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风起(2 / 2)

如此才能批量进行锻造,不过火炮跟火铳相比可不同,伱们需要考虑的更多才行。

像多少建制下的军队,要配备何种火炮,以确保该支军队的火力压制?

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到行军途中,明确配备的那些火炮,不会影响到行军速度,毕竟兵贵神速嘛……”

讲到这里时,徐光启特意停了下来,店小二拎着新沏的茶走来,将茅元仪所点逐一摆好,而孙元化、茅元仪二人,则陷入到沉思之中。

随着外迁出城的兵仗局,逐步在西山迈向正轨,孙元化、茅元仪负责清查火炮,检校火炮诸事完成,二人便被王徵点了新差事,即先行整理火炮诸类,为后续明确扩建诸炮工坊做准备。

恰恰是此事非常重要,加之清查和检校火炮期间,遇到种种问题,使得孙元化二人很是重视,甚至为此数日没睡好觉,这也让孙元化想到恩师徐光启,遂领着茅元仪一起,进京拜访徐光启,想要请教相应事宜。

“这点恩师所想与陛下所言是一致的。”

孙元化沉思许久,皱眉看向徐光启道:“陛下提出要以火炮口径、吨位进行衡量,在某一标底范畴内,要确保火炮的威力与射程,其次是考虑后勤保障因素。”

“此事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实操起来却很难。”

茅元仪苦笑道:“像火炮的威力与射程,想要拿到精准参数,这不像火铳那样,随便找个地方就能进行,尽管兵仗局已外移至西山,可真要进行对应的试射,恐京中的那帮御史言官,就会……”

“那这些情况,你们为何不向陛下呈递奏疏呢?”

徐光启皱眉道:“明确火炮的门类,选定适合相应战场的火炮,这对于兵仗局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

孙元化有些踌躇道:“我等是想着,此事还没有个眉目,如若贸然向陛下呈递奏疏言明,恐……”

“糊涂啊!!”

徐光启低声斥责:“既然王徵命你们先行整理,就是让你们先排除问题,搜集诸多火炮是重要,但对应的试射火炮场所也很重要,倘若此事不能明确下来,那你们如何能拿到精准的参数?”

跟孙元化、茅元仪他们交谈时,一些新颖的词汇徐光启不仅知晓了,而且都牢记在心里了。

大明的火铳技术也好,火炮技术也罢,其实在该一时期下并不落后,只是在研制层面与生产层面脱节了,受贪腐的影响,使得造出的火炮火铳品质不好,这也让不少人认为,大明火炮火铳技术落后。

动辄就炸膛,这谁受得了啊。

“你们听说了吗?陛下御极之初时,谴内监密赴洛阳召福王进京,其实里面暗藏于玄机啊。”

“竟有这样的事情?”

“真的假的啊,我也奇怪此事,当初福王进京被安置到十王府,这一待就是数个月,也不让福王离京归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而就在徐光启想再对孙元化他们讲些什么时,相隔不远处的一处茶桌,坐着的几名书生交谈之声,让徐光启眉头微蹙起来。

在听到他们所议之事,徐光启敏锐的觉察到异样,从负责皇明时报以来,对待舆情之事,徐光启都会格外警惕。

福王归京。

红丸一案。

当听到这些特殊词汇,徐光启心下一惊,其表情出现的变化,让孙元化、茅元仪面露关切的询问,可此时的徐光启根本就没理会他们,直觉告诉徐光启,只怕有人背地里在暗传什么不好的事情,继而发难到朝堂去……

求打赏,求月票咯,最后推荐一本书大明:我能召唤第四天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