拿出去换取百姓的劳动,让百姓手里头有钱,有粮,有更好的生活。而国家也换到了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好的经济发展,以及更好的综合国力。”

“如此老百姓手里有钱,国家能收更多的税,用更多的税,造福更多的百姓,这样良性循环下去,这个国家就能一直富强。所以大兴土木从来都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不是阻碍国家的障碍。”

“最简单的如房地产,后世我国在建国前,很多地方都是穷乡僻壤。可建国之后,工业化路程提升,顷刻间全国各地兴起大建设。”

“短短数十年时间,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无数道路纵横交错。就是建筑行业以及钢铁行业在跟基建与房地产行业互相成就,共同发展的结果。搞建设不仅仅是修路,修房子修城市同样也很重要。”

“因为这样钢筋、水泥、砖石就有了销路,有了销路就能养活钢铁厂、水泥厂、砖厂的工人,工人手里有钱就会去买其它商品,其它商品就能够生产,经济才能循环下去。”

“后世我国房地产行业即便让很多人恨得牙痒痒。”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它带动了建筑、钢铁、水泥等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无数农民工靠它养活,同时也带动了很多其它产业,是经济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包括五六十年代到两千年代之间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同样如此。比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后来的全国房地产建设。日本的战后重建,以及奥运建设高潮。”

“所以建筑业的发展是趋势,也是未来必经之路。现在大宋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建设刺激,但城市的建设也应该提上日程。”

赵骏环顾四周道:“以前我没打算进行城市变革,是因为以前还没到时候。但现在辽国已经打败了,周围没有任何国家能威胁到我们,就必须要对它开始行动。”

“毕竟如今我们国内百分九十以上的城池都是木制、夯土和砖石结构,而且木制结构占绝大多数,这非常危险,一把火就可能覆灭一座城。”

“另外就是平房众多,会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人口居住稀疏,不利于城市发展。”

“所以开始城市化变革是必须要走的道路。”

“虽然可能现在的工业能力最多也就造个六七层筒子楼,十几层往上的高楼大厦就别想了,但过个七八十年后,工业能力再次提升,又可以继续拆迁,继续造房子。”

“到时候又能消化产能过剩的问题,又能解决就业问题,简直是完美。”

他双手一摊,说道:“总结来说,我大宋赢麻了。”

赵骏提议扩建皇宫,当然不是临时看到后宫妃嫔们闹事一拍脑门做的决定,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考量。

只是刚好遇到了这件事情,就干脆在这次为范仲淹的接风宴会上说出来。

首先是汴梁发展问题。

现在汴梁的发展谈不上到了瓶颈,因为即便内城和外城无法再增长,却也还可以一直向外延伸。

但内城和外城的改变却不是很大。

总不能城外是现代化都市,城内还是古香古色的吧。

先不谈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单说遇到火灾怎么办?

所以还不如拆迁。

其次是目前整个大宋国家发展的问题。

如果是以前,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还得照顾军队,势必要投入更多的军费。

但现在辽国已经击败,不能说天下无敌就再也不用担心外寇入侵的问题,立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可也为大宋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趁着武力值碾压全世界的时候,大宋可以全力发展经济,经济暴涨之后,又能有钱发展武力。

武力继续碾压全世界,那继续发展经济。

经济好,就继续研究武器装备。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作为先发国家的优势,以大宋的体量,不比带嘤强个千倍万倍?

因此总结来说,基础建设与建筑建设会迅速提高钢铁、水泥、砖头等产业的产能。

这些产能提上去之后,又能马上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一来改变城市,进行城市化变革。

二来正好催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进步。

三来促进民间经济发展。

简直是秦始皇玩了两次克隆,三赢啊,大宋赢麻了。

(本章完)

.yetia100192/41863549.htl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